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闻”在共鸣中增值

□乌琼芳 康 萌

2019年12月13日,《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内蒙古日报》创刊以来刊发的关于“自行车”的新闻稿件为素材,打造了颇受好评的融媒体产品《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作品以画轴方式呈现,时代感极强的配图加容易引起共鸣、共情的简短配文,将1949年—2019年70年间自行车的车体形态、时代功能及相关政策变迁呈现给受众,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推送愈加显得质朴清新,且历史味道浓厚。

让“旧闻”在共鸣中增值

让“旧闻”与现实对接有利于增加共鸣群体,受众群体因新闻而成就的价值认同感也就悄然于心了。《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从自行车映射出的“分配体制”,到共享单车宣示的市场发展轨迹,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真实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在内心的不同碰撞,推文中诸多历史细节对年轻人来说是新鲜的信息——诸如自行车曾是“贵重物品”的标志等,而以共享单车作为年轻人出行选择的理由之一就是方便、便宜,自行车就这样让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年轻人的认知之中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时代变迁。同时,年长者也看到了曾经的“日子”,慨叹当前的千变万化,信息传播中共鸣的生成维度更多了。“自行车”作为载体或者纽带让不同群体有了“与国家共命运”的记忆,也让民众更加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

当然,“发现传播资源”并不能等于“实现传播效果”,因为实现“旧闻”的“新价值”还需要具有时代感的表达方式。《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用“仿旧大背景+年代小插图”作为“背景墙”,旧闻标题“刷”在“墙上”,且有较大面积的留白,简洁的风格本身就给了受众感受空间,这种有着很强文化味道的页面设计也是实现好的传播效果的表达基础,再加上这些“自行车旧闻”标题都是实题,直指相应报道的现象和本质,信息内容简洁呈现,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经历、认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切换自如,而“切换自如”本身就是受众“嵌入”新闻作品的一种表现。受众不仅是认知的切换,还有场景的沉浸,1980年7月4日1版《自行车上执照 工作人员作风够呛》这一屏所给出的监督报道“为给新车‘上户口’,竟跑了四次自行车管理所,需要排五次队,还要忍受工作人员恶劣的态度……”让今天的部分受众知道了历史何其相似,产生了“不知是自己遇到了过往还是生活再现了历史”的感觉,受众因为媒体传播信息而与历史产生了亲切感,又因为媒体的“监督”而对现实有了期待,这就是良好表达效果的体现。

挖掘“旧闻”资源是媒体人职业情怀、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编辑媒介素养较高的体现。就《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而言,在检索条件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对旧闻的查阅就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这种面向历史的大数据思维需要的是“繁杂以入简约而出”,没有“让新闻记录历史”的责任感、没有“让旧闻成就新闻”的使命感,是没有“资料开采”的耐心的。

《原来你是这样的自行车》作为报社的融媒体作品,既有党报的资源优势,媒体人的职业情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策划、执行、刊播略显滞后以及“传播速度差”影响的“共鸣”效果。如果这条推文在推送时间上能够很及时地衔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那么在传播效果上就会“借势”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因为在庆典上80年代的“二八大自行车”骑行队伍让很多“70”后、“80”后内心快速回到“那个年代”,甚至有人落下了眼泪,也让“90”后、“00”后感受到了最具现场感的“新鲜历史”,自行车瞬间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话题。地方媒体借势“全国性话题”推出好的新闻作品,社会共鸣自然就更加广泛。

乌琼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康萌,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刊启事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目前也没有官方网站,没有在线投稿投稿一说,请投稿者提高防范意识。本刊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征稿,请投稿者直接与我刊联系。论文要求视角新颖,与媒体实践有深度结合,字数3200字、4600字、6700字三个字段,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投稿联系方式: 0471-6635549 0471-6635516 0471-66353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