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墾八五二分公司“兩調”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經濟視野網3月16日電(李青林) 今年,黑龍江農墾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在當前備耕生產中,通過“兩調”既調“優”種植結構、調“綠”種植方式,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

這個分公司2020年將穩定豆類種植面積,擴大玉米及水稻種植面積。總播面積119.9萬畝,其中玉米麵積52萬畝,水稻面積17.1萬畝,大豆麵積50.3萬畝,經濟作物0.5萬畝。狠抓訂單種植,力爭實現訂單種植及銷售意向種植面積40萬畝以上。在調優品種結構上。合理搭配優選品種,玉米以中早熟品種為主,佔玉米麵積的90%以上,因地制宜發展青貯飼用玉米,黏甜玉米等品種。實施優質米和優質豆“兩優工程”,水稻以龍粳31、龍粳29、龍洋11等11葉品種為主栽;大豆以墾農23、墾農34、墾豐17、墾豐20等品種為主;小粒豆以東農60、綏小粒1號等品種為主,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100%。

在綠色調整種植上,分公司加大“三減”工作推進力度。實施農業“三減”行動。農業“三減”示範面積65萬畝,堅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面積100%,推廣精量施藥技術,智能噴霧系統應用面積100%。推廣機插側深施肥、控氮減磷穩鉀等先進實用技術,同時加強綠色生產示範點和示範帶建設,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上。以農業部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項目及農業物聯網監控系統為依託,進一步完善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互聯網+農業”質量追溯體系,水稻質量追溯覆蓋面積100%,雜糧質量追溯面積1萬畝。擴大優質生產。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和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到20萬畝和1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達100%,通過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建設,促進農產品安全誠信的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加強農業環境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搞好農藥殘液、包裝物回收集中處理;嚴控長殘效農藥的施用,做好田間農藥使用記錄;堅決杜絕“白色汙染”,建立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行農場、管理區、作業站三級秸稈禁燒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罰”的“五定”管理要求,確保實現“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

分公司今年在備耕生產中,還早計劃早設計建立了黑土地保護機制。通過實施耕地保護工程、水利化建設工程、田間配套建設工程、農業信息化工程、農業生態建設工程“五大”工程措施以及耕地質量提升、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加強農機化建設、推廣科學施肥技術等多種農藝措施,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紮實推進黑土耕地保護工作,堅決打好黑土地保護攻堅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種植戶利益不受損四條底線,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力爭實現糧豆平均畝產431.5公斤、總產51.5萬噸的經濟目標。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