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自由路上的玉兰花开了,由于疫情,今年的自由路没有因为花的开放而过于热闹起来。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一直以来,自由路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虽然交通管理上将这里定成了单向行驶,使车在这里的“自由”受到了一定限制,但两侧停车却是有着一定的自由的。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位于天水市中心广场西北角,东西走向,长度大约400米左右。路口北便是澄源巷,直走向东至市中心广场,向右可去陕西会馆和织锦台。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虽然在去年被叫成了玉兰古巷,但究其年龄,老是有,但古其实也算不上太古,至少比到飞将巷、蛊人巷等老巷道跟前,它应该算是小字辈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我孤陋寡闻的原因吧。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民国七至十年(1918—1921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曾先后两次加宽街道,新开辟了由中城直通西关的街道一条,当时称之为后街里,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自由路。

这便是自由路的来历,算来也就是百年。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天水的市花是月季,但天水人自古却对玉兰有着别样宠幸,在距天水市麦积区城区15公里的甘泉镇玉兰村的太平寺,就有北宋初年为纪念杜甫旅居天水而栽种的两棵玉兰树。两棵玉兰树相距5米,树高达20多米,因花朵均为双瓣称双玉兰,俗名“双玉兰”。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甘肃省首任政府主席邓宝珊曾为家乡的双玉兰树题词“万丈光芒传老杜,双柯磊落得芳兰”。

后来,他把玉兰树的神奇介绍给时年90多岁的国画大师齐白石。1954年,齐白石老人在95岁高龄时,应邀题写了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的“双玉兰堂”,今天还挂在玉兰树后的大殿上。从此,“太平寺”更名为“双玉兰堂” 。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上的玉兰应该都不是老树,以前应该是有的,但估计不是很多,那些“老天水”、“老西关”应该知道,有没有他们说了算。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近年来,为了突出秦州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一街一景、一街一品”的绿化格局,彰显城市品位,秦州区在自由路、交通巷道路两侧广植玉兰花树。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的玉兰树多以白玉兰为主,资料说,"每年春天,玉兰花绽放,繁花似锦、花香怡人,一株株玉兰花树像一个个羽衣仙女漫步人间,给古老的天水城充满了诗情画意"。

的确是。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的树不大,路也不是很长,但自由路玉兰的名声却很响亮,有媒体将此归功于媒体宣传,但窃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天水人活力四射的缘故吧。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应该是的,天水是一个很活泛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水人在穿衣打扮上都是引领潮流的,现在也是。​主要原因,还是天水是个大厂汇聚之城,上海人、东北人、河南人……等等等等,不仅成就了甘肃工业的半壁江山,也使天水在文化、经济诸方面稳坐全省二把交椅三十多年。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当然,好汉不提当年勇,但近些年,天水在城市建设上也还了不少欠账,并交了许多新作业,这个是值得肯定的。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那位说,房价啊,我说,大家都晓得的咱不说。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自由路的玉兰说实话不好拍,虽然今年没演节目的挡着,但白天电线绕不开,夜晚灯光太“盘丝洞”,真的很考验摄影师的“科目三”啊。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不过好在咱自知水平不行,不指望拍玉兰拿什么奖,拿个手机拍拍耍耍就行了。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这些天有人在网络上义务给大家提供玉兰美图,说是叫“云端赏玉兰”,这办法好,一来是为自由路减负,二来也不费鞋底。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交通巷这边的玉兰未开,隔着一个拐角,恍如隔了一个季节。


在天水,在自由路,去看玉兰在喧嚣中开出半枝寂寞


雨中自由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