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网祭”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古人常云“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我们中国,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总是要到那已故亲人坟前上香祭扫的。然而,那许许多多在外务工、打拼、忙生计的人们,在到了清明时节该回家给已故亲人上香祭扫的时候,这心中美好的愿望却总是由于林林总总的原因而难以得到实现。

清明“网祭”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幸而,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上的享受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同时,人文科技也在不断地高速发展。一种新兴的祭扫潮流趋势——网上祭祀,正悄然在中华大地上润物无声地进行着。

网祀寄哀,其实就是在网上对先辈进行祭扫。祭奠先人,涤扫心灵。网络祭祀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它并非有悖于传统的祭祀方式,只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对传统方式进行继承和延伸。

清明“网祭”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逝者家属可以通过现有的互联网络,如“祭拜网”这样的网祭站点上为逝者免费注册一个虚拟私人纪念馆。具体操作有:编辑一块虚拟的碑铭;附上先辈的生平简介,生前的重要事迹;上传其生前的照片、音频、视频,甚至其亲属关系网等相关信息;然后可以选择虚拟的鲜花、香烛以及相关的祭品进行供奉;最后以留言等形式便可网上完成对先人的寄托思念。

而且,这些上传到网上私人纪念园的文件亦为多媒体文件,可永久得到保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受到侵蚀,更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转移而受到损耗。

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内涵融入了永恒,让每一个生命中那精彩动人的故事得以永远流传。这样,人们虽然不能赶到现场祭祀,却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先辈们的网上公墓,切身地感受着他们原来的音容笑貌,回顾着他们之前那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重温他们生前对我们后辈们的谆谆教诲。还有,我们自己也可以在网墓前为先辈们点上一对蜡烛,三品清香,放上一束鲜花,留下一段心里话以聊表心意,藉此在精神上得到一些宽慰。

正是有了网上祭祀这一功能,让无数不能进行清明时节现场祭扫的人们,找到了一处别样的怀念亲人的永久精神家园。

清明“网祭”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我相信,网络文化正在大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它也正在慢慢地改变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而网络祭祀,这个新兴而起的文明理念,也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清明祭扫文化学。其实,清明或重阳祭扫,不管现场还是上网祭祀,都应注重在内容上,还有注重在文明方式的体现上。

毫无疑问,网络祭祀、祭扫等这一种更环保的绿色祭祀方式,符合国家的文明倡导和个人的精神所往,已有不少人接纳并选择了以网上祭奠先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怀念之情。甚至还有的人们,不住同一个城市的亲人也可以约好时间,登录同一个祭祀网站,共同祭拜一位亲人,完成共同的心愿。

清明“网祭”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有了网上祭奠这一思念方式,大大弥补了人们不能亲临墓地追思先人的遗憾,还能让他们有足够的网络空间写下对亲人的无尽思念。网上祭祀,这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祭祀方式,正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和推崇,它终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潮流趋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让我们将清明节这一传统祭拜逝者的习俗,以一种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