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風險壓制市場 政策有望恢復信心

今日滬深兩市深度回調,滬綜指跌破2800點整數關口報收於2789.46,下跌3.39%,創業板指下跌5.90%。板塊方面全線下跌,通信、電子板塊跌幅居前。

下跌主要原因

據美媒報道,目前美國司法部正在對中興通訊進行調查,對A股科技股板塊帶來較大拋壓;

美聯儲突然提前降息後,反而加大外圍市場恐慌,美股道瓊斯指數期貨和標普500指數期貨雙雙大幅下跌,再次熔斷;

受全球市場影響,北向資金近期持續淨流處,今天再次淨流出預計為88.1億。

後市觀點:

基本面方面,海外疫情目前仍處於擴散期,歐美經濟有較大下行風險。國內疫情控制有效,最近復工迅速,但由於境外輸入性風險持續存在,需求和民間投資都面臨一定緊縮壓力,市場對經濟復甦預期的時點有所延長。

政策層面,隨著國內疫情接近尾聲,政策重點轉向鼓勵復工、振興經濟。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財政政策也有望加大刺激力度,由於疫情的特殊性,降準降息對經濟的恢復作用會逐步顯現。此外,海外市場政策也在積極應對,美聯儲採取降息、公開市場投放、量化寬鬆等政策,旨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性。

資金面上,貨幣政策精準發力,流動性持續充裕。3月13日央行剛發佈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降準降息持續可預期。資本市場的資金比較充裕,流動性並不缺乏,投資者對政策的信心也很強,但目前面臨罕見的疫情,主要風險來自海外。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在疫情的不確定性下對基本面和風險偏好造成影響,而政策託底也會提振信心,預計兩會召開前市場下跌空間有限。中短期看,市場還有局部走強的機會,4月份的復工復甦和經濟數據持續好轉的確定性較強,如果流動性寬鬆,指數存在階段性活躍的可能。建議重點關注兩會的時間窗口,一旦公佈兩會時間,投資者對疫情和經濟恢復的信心有望增強,也將有利於內部行情的穩定。

數據來源:Wind,2020.3.16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外圍風險壓制市場 政策有望恢復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