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本週最高溫25℃!秋褲和羽絨服可以收起來了嗎?怎麼“春捂”?

這兩天,不少東營的小夥伴

都感受了春天的“威風”


東營本週最高溫25℃!秋褲和羽絨服可以收起來了嗎?怎麼“春捂”?

經過了各種

降溫、陰天

下週,

東營的溫度將

升!

升!

升!

氣溫一路飛馳最高可達25℃!

保證你一下子就覺得“暖和”了!


東營本週最高溫25℃!秋褲和羽絨服可以收起來了嗎?怎麼“春捂”?


雖然大趨勢來說氣溫升高了,

但也有瑕疵。

昨天下午,

山東省氣象臺再次發佈大風藍色預警!


預計15日傍晚到夜間,煙臺和威海北風5~6級陣風7級轉南風3~4級,濰坊、青島和日照北風4~5級陣風6~7級轉南風3~4級,其他地區北風轉南風3~4級。


這是冬天要殺個回馬槍?

NO!NO!NO!

是要給大家吹來一個小陽春!

本週,東營的最高溫

將飆升到25攝氏度!

東營本週最高溫25℃!秋褲和羽絨服可以收起來了嗎?怎麼“春捂”?

25攝氏度,

秋褲和羽絨服是不是能收起來了呢?

東營本週最高溫25℃!秋褲和羽絨服可以收起來了嗎?怎麼“春捂”?


老話說得好,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春天氣溫變化多端,

還是要多關注天氣預報,

及時增減衣物。


春天捂對三原則


■ “捂”對時間


雨水節氣過後,雖然氣溫回升,但是偶爾冷空氣會殺個回馬槍,提醒著人們“倒春寒”的存在。在這個時候,養生保健最關鍵的就是保護好脾胃,注意春捂。


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一般到陽曆5月中旬

,白晝氣溫超過15攝氏度且較穩定時,這時穿得稍單薄些,就不至於感冒或染病了。民間所謂“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才把棉衣送”,說的皆是這個道理。


■ “捂”對溫度


是否春捂,必須根據天氣而定。一般來說,春季氣溫日夜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便可適當減衣。這幾年,天氣異常的幾率明顯增多。春季氣候就可能出現兩種極端現象:


一是“春寒”和“倒春寒”;二是“暖春”。對於前者,當然要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對於後者,當天氣連續幾天都是豔陽高照(日最高氣溫常常在20℃以上),這時就不能“捂”了。


當然,春日的兩種極端天氣有可能交錯出現,這時穿衣和脫衣就該勤一點。俗話說:“急脫急著,勝似服藥”,可謂春季穿衣的經驗之談。


氣溫15℃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


■ “捂”要有度


很多人在此時穿衣,都會參考“春捂”這個原則,天本來已經暖和了,還捂著呢,結果一走動,出了一身的汗,可是身體有捂不住的地方啊,比如額頭,全是汗,風一吹,就感冒了。


這點對孩子尤其要注意,很多人給孩子穿的太多了,孩子一動彈,都是汗,能不感冒嗎?所以“春捂”要有度,“捂”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


在春季,蓄積於體內的陽氣會隨著春暖而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誘發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器官部位出血,以及頭暈目眩等症狀,所以“春捂”務必有度。


■ 捂對地方才健康


春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 捂下」


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遺憾的是,現在很多青年人,特別是青年女性,穿鞋露腳脖,過早地穿短裙短褲,很早就換上了特別涼快的鞋,使患關節炎或多種婦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有報道,某國家婦女喜歡一年四季穿裙子,大多數婦女或多或少地都患有風溼性關節炎;日本小學生冬天穿裙子,日本人的關節炎特別高發,全球最好的治療關節疼痛的膏藥生產廠家就在日本。


據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的長期研究觀察發現,日本現代女性發生的諸多婦科疾病,都屬於中醫的“寒證”範疇,與受邪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要風度也得要溫度,不能做個病美人。


「捂頭」


頭為諸陽之會,經脈上的陽經都在頭上交匯,最易散熱,使熱量由此丟失,因而對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和兒童來講,戴頂適合的帽子會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樣的保暖作用。


前一段時間曾診治一個常州來的小男孩,頑固性頭痛,多方求醫無效,就是跟他“前幾年洗過頭頭髮溼著就睡了”有關,經過精細辨治才得痊癒。所以出現頑固性的頭痛除了跟瘀血有關,大部分都有受風史。這點對於產婦更需要注意。


「捂背」


背為督脈之海,為陽脈之海,是一身陽氣彙集的地方,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陽氣不足造成的。


後背如果受寒,很容易出現後背發緊,肌肉僵硬,尤其有頸椎病病史的人,受涼後更容易出現肩頸部僵硬不適;很多陽氣不足的人,尤其伴有心臟病病史,很容易出現後背放射痛,這點更加需要注意,需要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捂腹」


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陰經積聚的地方,如果腹溫太低就會導致胃腸道疾病、婦科疾病、男子的生殖系統疾病出現。


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不忙脫衣,“春捂”得法,可有效減少發病幾率。


不同的人,不同的“捂”


■ 老人:保護好關鍵部位


老年人特別是65 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應注意“春捂”。因為,這部分人群多數有基礎疾病的存在,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病、腦卒中、糖尿病、腦缺血性改變、慢性胃腸炎等,致機體抵抗能力下降,對外界的反應性下降,對外界氣溫的敏感性也降低。


