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預約掛號

疫情期間,不少人將醫院視為“危險係數最高的地方”。但人吃五穀雜糧,生病就醫也是剛性需求。如何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滿足居民的就醫需求,並提高診療服務水平?這對醫療機構和管理部門來說,也是一張檢驗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民生考卷”。

走訪就醫新變化:就診需多次登記測體溫,患者主動保持距離

3月14日下午,鄭州市二院的門診樓前,81張座椅整齊地分成9排後,又分成3大縱列,相互一米遠的間隔,在廣場上整齊擺放。3名等候就診的患者,分散開坐在這裡。門診樓內的電梯間和診室門前,黃色的一米線時刻提醒患者,要保持距離。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預約掛號

門診工作人員稱,該院實行非急診分時段全預約掛號,不接受現場臨時掛號。嚴格落實候診、繳費、取藥“一米線”,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不僅如此,在各個樓層出入口,工作人員也對每一個患者測量體溫。


“患者有就診需求,但之前為了防控疫情需求,不得不暫緩就診。”據稱,該院眼科全面恢復診療後,就診患者也在有序恢復。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預約掛號

3月15日上午,鄭州市三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智風受訪時稱,疫情期間,針對急危病症患者的救治一直在進行。同時,醫生用過電話指導的方式,讓部分患者在家或當地解決了棘手難題。

前段時間,有個患者在家突然鼻出血,張智風在電話中指導他迅速採取措施。過了一會,患者來電反饋說,症狀已經減輕。張智風說:“春天是呼吸道症狀高發的季節,還是提醒大家,尤其是工作忙、經常處於亞健康的人,平時注意多喝水。”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預約掛號

針對全面恢復診療的問題,張智風說,門診已經按要求做好了防控設置,耳鼻喉患者可隨時預約就診。

在鄭州市一院視光學中心,科室負責人說已經正常應診,但開放診室的數量,會根據患者就診量適時調整。

非急診需預約掛號,眼科十大急症24小時應診

據瞭解,疫情期間省會各大醫院除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口腔科暫時停診,僅救治急診患者之外,其他臨床科室均正常應診。但就診流程發生了明顯變化:原來預約掛號制度在各個醫院多是提倡,並非嚴格要求;如今多數醫院都要求除急診外的患者,全部實行預約掛號,分時段掛號。

在河南省立眼科醫院,從2月24日開始,對所有患者實行實名制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患者可預約第2-8天的號源,週末和節假日也可正常預約。

該院常務副院長宋宗明說,由於術後複查、青光眼治療、視網膜脫落等患者對就醫的剛性需求,近期恢復診療後,平均每天有四五百人次的就診量。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眼科醫院在一人一診一室的基礎上,診室還增加了通風設施,以及測體溫、消毒環節,用於眼科常規檢查的裂隙燈,也增設了防護擋板。”宋宗明說,包括僅限1名家屬陪同就診等措施,都是為了有序就診,避免交叉感染。

而針對急性青光眼、眼外傷、急性視力下降、急性疼痛等眼科常見十大急症,需及時來院處理的情況,該院則一直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預約掛號

(眼科專家線上坐診)

此外,為了減少患者外出就診,避免交叉感染,輕症患者、長期常規用藥患者可在線問診諮詢,部分藥品也能直接寄送到家。“我現在平均每天在線上接診8-10個病人,通過醫院的互聯智慧健康服務院,都可以實現。”

慢性病患者咋開藥?疫苗接種何時恢復正常?

採訪中,不少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諮詢,之前需要定時去醫院開藥,現在疫情期間不想去醫院,還必須堅持服藥,有什麼好辦法?

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稱,審批醫院為鄭州市中心醫院、鄭州人民醫院、登封市人民醫院的參保職工,可以通過鄭州人社·社保卡微信公眾號完成慢病在線掛號和問診,問診後大夫開具的處方自動上傳至共享平臺。患者可通過公眾號查閱處方,並選擇就近藥店自提或者送藥到家,最後在線完成結算。近期,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中醫院也將納入門慢處方共享平臺。

工作人員稱,此舉對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來說,尤為便利。

具體流程為:

2.點擊下方“社保卡服務”進入服務頁;

3.通過一卡通服務裡的門慢在線問診進行在線掛號;

4.向醫生髮起視頻問診;

5.醫生根據問診情況開具處方並上傳至處方共享平臺;

6.完成問診後,患者通過一卡通服務裡的“門慢購藥”,就可以看到醫生開具的處方,平臺會自動定位患者當前位置並匹配滿足處方的周邊藥店供患者選擇;

7.患者確認藥店後可以選擇門店自提或送藥到家;

8.如果選擇送藥到家,患者輸入送藥地址和聯繫方式並在線完成結算,藥店完成配藥並通過專業的配送團隊向患者配送。

此外,我省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先行者——河南省醫互聯智慧健康服務院,從2018年開始,一直通過線上問診的方式,讓不便到醫院就醫的患者,可以與省醫專家在線溝通交流。

近期,該服務院還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指定生殖醫院、醫學遺傳科、婦科、心理醫學科、皮膚科、風溼免疫科、內分泌科、高血壓科、血液內科等15個科室(院中院)的專家,在固定時間專職回覆患者諮詢。

省人民醫院互聯網醫學科主任成巧梅告訴記者,截至3月7日,互聯智慧健康服務院雲門診線上諮詢已超過1.5萬人次,新冠肺炎專區也超過了8200人次。

至於何時恢復接種門診正常服務的問題,疾控部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鄭州仍執行預約式的預防接種,主要服務對象還是急需接種疫苗的兒童。成人和其他兒童,還需繼續等待一段時間。

科學有序恢復醫療服務,各區執行流程略有不同

2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落實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要求做好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隨後的3月9日和11日,河南省、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先後下發通知,要求相關機構和管理部門科學有序恢復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河南省衛健委的相關通知稱,原則上,疫情風險等級為三類、二類縣(市、區)可逐步恢復口腔常規診療服務。但在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取消前,原則上不開展牙周超聲潔治、牙齒種植植入手術和冠橋等牙體預備操作時間較長、氣溶膠產生較多的口腔手術和治療。

按照鄭州市衛健委的相關通知內容,綜合醫院眼科、耳鼻咽喉科、整形(美容)科及相關專科醫院,各類門診部、診所(含中醫、中西醫結合)可正常開診,前提是提交相應的疫情防控工作承諾書和個人健康承諾書。

而在金水區、鄭東新區和中原區,相應規定則略有不同:金水區要求醫療機構在遞交申請(口腔類醫療機構3月20日後方可遞交申請)後,由衛生監督、辦事處進行現場督導,督導合格的醫療機構報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恢復醫療服務;中原區相關工作人員稱,醫療機構在提交申請審核合格後,衛生健康管理部門會為其申請健康二維碼,准予恢復正常診療,督導工作會在開診後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