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欧洲负利率情况,是否出现全球负利率时代?

ngh飞雪


首先得明确利率,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利率的主要功能:资本积累功能

资本积累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率杠杆来积聚资金,可以获得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全社会的可用货币资金总量增加的效应。

宏观调控功能

由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经济的发展走势,于是各国政府及金融管理当局常常利用利率手段来改变经济的发展态势,使利率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所以,利率的高低,跟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现在,实行负利率的国家,主要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国家,相反,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率特别高,比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土耳其,巴西等经济体,利率非常高,阿根廷利率达到50%以上。这些国家主要面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资本外流等情况。利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各个国家央行会根据本国情况,制定相应的利率政策,美国一个周利率下调两次,各100基点,就是因为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但是全球都施行负利率情况,是不可能的。


大勇炒股日记


不是你想负利率,就可以负利率,负利率只适用于高信用,高储备,流通占比大的货币种类。

负利率的前提是货币信用过关

负利率,也是需要有条件的国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实施负利率。前提是这个国家的货币信用比较高,通过市场化和约定规制,让货币在负利率下也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泛滥景象。你让阿根廷,土耳其,委内瑞拉负利率看?根本不可能,如今负利率的国家,都是在国际流通份额中占据前列的国家,比如日元、欧元,甚至于未来的英镑。美元是下一个潜在具备负利率能力的货币,因为美元占流动比重在60%以上。

上图是各种货币在全世界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我们看到,美元依然是全世界央行储备的首要选择,然后是欧元,日元和英镑。

而利率上:

日本央行基准利率-0.1%,

欧盟有三大利率,-0.5%存款机制利率、0%主要再融资利率和0.25%边际借贷利率。

英镑由于疫情,前几天突然降息,从0.75%到0.25%,也接近负利率。

而美元,如今是1%-1.25%,预期在3月18日,也就是下周三,继续降息50个基点,到0.5%-0.75%。

基本上,前四大货币,如今都是负利率,或者接近负利率。

从负利率引申到人民币利率下行

为什么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因为一个你的货币更加国际化,有比较庞大的使用需求,另一个你的货币独立性更强,也就是即使利率为零,货币也不会泛滥。

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继续上升,则我国也有利率向负的能力。负利率不是洪水猛兽,并不是负利率就能让通胀飞升上天,一个奇妙现象是,负利率的国家最近几年反而通胀很低。这里的因果不能倒置:因为老龄化,因为这些国家庞大的政府债务和支出,才导致了负利率,因为这些政府需要让国债便宜一些。

想象一下,你的国债零利率发行,免费用全世界的钱来用在你的医疗,基础建设,养老上面。

所以负利率并不是什么问题,当然,大多数负利率的区域,实际上他们依然是零利率,不是真正负利率,很多负利率区域,比如欧盟和日本,存钱在银行只是没有利息,但是依然不需要支付费用。原因是传统银行依赖于储蓄,如果负利率落实了,那么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就彻底重塑和崩溃了。

所以,负利率的前提是货币完全市场化,发行越来越独立。这个国家不会因为想要发行就发行。那么其他国家就有储备的信心。

当然,任何一种货币背后都是国家强盛支撑的。因为对于央行,其资产负债表里面只有两个项目,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负债,央行的负债就是发行的货币,央行的资产就是其储备,比如银行债券,甚至于主权基金的股票。这些债券和股票,构成了一个货币基础的信用,如果企业违约,那么银行危险,那么银行债券的违约就会影响到央行的资产端,央行资产少了,负债多了,货币就不值钱了。


财经纸老虎


很多朋友对最近的经济和金融局势都特别关心,股市、石油、黄金、甚至美债的表现都让人大跌眼镜!全球进一步进入下行通道,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下,大家越来越关心宏观经济。大圣圣用组图一一阐释,多交流~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大圣圣

#认知进步,就能赚钱





每天进步一点的大圣圣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共同体和单一货币执行区,欧洲央行已经执行了长达8年的存款负利率,以及长达近4年之久的0.00%基准利率。此次再度调降存款利率,扩大了社会资本的存储成本,被市场认定为是全球负利率时代的开启。其实,欧洲多国和亚洲的日本,已经连续多年执行负利率政策,今年早些时候,负利率债券的发行、负利率贷款等也在上述多国有了成功案例。而被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最成功的美国,在今年7月开启了近10年来的首次降息操作,并且市场预期还将于本月继续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调降至2%以下。市场预期未来美国利率可能会更低,甚至重回0时代。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近期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也坦言,美国再回到0利率也是正常的,即使美国国债收益为负也并不意外,这些不过是技术上的数字表现。而中国当前1.5%的基准利率恐怕也扛不了太久,要不是有美国利率高于中国,和国内短期通胀压力增加,我想中国央行早就开始降息了。毕竟直接降息才是最好的经济刺激手段。不可否认,全球负利率时代正在到来。对于负利率时代的理解,我认为,其实就是货币不再有价值了,甚至成为负担。各类存款银行因为要帮助货币持有者保存和使用货币存款,是要向客户收取一定利息作为补偿的。而货币需求者要去存款银行借钱融资时,银行准许也更愿意在借款期时少还一点,不仅是因为存款银行的负担被减轻了,更是因为有了借款业务的扩大,才能为银行的“存款赚钱”创造有多机会和空间。简单理解,就是银行不再赚货币增值的利润,而是变成赚货币保值的利润了。对于负利率时代,巴菲特曾坦言,“这并不代表我认为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但我并不认为有人很了解负利率的全部影响。所以我希望能延长我的寿命,这样我可以有时间了解负利率。”负利率时代对每一个人都是崭新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财富资产管理,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和继续呢?是存款?是房产?是黄金?是珠宝字画?还是股票债券?既然我判断负利率时代,是货币财富的大量持有者,以支付利息的方式通过存款银行以负利率方式实现货币流动,从而保证社会生产和货币流通的可持续,那么,股票(股权)应该是更安全,更有价值提升预期的最优资产选择,毕竟优质公司的股票才是一只“会下蛋,且能下蛋的鹅”,相比其他标价类固定资产,可持续分红和扩张的股票,才是最值得投资者长期持有的。


骄龙擒牛


负利率政策在货币市场传导顺畅,但负收益资产不断侵蚀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2014年6月5日欧央行实施负利率之后,6月19日,欧元区隔夜LIBOR转负,此后继续波动下行,截至2019年9月,隔夜LIBOR为-0.46%。与货币市场利率进入负利率区间一样,欧洲高信用评级的国债收益率迅速跌负收益水平,目前德国十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为-0.68%,法国同期限国债名义收益率为-0.39%,荷兰国债名义收益率为-0.55%,目前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高达16万亿美元,由于这些负收益债券主要在金融机构之间流转,最终损失将由金融机构承担,已成为新的有毒资产。数据显示,2018年欧洲前十大银行的净利润仅520亿欧元,而美国前十大银行净利润高达1380亿欧元,而欧洲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这表明欧洲银行业盈利能力已经受到严重侵蚀,这将抑制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最美白杨树


看发展吧?毕竟在病毒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活动只有有限的区域从事着相对正常的生产,这包括中国,而疫情过后是个什么局面,现在没办法看得清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