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近德固鄉:脫貧不是“終點站”,繼續幫扶奔小康

請宋書記放心 我們決不能倒退成貧困戶

南樂縣近德固鄉:脫貧不是“終點站”,繼續幫扶奔小康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段寶生 通訊員 劉振沛

3月16日,南樂縣近德固鄉紀委書記宋翠英一早來到彭村的扶貧就業點豫北帽業有限公司,“我來上班啦宋書記,放心吧,我會好好幹的,就像您說的,我們不能再倒退成貧困戶……”看到宋翠英,彭村村民王妹各放下手中的活兒笑著說。

彭村是南樂縣的插花貧困村,也是鄉紀委開展監督保障工作的“重點村”,該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238人,其中未脫貧戶3戶19人。宋翠英常帶領鄉紀委委員走訪貧困戶和脫貧戶,看幫扶責任是否壓實、幫扶措施是否到位,還看脫貧戶發展得如何,防止脫貧群眾返貧。

如何做才能摘帽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彭村的彭自剛家原是貧困戶,通過享受金融扶貧、產業扶貧、衛生扶貧、教育扶貧等政策,在精準幫扶下,2017年順利脫貧退出。“脫貧戶堅決不能返貧!”宋翠英密切關注。“勞動才能致富,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去掙份兒錢吧!”一有機會,她就動員村內脫貧群眾勞動增收,並盡力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去吧嫂子,我都聯繫好了,就在咱村裡,加工帽子,活兒不重,計件給錢多勞多得……”3月5日,宋翠英和駐村書記來到彭自剛家,鼓勵其妻子王妹各利用閒暇時間到村內扶貧就業點工作增加家庭收入,並語重心長地講解了返貧的可能性和後果影響。隔了一天,王妹各收拾好家裡的事情就去扶貧就業點上崗了。“一有掙錢的機會,宋書記就讓村幹部來告訴我們,光想著讓我們多一份收入,比我們自己都上心……”貧困戶彭勇軍的妻子潘忍想也是受到幫助的一位。

對於到外地來務工的貧困群眾,鄉里為他們準備了包含口罩等防護用品和洗漱等日用品的暖心揹包,並全額報銷路費。鄉紀委監督物資發放,並鼓勵外出務工群眾勤勞致富,努力拼搏獲得成功。

去年5月份,在彭自剛家,宋翠英得知他的孩子想要學習考取駕照,但因費用高而猶豫,“這是好事啊,多門技術多門路子,我幫你想想辦法!”隨後,她將這一情況告訴了村幹部和駐村書記,並督促他們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幫扶。最終,彭自剛家按規定享受了“雨露計劃”政策,學習駕照獲得補貼,自費部分微乎其微。“多虧了你們的幫助啊!”彭自剛邊向宋翠英展示孩子拿到的駕照邊說。除了入戶走訪,宋翠英時常叮囑村幹部和駐村書記繼續關注脫貧戶,盡力給予幫助,發現問題及時反映,確保脫貧攻堅責任精準落實。

3月11日上午,宋翠英到彭村果蔬種植扶貧基地走訪,承包人李京召正在為通電問題發愁,原來,棚內未通兩相電,導致無法為瓜地澆藥也無法照明,“村裡的貧困戶要來幹活,大棚承包收益金也要用於村內脫貧幫扶,耽誤了生產可不行!”宋翠英立即聯繫鄉電管所和村幹部,下午,他們到瓜棚查看具體情況並拿出瞭解決方案。第二天,工作人員為大棚接通了兩相電,扶貧基地通電問題順利解決。“太謝謝你們了,要是錯過了澆藥時機,瓜苗就耽誤了,等麒麟瓜熟了,你們一定要來啊!”李京召高興地說。“只要不耽誤扶貧基地生產,不耽誤貧困群眾幹活,我們就放心了!”宋翠英說。

脫貧不是“終點站”。宋翠英表示,近德固鄉紀委將繼續督促鄉村幹部和駐村幫扶人員切實做到關注重點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四個不摘’要求落到實處,堅決防止返貧問題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