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 推動產城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五週年系列報道之一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陝西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提出“五個紮實”重要要求。

持續下大氣力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和產業發展緊密對接,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要找準定位,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

……

五年時間

充滿蓬勃的力量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五年來,楊淩示範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紮實推進國務院關於支持楊淩示範區發展的《批覆》精神,堅持“農”字當頭,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穩增長、促投資、調結構、惠民生,以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努力奔跑、紮實奮鬥,譜寫了新時代楊淩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產業升級 助推高質量發展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癥結在結構,難點在結構,突破點也在結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五年來,楊淩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深入落實“五個紮實”要求,走出了一條符合楊凌實際的“調結構、促發展”之路:大力發展“農”源經濟,持續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工業支撐戰略,實施“新業態引領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行動”,持續培育和發展種業、人工智能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等八大主導特色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2015年落戶楊凌的美暢新材料有限公司,僅用了三年時間,就以67.5億元市場的估值,成為陝西首家獨角獸企業。

2018年8月,世界500強綠地集團總投資100億元的綠地世界城項目更是實現了當月簽約、當季開工。

2019年,楊凌成功引進先正達、科迪華等一批全球領先涉農企業。楊凌聚集了全球頂尖種業優質資源,全力打造旱區種業硅谷。

……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現如今, 網營物聯(楊凌)供應鏈運營中心項目、楊凌農產品加工貿易示範園加速器、楊淩示範區綜合物流園、楊凌現代醫藥(中藥材)產業園、LNG擴能項目、自貿大廈和地下綜合管廊等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一大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為楊凌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五年來,楊凌在醫藥及大健康產業培育和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楊凌集聚了步長、東科、嘉禾、濟川、萬隆等一批知名生物醫藥生產企業,已成為省內生物製藥最大的聚集區之一。聚集了陝西華秦、美國嘉吉、德國薩諾、唐人神、安佑、東方希望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飼料龍頭企業,從生產到科研,從產品到服務,扛起了西部飼料行業的“一面旗幟”。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2019年,楊凌智慧農業示範園、農高會綜合展館等一批補短板基礎設施和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用,帶動主要經濟指標承壓前行、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及社會消費品、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位居全省前列,“好”的勢能不斷累積,“穩”的基礎持續增強,運行質量逐步提高。

創新驅動 搶佔農業制高點

2018年10月16日,咸陽市旬邑縣職田鎮青村的一片玉米地裡,一臺雷沃穀神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僅一個來回,便把金燦燦的玉米籽粒傾倒在農用小卡車上,將以前掰棒、挖稈、剝皮、脫粒、晾曬等諸多工序“一次完成”。 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主選育的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陝單636”。該品種加上配套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實現了陝西玉米籽粒直收國產化,帶動我國玉米生產邁上新臺階。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2019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政陽教授團隊培育出的優質蘋果新品種 “瑞陽”“瑞雪”通過了國審。專家認為,其綜合性狀超過紅富士,有望成為黃土高原產區蘋果更新換代最具潛力的主栽品種。

2020年1月10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農學院王輝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黴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於農業科技創新。五年來,楊淩示範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著眼農業科技創新,加快集聚以人才、技術等為重點的創新要素,深入實施區校融合發展戰略,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構建農業科技協同創新體制,成果豐碩。

據不完全統計,楊凌每年審定登記動植物新品種超過30個。“西農979”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超過1億畝;“秦優7號”油菜出油率達到48.6%;“陝單609”玉米創造了陝西玉米畝產最高紀錄 ……“楊凌農高會”區域品牌價值達到871.19億元,“楊凌農科”區域品牌價值達到818.58億元,紛紛躋身中國區域品牌和農業品牌榜前列。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2019年,楊凌科創中心正式運營,64家科研團隊、風投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入駐發展,楊凌企業有了自己的 “孵化器”。現代農業智慧示範園建成投用,一批農業科技領域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集中展示,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窗口”。新建示範推廣基地26個,示範推廣面積超過9萬畝,示範推廣效益220億元,攜帶“楊凌基因”的農業科技遍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創新無止境。五年來,楊淩示範區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充分發揮農業科技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快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強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推進資源開放共享,促進了農業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服務鏈有機融合。

深化改革 凝聚發展新動力

“不用提交任何紙質材料,也不用來回跑路,網上就能完成企業開辦所有程序,真是太方便了!”2019年11月11日,“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服務平臺在楊凌上線,楊凌首家通過這一服務平臺設立的企業陝西雲博創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女士激動地說。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以來,楊凌圍繞“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目標,大力實施“3631”方略,楊凌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隨著楊凌 “放管服”改革持續不斷深入,企業營商環境明顯改善。2019年,楊凌新增市場主體3612戶。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作為改革的產物,楊凌自貿片區“虹吸”效應凸顯。2017年,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楊凌是3個自貿片區之一。作為全國唯一以農業發展為主要特色的自由貿易區,楊凌自貿片區堅持大膽試、大膽闖,在建設項目“三合兩聯”審批、職業農民創業創新、農業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在全省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此外,隨著楊凌自貿片區公用型保稅倉庫的批准設立,意味著楊凌自貿片區開展國際合作有了新平臺。

據示範區自貿辦主任蘇亞文介紹,三年來,楊凌自貿片區累計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877戶,其中新增外資企業35戶,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31戶。2019年,楊淩示範區實際利用外資額完成3841萬美元,同比增長76.8%;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完成10.9323億元,同比增長33.87%。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肩負國家使命的楊淩示範區,把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一大批來自中國的優良品種,在廣袤的大地生根發芽。目前,楊凌同以色列、加拿大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農業科技合作交流關係,其中與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哈薩克斯坦等20多個絲路沿線國家簽訂有關協議,涉及農業節水灌溉、花卉苗木種植、畜牧養殖技術及管理等領域。楊凌正在向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農業特色鮮明的對外開放新高地奮力邁進。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如今的楊淩示範區,以農為“源”,正在以加快建設“三區三高地”為目標,以打造示範區升級版行動計劃為抓手,聚力發展獨具農業特色的“三個經濟”:即全力構建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樞紐經濟,建設多層次對外合作交流的門戶經濟,發展農業各類要素聚集流通的流動經濟,在三秦大地上吹響了追趕超越和提檔升級的嘹亮號角。

楊凌:打造“農”源經濟,推動產城融合

大刀闊斧的改革,更深層次的開放,為楊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新時代孕育新氣象,新使命呼喚新作為。

一個不一樣的楊凌,在新時代的無限春光裡精彩呈現。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