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頓映傑)3月9日,在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做體格檢查和服務幫助下,中城社區居民毛繼強很快拿到了轄區內人員健康通行證,準備前往江蘇返崗復工。

社區既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又是復工復產第一線。張家川鎮社區黨組織力所能及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優化健康證明、返城登記、居家觀察等方面服務。同時,幫助三無小區做好測溫、消殺、防護等各項工作,在不同時節,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和居民群眾時強調,社區作為防控的最前線,肩負的任務十分繁重,參與社區防控工作的同志們工作十分辛苦。大家夜以繼日、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悉心為群眾服務,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現了武漢黨員、幹部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鍵靠社區。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要緊緊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把群眾發動起來,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這次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進一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這是張家川鎮黨委副書記、街道辦主任王志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後,對進一步做好社區工作的認識和感悟。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張家川鎮是縣城所在地,轄5個社區87個居民小區,在疫情防控期間組建居民小區值守點96個,針對城區87個居民小區,特別是25個 “三無小區”,存在防控難的問題,張家川鎮黨委、街道辦立足實際,主動作為,將縣直黨員幹部412人納入社區網格,並發動居民小區黨員志願者參與,由社區大黨委牽頭組建了網格化防控工作組,制定社區疫情防控“30條”,對轄區內住戶實施了全覆蓋管控,推行小區封閉式管理,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使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據東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張東瑜介紹,疫情防控時期,東城社區建立了嚴密的網格化管控體系,從宣傳到勸導,從值班到蹲守,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從嚴防死守到酌情處理等方面,力求做好每一個環節。現在,防控工作總體進入“抓防控抗疫情、抓生產促發展”的重要關口,社區將因地制宜完善防控舉措。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在家待的時間長了,確實想出來透個氣,每次社區的工作者就會悉心勸說,甚至有時候連快遞經過消毒後也會主動送上門,她們的服務、深入細緻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導、解決實際困難,都得到了大家認可。”武裝部家屬院居民馬某說。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群眾大事小事都在社區。”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馬妍妍說,我們建立支部+網格+居民的防控模式,社區網格員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疫情防控的信息員、宣傳員、戰鬥員。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剛開始社區壓力太大了,社區工作人員少,單一的排查摸底入戶很難做到全方位排查、全過程覆蓋。我們把社區居民群眾和各種社會力量發動起來,實現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擔責的協同管理防疫共同體。”中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馬瑛馬告訴記者。

西城社區轄區範圍北至西城路,南至南川村,東自阿陽路,西至上川村。下轄三個網格,共有居民1176戶4356人,居民小區13個,居民樓院、巷道25處。西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李秋萍說,從值守路口、出入登記、測量體溫,到入戶排查、宣傳防控、消毒殺菌,每項工作都要求非常細緻。面對西城人口多且居住複雜、流動性大,疫情防控管控難的問題,我們實施“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摸、精準化防控”措施,廣泛發動群眾、組建黨員先鋒隊、聯合共建單位,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鑄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在縣教育局工作的李小明從1月29日便申請到東城社區參加防控工作。他告訴記者,他是黨員先鋒隊的一員,是年輕一代,他必須儘自己最大努力發揮好先鋒、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值守工作。

“在牧場小區值班中,周圍好心居民第一時間送來了小火爐,還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經常給社區值守點生火、送水……在疫情防控期間,李小明最大的感受是,社區的服務和管理體系越來越得到居民的認可,小區越來越和諧……”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我們小區有一家人剛從外地回來。”、“有一戶居民從外地回來已經幾天了,目前一切正常。”……一條條信息通過網格員迅速反饋到社區。“疫情來了,困難來了,沒啥說的,黨組織牽頭抓實疫情防控,讓群眾少一分擔憂,多一分安全”,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劉新平說。

一個黨員一面旗。在張家川每個社區,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在社區黨員的帶領下,戴著“紅袖章”、穿著“紅馬甲”,值守在防控點上,巡邏在小區裡。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張家川鎮黨委副書記、街道辦主任王志剛告訴記者,他積極建議鎮黨委、鎮政府學習借鑑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防疫先進經驗,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構建起了鄉鎮、縣直部門、社區三級聯動機制。並在第一時間積極申請400多名黨員幹部全部下沉到13個居民區,廣泛開展宣傳引導、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防控工作,為一個個小區打造起抗“疫”的銅牆鐵壁。

抓實網格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張家川縣打造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牆”

  社區穩定,是一個城市穩定的基礎;社區和諧,是城市和諧的基本元素。疫情防控期間,張家川縣社區黨組織書記、黨員、下沉幹部、志願者、居民群眾率先垂範,以實的網格管理和服務水平,將堅定的初心使命書寫在社區防控最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