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唐诗兴盛的奠基人

文史 | 沈约,唐诗兴盛的奠基人

他是政治家,居南朝梁的开国功臣之首;他是史学家,写的《宋书》位列二十四史;他是文学家,学问渊博,是南朝文坛领袖。更重要的是,他精通音律,创“四声八病”之说,为“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古体诗走向格律诗的重要过渡者。他就是唐诗兴盛的奠基人——沈约。

梁朝开国功臣

沈约是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父亲沈璞在政治斗争中被杀,。13岁的沈约偷偷逃跑,后来遇上朝廷大赦,才免于流亡。沈约从小聪明好学,母亲担心他用功过度而生病,经常把油灯的油少放些,好让他早些睡觉。南朝齐时,他已名满天下,被太子萧长懋(齐武帝萧赜长子)招入府中。每次见太子,总是谈到太阳落山才出来。太子说:“和你交谈后,就忘记睡觉。”

文史 | 沈约,唐诗兴盛的奠基人

萧长懋有个弟弟叫萧子良,封为竟陵王。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萧子良担任司徒,居住在建康鸡笼山的西边,召集天下有才之士,其中以范云、萧衍、谢眺、沈约等八人最为有名,时称“竟陵八友”。

齐代寿命非常短,连头带尾才24年。第六位皇帝萧宝卷即位后,暴虐无道,妄加杀戮。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即位,是为和帝,从长江中游起兵,很快攻破建康城,萧宝卷被宦官砍死。

萧衍大权在握,也想废萧宝融自己做皇帝,但犹豫不决,再加上贪恋原来宫中的两位美女,居然把改朝换代的事抛到脑后。沈约与好友范云反复劝进,萧衍才下定决心。沈约又连夜帮助萧衍起草诏书,同时劝萧衍杀掉齐和帝以绝后患。可以说,沈约是助梁武帝萧衍成兢帝业最重要的开国功臣。

502年,梁建立后,沈约被任命尚书仆射,相当于宰相。天监二年(503年),沈约的母亲去世,武帝亲自前往凭吊,担心沈约悲伤过度,所以还派中书舍人帮沈约谢绝宾客采访。

恐惧抑郁而死

但是沈约和武帝的蜜月期并不长,沈约自负有才,不太把皇帝放在眼里;而萧衍则认为沈约到底是个文人,不是政治家的料。

沈约一次陪同梁武帝宴游,正赶上豫州献上时令贡品栗子。粱武帝一时兴起,约定两人将栗子的典故各自分条写下。揭晓答案时,沈约写下的比武帝少了三件事。出宫以后,沈约对人说:“皇帝很要面子,如果不让着他,他就会羞愧而死。”结果这话传到梁武帝耳朵里,武帝大怒,要惩治他,经其他人劝谏才作罢。

朝中有一位名叫张稷的臣子,曾经对武帝不敬,被调任外地为官,不料被反叛之人杀害,武帝心中有点不安,跟沈约提起。沈约和张稷是儿女亲家,安慰武帝说:“事情早已过去,就不必再计较。”武帝一听很刺耳,认为沈约的弦外之意是:皇上是有错的,但别放在心上。武帝大发火:“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拂袖而一去。沈约极度恐慌,竟然没注意到武帝已经走了,仍然呆坐在那里。回到家后,沈约心神不定,没有走到床边就坐下,摔倒在地,因此得病。

他在病中梦见齐和帝萧宝融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于是请来巫师,但和帝的阴魂依然不散。沈约又请来道士,向天帝上奏,说萧衍代齐称帝不是自己的主意。粱武帝派御医徐奘去给沈约看病;徐奘把这些情况全都告诉了梁武帝。武帝怒火中烧,多次派便者谴责沈约。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恐惧而死,终年73岁。

首创“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春天,沈约奉诏修撰《宋书》,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纪传七十卷。在他之前、之后,有许多人写这段历史,但全部亡佚,关于刘宋一代的史书,完整的只有沈约这部。

创立“永明体”更让沈约留名千古。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文人们钻研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沈约将声律引入到诗歌创作中,核心是“四声八病”说。“四声”是按照汉字读音四个声调的特点,定下平仄声,在诗歌写作中有意识地将“平仄”交错使用,使全诗有抑扬顿挫之美;“八病”则是列出作诗时力求不犯的八种毛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病”具体为何,说法不一)。此外,诗的篇幅缩短,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大量出现;追求优美通俗,写景和抒情有机融为一体。

在此之前,诗赋创作也讲声韵,但多与音乐有关;此后,诗赋逐步脱离乐府而独立发展,即“诗”和“歌”分离。古体诗渐渐衰落,永明体渐渐兴起,为格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因为沈约等人的开创之功,才有了以后唐诗的繁荣。

《夜夜曲》是沈约的代表作之一。

河汉纵旦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开头两句写思妇长夜不眠,观看天空景象,借银河和北斗方位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三四旬写银河与北斗都是在无情地空自流转,不知她心中在想念一个人。五六甸由夜空转入闺房。一盏孤灯,半明不灭,象征着思妇的情怀。她孤独难耐,、于是不管天寒地冻,踏机织布。七八句写她情不自禁地哭了,但无人可诉说,听到鸡叫的声音,发出长长的叹息。此诗既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又讲究声律、对偶,体现了永明体的艺术风格。

沈约晚年,多次上书请求辞官,但皇帝不同意。于是他在给好友徐勉的书信中说:“我每过一段时间,腰带就要缩紧几个孔,用手握胳膊,臂围每个月要瘦半分。按这样推算,怎能支撑得很久呢?”由此有了“沈约瘦腰”的典故南唐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明代诗人夏完淳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的诗旬,其中沈腰、沈郎都用的此典。

“沈腰”原来是指沈约心情抑郁,与爱情并没有关系,后来却有人以这个典故表达思念之情。元代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你为我病恹恹搀过这裙儿带,我为你,沈腰宽减尽了形骸。”

也许正由于此典的寓意变了,“沈约瘦腰”和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敞画盾被合称为古代四大风流韵事。其他三个典故都有秀恩爱的意思,只有沈约茕茕孑立,是个“单身狗”,看着他们在大把“撒狗粮”,泉下如有知,估计会更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