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新冠病毒突然來襲,繁華的都市暫停呼吸。這場始於2019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武漢這座英雄之城帶來史無前例的傷害。那是剛進農曆新年的一個夜晚,微信上突然出現一位女子的呼救,她的媽媽因染病走了,她的爸爸危在旦夕,希望有張急救病床救命。當得知她是我昔日武漢晚報同事的女兒時,當即給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的老同事打電話,希望集團能伸出援手,然而多方努力仍沒結果,他最終還是在自己的愛人走後一週隨她而去。病毒來勢洶洶,醫療資源緊缺,整個城市泡在淚水中。但英雄的武漢人民沒有屈服,反而是擦乾眼淚,投身到慘烈的武漢保衛戰中。

武漢科技報人像千萬武漢人一樣,聞“疫”而動,積極投身到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深入一線,記錄發生在疫情風暴中心的人和事,服務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以期留下特殊歷史時期科技報人的印記。

1月23日,武漢“封城”,市民在驟然而來的災難面前憂心忡忡。當晚,武漢市科協副主席鄭華來電,商討開展一次針對疫情的專題網絡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期望達到普及科學知識、疏導民眾情緒的效果。隨即武漢市科協與武漢科技報聯合主辦的競答活動上線,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中國科協領導的充分肯定。湖北省科協和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向全省和全國科技報推介後,多個省市科技報加入進來,參與人數暴增,迄今僅武漢平臺統計,參與人次已超過300萬,這也證明了全國科技報在科普方面的影響力和主陣地作用。

戰“疫”初期,因為條件限制,報社採編人員均利用電話、微信等居家採寫稿件,後來發現戰前策劃難以執行到位,出稿效率低,經研究決定正式組建“科技戰疫突擊隊”——主要由編輯部和網絡部在漢骨幹人員組成,共13人,分為採訪、網絡發佈、後勤保障3個組,每天由兩位老總和兩名採編人員值班,到報社策劃選題,佈置採訪任務,武漢市科協副主席張若光全程參與指導甚至親自來報社參加選題策劃,更是增添了大家的信心。就這樣,本報記者或親臨現場、或全天候連線,專家的聲音、醫院的血戰、社區的故事都錄在了手機、記在了採訪本、刻在了心上,最後成了作品。

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武漢科技報的採編隊伍都比較年輕,從沒有經歷過這種歷史性事件,操作經驗稍顯不足。之所以從居家戰“疫”到輪班集中策劃,主要是想借此機會培養年輕採編人員的新聞素養和媒體融合能力,從單兵作戰到多部門聯動的協調效能,最終達到通過實戰提高整體戰鬥力的目的。事實證明,年輕的武漢科技報人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像網絡部主任徐菁的統籌能力,吳夢迪、肖凱、趙嘉瑩、張宇馳等外採記者召必來、來能戰、戰有果的大無畏精神,潘菁伶的後勤支援能力,都可圈可點。副總編輯饒建平甚至直接衝上一線,寫出一篇又一篇優秀作品。

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圍繞“一線主戰場”的醫護人員,我們進行了重點選題策劃。其中對《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發出戰“疫”倡議書》、《武漢唯一兩院院士李德仁率在漢院士為一線醫護工作者加油》、《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漢醫學會會長陳孝平院士向一線醫護髮出慰問信》等獨家操作和對武漢兒童醫院、武漢肺科醫院、陝西援鄂醫療隊、遼寧援鄂青年突擊隊等現場採訪,給讀者奉獻出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宛若史詩般的存在。如《每分鐘行走在危險的邊緣——全國首例兒童重症治癒背後》、《熒屏上的兩次約會》、《防護服上的‘豬肉燉粉條’》、《在危險的邊緣採集毒樣》、《美女護士愛66的我的戰地日記》、《一個遠赴深圳治癒者的康復日記》、《到底誰在說謊?——與一位病癒女醫生的對話》等新聞作品,充分展現了一線醫護人員仁心大愛、可歌可泣的敬業精神和風貌。

