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農民工儘快返城就業

每一個打工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生計和希望。幫助返鄉農民工儘快返城就業,防止因疫失業返貧,關係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和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關係到全面小康如期實現。下一步,各地還需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盡最大努力來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後農民工返程高峰推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3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還有近一半的返鄉農民工沒有返城復工,需要多管齊下幫助這些返鄉農民工儘快返城就業。

國家統計局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包括本地和外出農民工總量達2.9億人。從20世紀80年代“離土不離鄉、就地進工廠”,到90年代“離土又離鄉、進城進工廠”,再到新世紀以來成為“新型勞動大軍和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的貢獻不容忽視。此外,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農村脫貧的重要源泉。每一個打工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生計和希望。據國務院扶貧辦統計,去年中國有2729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外務工,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來自外出務工。幫助返鄉農民工儘快返城就業,防止因疫失業返貧,關係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和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關係到全面小康如期實現。

當前,各地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促進返鄉農民工儘快返城就業,如“專人、專車、專廠、專線”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推行健康碼促進安全返崗等。但返鄉農民工返城就業仍面臨難題。

一是一些工地、工廠還不能正常開工。餐飲、家政等受到疫情衝擊,尤其是不少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但服務業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重要渠道。二是雖然農村解除封村,交通也正在逐步恢復中,但農民工要進城尤其是跨省出行還不方便,有的地方剛恢復省內道路客運班線和農村客運,有的地方僅有較少的班次在運行。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主要還是針對大工程、大項目、大企業的務工人員。此外,疫情還沒有結束,打工者返城就業的熱點大城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之勢,成為防控新的挑戰。各項防控一刻都不能放鬆,任何一個環節和細節都不能疏忽。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通過“六個一批”來促進農民工就業。一是支持返崗復工一批,二是幫助招聘錄用一批,三是動員投身農業解決一批,四是鼓勵重大項目吸納一批,五是扶持創業帶動一批,六是開發工崗安置一批。下一步,各地還需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盡最大努力來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一方面,要摸清農民工和企業需求,破解關鍵性問題,精準施策。精準組織,把工作做細做實;精準輸出,建立協作機制,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打通跨區域返崗通道,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安全返崗,解決務工人員出行難問題;精準落地,加強對接聯絡,保障目的地安全高效接收;精準就業,細化到企業、個人,實現輸得出、留得下、快到崗。

另一方面,對暫時難以外出的要創造條件實現就近打工或創業。可以深入挖掘當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用工潛力。如四川省內務工返崗農民工就業多集中在當地已開工重大項目和規上企業。河南、廣西等省份還通過發放農民工防疫補貼、創業補貼、就業困難補貼,保障農民工就業創業。

相信隨著防疫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安全返崗,在復工復產的熱潮中鼓足幹勁,把失去的“春光”補回來。

李予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