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成功學的書籍和課程裡,一般會有這樣一條建議:就是走路速度要快一點,關鍵是同時還要想象自己像個成功人士那樣在走路。
這聽起來有一點道理,但也會讓人生疑。但不管怎麼樣,在我們的認知裡,成功人士一般也確實是抬頭挺胸,走路帶風的形象。
身為心理學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暢銷書《思考,快與慢》中,提到了兩個關於走路速度的實驗,闡述了我們心理上普遍存在的“啟動效應”。這或許能為這樣一條成功學實踐提供一些科學的解釋。
01 一秒鐘變“老年人”
一個在美國紐約進行的實驗,招募了一批年輕人,然後分別讓他們在“發現、他、它、黃色的、馬上”這5個詞語中,挑出4個單詞來造句,當他們完成任務時,然後被叫到大廳另一頭的辦公室裡去參加另一個實驗。
大廳另一頭辦公室的實驗,實際上不是重點。重點是當這些年輕人在前往另一頭辦公室的過程中,實驗人員會記錄他們經過大廳所使用的時間。最後發現有大概一半的年輕人,走路的速度明顯遲緩了很多。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走路變慢的這一半人造出的句子,都含有和老年人相關的詞彙,比如說健忘的、禿頂的、灰白的、滿臉皺紋的,等等。正是這樣的聯想,改變了他們的行為。
而在德國一所大學,也做過類似的實驗。在過程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實驗的學生以他們平時走路速度的1/3在房間裡繞著圈走5分鐘。最後發現,這些學生會更快地辨認出與“老年”相關的詞彙,比如“健忘”、“年老”和“孤獨”等。
上面的兩個實驗證明,當想到“老年”,我們就會表現得像是上了年紀,反過來,這種上了年紀的表現也會強化關於“老年”的看法。
02 聯想的神奇力量
上面的實驗,證明了心理上的“啟動效應”,也說明了語言、文字和思緒的力量,更體現了行動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另一個實驗或許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啟動效應”的神奇所在。
把招募來的志願者分成兩組,每人給一支鉛筆。讓第一組人把鉛筆橫著咬在嘴裡,也就是說鉛筆的一頭朝左,一頭朝右;而另一組人把鉛筆豎直地咬在嘴裡,也就是說一頭朝向嘴裡,一頭朝外。這樣實際上造成了兩種效果,就是一組人臉上是微笑的表情,一組人是皺眉的表情。
然後實驗要求這些人對著一本漫畫書,來評定它的幽默等級。有趣的結果是,那些“微笑著的”人對這本漫畫書幽默程度的評價,比那些“皺著眉的”人高得多。
類似地,當在看到飢餓的兒童、爭論不休的人,還有事故現場等令人不舒服的圖片時,那些“皺著眉的”人往往也會表現出更強烈的情感反應。
所以,我們的行為和想法,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也容易受到自身狀態的影響。
03 “做自己”的悖論
《思考,快與慢》中提到的最主要觀點,是我們的大腦有兩套系統:一套系統運用直覺,反應快,但是缺乏判斷的能力;一套系統運用理性,反應慢,但是能力有限,而且比較懶惰。
所以這就造成我們很容易產生認知上的偏差,也常常會給我們帶來困擾。“啟動效應”的現象,就是由這兩個系統的特點所決定的。
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做自己”是一個悖論,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在不受他們影響的情況下成為自己。而丹尼爾.卡尼曼的研究進一步告訴我們,即便自認為成為了自己,我們也依然擺脫不了自身大腦的弱點。
但你也大可不必就此放棄,因為很有可能“做自己”這件事情本身,也只是我們腦中的一種幻象。因為沒有人知道怎麼樣才算是真正“做自己”。我們本來就是各自社會背景或場域的產物,所以如果一定要下個定義,我想,做自己就是去塑造自我:自我超越、自我負責、自我接納。
結語
“啟動效應”的各種實驗,可能會讓你覺得無助。但實際上,我們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鋪天蓋地的廣告,還有天天喊著要剁手的人們,都證明我們遠遠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理智。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實際上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弱點”,來達到“欺騙”自己的目的。比如說,我們可以讓自己走路更快一點,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想象自己像個成功人士那樣在走路。這或許確實可以幫助你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人士。
我最近作為志願者參與了一個採訪項目,致力尋找和採訪100個熱愛工作的人,昨天剛好結束第二位嘉賓的採訪直播。那位嘉賓提到“快樂是一種能力”,而且建議大家“要常常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這不就是利用“啟動效應”很好的實踐嘛。
所以,常常保持微笑,常常鼓勵自己,也常常鼓勵別人。就能讓我們變得更好,儘管...可能我們自己都不會輕易察覺。
閱讀更多 袁宇在思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