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舊聞”在共鳴中增值

□烏瓊芳 康 萌

2019年12月13日,《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內蒙古日報》創刊以來刊發的關於“自行車”的新聞稿件為素材,打造了頗受好評的融媒體產品《原來你是這樣的自行車》,作品以畫軸方式呈現,時代感極強的配圖加容易引起共鳴、共情的簡短配文,將1949年—2019年70年間自行車的車體形態、時代功能及相關政策變遷呈現給受眾,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推送愈加顯得質樸清新,且歷史味道濃厚。

讓“舊聞”在共鳴中增值

讓“舊聞”與現實對接有利於增加共鳴群體,受眾群體因新聞而成就的價值認同感也就悄然於心了。《原來你是這樣的自行車》從自行車映射出的“分配體制”,到共享單車宣示的市場發展軌跡,讓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真實感受到了歷史與現實在內心的不同碰撞,推文中諸多歷史細節對年輕人來說是新鮮的信息——諸如自行車曾是“貴重物品”的標誌等,而以共享單車作為年輕人出行選擇的理由之一就是方便、便宜,自行車就這樣讓歷史與現實很好地融合在年輕人的認知之中了,也讓他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時代變遷。同時,年長者也看到了曾經的“日子”,慨嘆當前的千變萬化,信息傳播中共鳴的生成維度更多了。“自行車”作為載體或者紐帶讓不同群體有了“與國家共命運”的記憶,也讓民眾更加熱愛這個偉大的時代。

當然,“發現傳播資源”並不能等於“實現傳播效果”,因為實現“舊聞”的“新價值”還需要具有時代感的表達方式。《原來你是這樣的自行車》用“仿舊大背景+年代小插圖”作為“背景牆”,舊聞標題“刷”在“牆上”,且有較大面積的留白,簡潔的風格本身就給了受眾感受空間,這種有著很強文化味道的頁面設計也是實現好的傳播效果的表達基礎,再加上這些“自行車舊聞”標題都是實題,直指相應報道的現象和本質,信息內容簡潔呈現,受眾可以根據自身經歷、認知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切換自如,而“切換自如”本身就是受眾“嵌入”新聞作品的一種表現。受眾不僅是認知的切換,還有場景的沉浸,1980年7月4日1版《自行車上執照 工作人員作風夠嗆》這一屏所給出的監督報道“為給新車‘上戶口’,竟跑了四次自行車管理所,需要排五次隊,還要忍受工作人員惡劣的態度……”讓今天的部分受眾知道了歷史何其相似,產生了“不知是自己遇到了過往還是生活再現了歷史”的感覺,受眾因為媒體傳播信息而與歷史產生了親切感,又因為媒體的“監督”而對現實有了期待,這就是良好表達效果的體現。

挖掘“舊聞”資源是媒體人職業情懷、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編輯媒介素養較高的體現。就《原來你是這樣的自行車》而言,在檢索條件並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對舊聞的查閱就是一項比較“艱鉅”的工程,這種面向歷史的大數據思維需要的是“繁雜以入簡約而出”,沒有“讓新聞記錄歷史”的責任感、沒有“讓舊聞成就新聞”的使命感,是沒有“資料開採”的耐心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自行車》作為報社的融媒體作品,既有黨報的資源優勢,媒體人的職業情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傳統媒體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策劃、執行、刊播略顯滯後以及“傳播速度差”影響的“共鳴”效果。如果這條推文在推送時間上能夠很及時地銜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那麼在傳播效果上就會“借勢”引起更廣泛的共鳴——因為在慶典上80年代的“二八大自行車”騎行隊伍讓很多“70”後、“80”後內心快速回到“那個年代”,甚至有人落下了眼淚,也讓“90”後、“00”後感受到了最具現場感的“新鮮歷史”,自行車瞬間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話題。地方媒體借勢“全國性話題”推出好的新聞作品,社會共鳴自然就更加廣泛。

烏瓊芳,內蒙古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康萌,內蒙古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刊啟事

本刊不收取任何費用,目前也沒有官方網站,沒有在線投稿投稿一說,請投稿者提高防範意識。本刊未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徵稿,請投稿者直接與我刊聯繫。論文要求視角新穎,與媒體實踐有深度結合,字數3200字、4600字、6700字三個字段,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投稿聯繫方式: 0471-6635549 0471-6635516 0471-66353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