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防控工作开始以后,电影院没有票房,餐馆无人就餐,但农贸市场以及超市却成为了“香饽饽”,不仅因为它们是居民生活重要的补给站,更因为此时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像是静默城市里的一盏明灯,这盏灯亮着,居民的心就踏实、安心。

而维护这盏明灯的,有千千万万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工作人员,还有一群“小蓝人”——莘庄市场所工作人员。

严把食品安全关

自防控工作开始以后,莘庄市场所工作人员身着制服,积极行动,赶赴农贸市场以及超市一线。每天从清晨到傍晚,一句句温馨提醒:“您好,将口罩戴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一遍遍耐心倡导:“减少外出”他们不知道要说上几遍。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市场所工作人员还发挥“人多地熟、作业分散”的优势,因地分组、分类管控,进商户告知、张贴防控宣传海报、悬挂防控宣传横幅等,农贸市场、超市、药店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他们身着制服的身影。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指导超市卖场管理方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开展防控工作宣传及员工培训;提醒超市卖场管理方在超市卖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醒目提示;要求顾客佩戴口罩并对出入人员测量体温。从讲解防疫形势与防疫规定入手,按照岗位需求进行“一对一”的从业人员加强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培训、岗位操作培训,确保员工对防疫形势有了解,对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掌握,对日常防疫工作会操作。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制度,确保整个食品经营过程安全操作,面对暴露的薄弱环节,要求即查即改,一抹蓝色浪潮涌动在莘庄大地。

一面“柔情”,一面“铁腕”

除了“柔情”的劝导,莘庄市场所工作人员也有“铁腕”的一面。对于无证无照销售食品、哄抬物价等行为他们从不放过,从严处理。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小蓝人”们要求镇域内超市卖场及市场管理方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控措施,“守好门”、“管住人”的同时,要求镇域内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的工作人员,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场所内部每天早晚要开展严格的清理消毒工作、做好登记。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农贸市场以及超市销售的货物不仅要有正规的进货凭证、检验证明,不采购来源不明、过期、腐败变质、掺杂掺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散装直接入口食品要采用加盖或非敞开式容器盛放,设置禁止消费者触摸等标识,防止消费者接触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并安排专人提供食品分拣、包装等服务等。所有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不得恶意涨价,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居民的“菜篮子”。

开启线上“智慧监管”排疑解忧

为了帮助镇域内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及早恢复活力,莘庄镇市场所工作人员,开启了线上“智慧监管”。通过微信或者电话、“云中心”等线上方式,作为工作宣传阵地,耐心为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责人解答疑问,使他们响应号召,主动配合工作。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同时,不间断的对镇域内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进行检查督导、叮嘱提醒,引导超市卖场管理方从遵守内部的操作守则入手,压实责任,激发内部管控潜能,变监管压力为日常管理动力,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莘庄镇一线战“疫”日记(0316)——莘庄有群保护”菜篮子”的“小蓝人”

草木蔓发,春天可望。病毒还未完全被消灭,请大家再耐心一点,不要聚集、戴好口罩、不能松懈,等到病毒散去,我们一起摘下口罩,开怀大笑、尽情拥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