疫情之後,我們身邊將有一些變化


疫情之後,我們身邊將有一些變化


今早醒來,看到微信推送,說貴陽全面實行日常生活用品定點配送。

然後饒有興致查閱了一下,此類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和改變。

風險和消極的面,意料之中的。

讓我有興趣的是,危機之後,必然有積極的事物走上前來。

比如2003年的SARS,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淘寶的發展,催生了電商行業的大爆發。

當前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同樣帶給我們諸多改變。

其一,公眾對我國制度優越性的認識更為具體清晰。

不論此次疫情爆發初期,鄂各級政府應對方面有多少不當、失據。

但就後來,中央迅速組建專家組,神速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全面動員全國各級黨政群組織。

這種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的統籌動員能力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種花家的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

其二,社會對公權力運行的監督將會更加強勁全面。

李文亮醫生吹哨被訓誡,後感染病毒悲情罹難,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共情和憤懣,讓各領域質疑和探討公權力運行的邊界和監督。

鄂及其省會紅會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廣大群眾繼郭美美事件後,對紅會的再度不滿和質疑,相信制度的完善疫情結束之後必然會對公眾關切有所回應。

其三,我們的經濟必將迎來新的深刻變化。

如文首提到的貴陽實施的定點配送,疫情也可能將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的日常購物,加速互聯網各類應用的歷史進程,促進行業細分。

疫情期間,直營的郵政、順豐、京東被特許經營,中通、圓通、韻達等被停業,也可能給快遞行業帶來新的變化。

另外,受停工影響,一些風險抵禦能力差的企業也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再有,2月3日前,輿論對A股走勢較為悲觀,然經一週的檢驗,雖有第一天萬馬齊喑、千股跌停的慘狀,但很快便呈現回暖暴漲,外資入場抄底,公眾基本信心堅挺。

風雨過後,必有彩虹。


疫情雖重,但全國一心、眾志成城,必將迎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