對於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應注意前胸後背的保暖,防止誘發舊病。對於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以及痛風病患者要保證足部溫暖。


■ 小兒:適時判斷及時增減


小兒以偏涼好養,過熱易導致小兒的抵抗力下降。但對於體質偏弱易感冒的兒童,或總是反覆上呼吸道感染、進而誘發複發性哮喘的兒童,要注意受寒後抵抗力下降誘發舊病。對於該類兒童,不應過早脫冬裝。


■ 女性:注意下半身保暖


現在很多女孩子喜歡穿露臍裝、低腰褲,這樣容易使小腹部、腰骶部著涼,導致血行不暢、手足冰冷、面部長斑等。女性生殖系統是最怕冷的,所以下半身著涼容易導致痛經、性慾淡薄、宮寒不孕、白帶增多、盆腔炎症、腰骶痠痛等病症。


有些女性非常怕冷,但又愛美,所以要兼顧好,春天不要過早脫衣展示身材,保護好自己的腰骶部、膝部、小腹部。


總之,“春捂”是給大夥提個醒,告訴我們要注意春天的寒冷,我們要靈活掌握,多備件衣服,中午熱了,脫下,早晚涼了,穿上,隨著時間來調整,別太教條。


“春捂”主要適應體弱、機體自身調節能力差、適應能力不強的人群,這類人群對外界的變化不能作出恰當調整,因此需要適當程度的“春捂”。


春季飲食攻略

■ 食物多樣 來點“粗”
不同食物提供的營養不同,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每天吃食物的種類可以多一些,這樣不同食物提供的營養成分才能相互補充,滿足生活和工作對營養的需求。
日常可以經常吃些薯類,如紅薯、土豆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


尤其以下人群適合把粗糧作為每日主食,如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患者,孕婦,肥胖人群,便秘人群。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粗糧含有比較多的纖維,會對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造成負擔。


所以腸胃功能差、有胃病的老年人,胃腸道潰瘍患者,炎症性腸病患者等,要適當少吃。
■ 繽紛果蔬 加點“野”
每天都吃綠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或水果,深色蔬果比淺色的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
春天來了,各種果蔬也不斷上市,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如果踏春時能採到自然生長的野菜,做成薺菜餛飩、薺菜水餃,那更是春季的一種享受。
■ 動物食物 悠著點
動物食物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每天應該適量吃些。不過,若是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脂肪的攝入也會增加,不利於健康。
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肝或鴨肝等含有豐富的鋅、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可以吃一些。建議正常人一次吃50克左右,一週1~2次為宜。心血管病患者應少吃肝臟,或者選用脂肪、膽固醇含量稍低的鵝肝、豬肝,每次不高於25克,注意與蔬菜、水果、粗糧等食品搭配。


■ 多動少坐 身體好
人要經常活動。但現代生活方式對辦公室一族來說很少有走動的機會。春季新芽吐綠,百花盛開,是外出踏青、沐浴大自然的好時候,應該多到戶外活動,一方面欣賞美麗自然風光,另一方面還能鍛鍊身體、促進健康。


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運動;若生活忙碌,無法花費額外時間增加活動量,也可通過做家事、散步等方式,將勞動變成運動,減少肥胖和患病風險。
■ 一日三餐 巧安排
一日之計在早餐。營養充足的早餐,不僅可以為健康及時“加油”,而且有助於上午學習和提高工作效率。早餐不能忽視、馬虎,不僅要天天吃,而且還應該吃飽、吃好。
中餐不能湊合,晚餐不必大魚大肉地犒勞自己,飲食適度才健康。


小貼士

急著脫外套 “開春病”易乘虛而入


開春時節,過早脫掉冬裝,身體很難適應氣溫的急劇變化,容易讓“開春病”乘虛而入。


專家提醒,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注意:


■ 進行適量運動


冬天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自我調節溫度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氣溫變化大。過早地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襲擊機體,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出門時可備幾件薄厚不一的衣服,並隨著氣溫的變化增減穿衣量。


此外,還要保持規律作息,進行適量運動,讓身體儘快適應溫暖天氣。


■ 注意胃部保暖


春季還是胃腸疾病的高發時節。專家指出,腸胃疾病與季節更替、氣溫變化有密切關係。


中醫認為“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初春時節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


飲食上應儘量不喝冷飲,宜常喝溫水,還可適當吃些溫補的食物,如雞肉、羊肉、栗子、山藥等。


■ 注意養護關節


春季早晚溫差很大,中老年人多氣血虧虛,加之本身抵抗力較差,骨關節易受風寒溼邪侵襲,使氣血運行不暢,會出現疼痛、痠麻、沉重、腫脹等臨床表現。


由於春天陽氣升發,氣溫逐漸回升,血液循環逐漸加快,不失為養護關節的好時機。同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堅持合理飲食,尤其要保證鈣的攝入量。


■ 遠離花粉、粉塵


春季萬物復甦,各式花兒競相開放,花粉也漫天飛舞。與此同時,春季地氣上騰,粉塵散佈。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患者要謹防花粉、粉塵。


引起過敏性鼻炎的有三大“元兇”:塵蟎、花粉、黴菌。過敏性鼻炎患者要遠離這些過敏原。


春季是塵蟎繁殖的季節,平時要多注意晾曬棉被。對花粉、粉塵過敏的人,外出儘量避開花園、工地等花粉、粉塵聚集的地方,必要時可戴上防顆粒物口罩,隔絕與花粉、粉塵的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