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在戰“疫”一線採訪的同時,我們圍繞“第二戰場”——社區及志願者和網格員、下沉社區的黨員幹部等進行了深度發掘。沒有他們的付出,一線醫護人員的戰鬥將失去後勤保障,一個千萬人城市的生活秩序將陷入無序。本報記者們穿街走巷、訪東問西,克服內心的恐懼,編寫出了大批頗具感染力的作品,如《武漢科協人的戰“疫”日記》、《城市守夜人的雨夜情思》、《科協書記主席送菜忙》、《分魚分肉分火鍋的“退伍軍人”》、《他不在,社區還不習慣》、《女科技館長的戰“疫”心法》、《科學防控交出滿意“鐵南答卷”》等,正因為有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有眾多不計得失的平民英雄,才迎來武漢保衛戰勝利的曙光。

武漢身陷疫情風暴中心,全國新聞精英聚焦主戰場,恰逢網絡傳播時代,如何才能發現新聞、呈現亮點?我和同事們一起探討,在把握好導向同時,不糾結於事件類追究和質疑,而是另闢蹊徑,突出自身優勢和特色,從科學抗疫和科普安民方面著手,開拓新天地。像本報用文字和視頻的方式,請專家解讀的眾多病例病情、名家說醫專欄推出的大量應急科普防疫知識等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含淚衝鋒的武漢科技報戰“疫”突擊隊


疫情肆虐,繁華的都市突然按下暫停鍵。作為老新聞人,我也在沉思在追問:為什麼會這樣?戰“疫”初期,用一片哀嚎來形容這座城市毫不為過,醫療資源緊缺,病床難求。我去過協和、去過兒童醫院、去過六醫院,看到醫護人員簡陋的防護,毫無底線的付出,無法用言語表達。值班的午夜,我懷揣值班證明和記者證,獨自一人去過全國知名的吉慶街,去過百年江漢路和中山大道,也與獨自一人在社區值守的年輕人交談。走在寂寞無人的大街,穿行在無聲無息的老漢口,我深深體會到這座英雄之城真的病了。當舉起手機拍下一個個冰冷的畫面時,我淚流滿面,甚至停下自己的腳步抽泣。

難忘3月8日那天,風雨飄搖,我在辦公室值守。凌晨2點多,我突然看到武漢中山艦博物館黨委書記兼館長何志林同志在微信上發的一首詩,題為《雨夜思》,問候自己的夫人和廣大女性。我很好奇:怎麼雨夜發情詩?視頻連線過去,才得知他在社區守夜,這已經是他第11個通宵班了。看著他孤獨的坐在社區門口,我都沒意識到應向他致敬,因為我感動得大腦一片空白。

天亮了,我撥通副總編輯饒建平同志的電話,將故事講給他聽,他立即著手採訪,當天便在本報融媒體專欄“黨旗飄飄”發出《都市守夜人的雨夜情思》,被多家網媒轉發。當主人公接到身在香港昔日戰友打來的電話時,他說這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因為每個社區的大門都有人守夜。正因為有成千上萬武漢人無私無畏的付出,生病的都市才加速了復活的步履。

在抓好戰“疫”新聞報道的同時,本報還不忘利用自身資源,多方籌措抗疫物資,如口罩、酒精、消毒器、食品等,送往醫院、社區和一線抗疫單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報旅遊公司的小姑娘張杏,無懼風險,主動下沉社區當志願者,出入登記測體溫、送菜送藥、樓棟消毒,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工作中,得到社區的高度評價。

回想這段戰疫的日子,每天陷入這座城市裡人和事的感動中,我為武漢人的勇氣、堅忍和奉獻精神自豪。在這裡,特別要感謝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和兄弟科技報社的關心和支持,許英秘書長代表學會親自發信慰問,眾多報社老總來電加油,更要感謝兄弟報社捐助的醫療防護物品和食品,讓我們享受到科技報大家庭的溫暖。為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病體康復,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但組織上卻給了我們巨大的榮譽,武漢市科協將我推薦為全市抗疫先進個人,湖北省科協將武漢科技報作為全省唯一的抗疫先進單位報送中國科協。相較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我們做的這點事真的微不足道。

我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支持,有“白衣天使”的護佑,有千萬武漢人的眾志成城,更有科學技術的保駕護航,噩夢終將離去,迎來春暖花開的時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