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229名科學家公開抨擊“群體免疫”策略 英國“群體免疫”怎麼回事?世衛組織質疑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讓6成人染病以達到集體免疫”的所謂“群體免疫”方法,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當歐洲已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英國的“群體免疫”和瑞典的“不再統計病患”令世界揪心。

英國“群體免疫”怎麼回事?

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冠疫情是這一代人遇到的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夭折。”

鮑里斯在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宣佈英國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拖延”階段(Delay)。簡單來說,英國的防疫的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過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英国229名科学家公开抨击“群体免疫”策略 英国“群体免疫”怎么回事?世卫组织质疑

“豪賭!”英國天空電視臺的評論批評群體免疫策略是在冒險;倫敦資深病危護理專家西蒙·埃希沃斯(Simon Ashworth)則直呼政府,“快醒醒”。

據央視新聞15日報道,目前已有超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請願書說,英國有必要效仿意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市鎮間人員流動,同時限制大型集會。按英國相關規定,請願人數超過10萬,議會就應考慮對相關議題進行辯論。

此外,英國有300多科學界學者、200多名心理學/行為學家分別發表了公開信,反對英國政府這一政策,質疑“群體免疫”的目標能否實現。

英229名科學家公開抨擊群體免疫思路

為應對蔓延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近日,英國提出“群體免疫”策略——通過讓足夠多的人感染病毒並康復過來,來實現“人群免疫”。儘管英國政府已於當地時間15日發表聲明,稱這並不是一項政策,只是一種“科學理念”,但還是在學界和社會輿論中引發強烈反對。

英國肯特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病毒學名譽高級講師、全球非政府組織“研究救助網”(Research-Aid Networks)高級研究員傑瑞米·羅斯曼博士指出,使“群體免疫”策略發揮功效所需的感染人口比例,取決於這種病毒的傳染性,而衡量這一傳染性的變量為“RO”,即每例感染會帶來多少新感染。對於新冠病毒來說,RO的數值目前被估算為3.28。當然,隨著研究進一步展開,這一數值還可能會變化。

這就意味著,如果“群體免疫”在英國有效,需要大約70%的人口,即超過4700萬人感染這種病毒。依照當前新冠病毒2.3%的死亡率和19%的重症率來估算,這種策略可能會造成100多萬人死亡和800萬重症患者。

除了羅斯曼,229名英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於當地時間15日聯合發表公開信,強烈反對“群體免疫”策略,認為它不僅會讓已經承受巨大壓力的英國國家醫療系統“雪上加霜”,還會不必要地將更多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世衛組織質疑英國群體免疫方法

英國首相約鮑里斯約翰遜推出的抗疫政策,以及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關於“群體免疫”原則的論述,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回應“群體免疫”之說,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而英國政府當天也收到兩封來自科學團體的公開信,對“群體免疫”與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提出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