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2月11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報道了一位勇敢的女孩事蹟,標題是戰疫情-甘如意:"騎"回抗疫一線,輾轉300多公里,騎行四天三夜。這位公安縣95後女醫生甘如意四天三夜騎單車300公里奔赴武漢抗擊疫情的事蹟由媒體報道出之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只要有鬥志,不怕沒有戰場。

2020年1月31日,甘如意父女倆騎著自行車2公里到楊家碼頭村部開出行證明,然後騎13公里到斑竹壋鎮鎮政府開鎮級出行證明,再騎33公里到公安縣疾控中心。2月1日再騎30多公里到荊州長江大橋南高速公路口的埠河加油站。2月2日早上,甘如意刷了一輛共享單車,沿318國道騎行40公里到潛江。2月3日在潛江卡點的民警施虎等人的幫助下,上午10點搭上一輛去武漢送醫療物資的通勤車到達漢陽的四新大道。在打不到車的情況下,她又找了一輛共享單車騎過楊泗港長江大橋,到武金堤上繼續騎行,約40多公里。2月3日下午6點才到達武漢市江夏金口衛生院,2月4日上午正式上班,完成她四天三夜300多公里曲折赴崗之旅。

甘如意出發時僅帶了一天的餅乾、泡麵、桔子出發,也沒有帶必要的騎行裝備,從騎行300公里返回崗位的事情可以看出她那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信仰。正如我們常常說的,看一個石匠敲石頭一連敲擊了100次,石頭仍然紋絲不動,但當石匠敲擊了101次的時候,石頭裂開為兩半。可否知道,讓石頭裂開的不是最後一次的敲擊,而是石匠前一百次的努力。我想,這就是對信仰最好的的理解和詮釋。

社論人盧新寧曾對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們說:"請看護好你們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是的,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不能讓無情的歲月消磨掉我們的理想。人生就像是一個蘋果,而雕刻它的刀子,就是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當下,所以要把握好當下才能等到機會、發現機會和抓住機會。

經常有人用"靠譜"作為手段來評價或檢驗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靠譜"一詞中應當至少包含有敬業精神和擔當,因為敬業精神和擔當能夠督促或激勵我們在所從事的職業中要有更高的嚮往和追求,要有強烈實現目標的願望和奮鬥的積極熱情。無疑,甘如意不光有擔當還有著崇高的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魯迅說,"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對於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現在做好手頭上的工作,將來就不必為曾經的蹉跎而悔恨。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其實,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的路上,有些路始終要我們一個人走,但是不能害怕孤單,正如甘如意騎單車300公里返回崗位時說的那樣:"我騎一段少一段"。是啊,只要心中有目標,所有逆風都是順風;只要心中有理想,所有困難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試金石。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心若向陽,何懼路途坎坷和漫長?即使世界要以痛吻我,我亦報之以歌;不但我們要勇敢接受命運中的任何挑戰,更要有大無畏和披荊斬棘的氣魄和果敢!


2 /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