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看似稳当的接应位置,实则暗流涌动!你赞同吗?

迟到的好评


中国女排,最波澜不惊的就是接应位置,哪里来的暗流?

集训队只有两名接应位置球员,其它位置都有后备人员参与奥运名额竞争,只有接应位置,没有竞争,也没有有竞争力的新人出现。

龚翔宇是全面性接应,保障能力出色,但她的进攻也多数是强攻,在欧美高拦网前,成功率不太高。应该练习一些跑动进攻,与副攻配合打一些战术球,可以提高进攻成功率。

曾春蕾目前基本上只剩下一传和防守功力还在,进攻可以说惨不忍睹。苦于没有更好的新人涌现,还不得不作为替补出现在国家队。

好在主攻线实力很强,张常宁必要时可以客串接应。接应位置的人才匮乏,到不至于影响大局。

从联赛数据看,国家队一传保障能力比较强的球员是:王梦洁、龚翔宇、曾春蕾、李盈莹、张常宁、朱婷。估计王梦洁6轮一传,龚翔宇(曾春蕾)5轮一传,张常宁(李盈莹)4轮一传,朱婷3轮一传。



年青的心1961


目前,中国女排最不稳固的位置就是接应。龚翔宇、曾春蕾风格类似,都是以一传保障为主,不属于强力接应。2018世锦赛就是因为2号位,龚翔宇面对单人拦网不下球,导致中国队功亏一篑。接应位置进攻能力的坍塌,一直是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龚翔宇进攻能力已达极限,曾春蕾老迈只能靠经验,接应荒成定局

虽然世锦赛曾因2号位进攻能力的孱弱,让朱婷一个人累瘫。但郎平也在赛后接受采访说:“龚翔宇目前已经是国内接应位置最好的人选。”从这句话里一个是出于对龚的肯定,另一个也反映出国内接应人才荒,无人可用的窘境。巅峰时期的曾春蕾进攻强于现在的龚翔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影响,曾的弹跳几乎已失去,力量也大不如前,大多以抹、吊、拍为主,只在一传保障方面起到替换作用。像杜清清等年轻球员,国内联赛中下球都比较困难,经验和基本功欠缺太多,根本不可能让中国女排拿来所用。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你怎么样去突破、去提高,它都有一个限度。龚翔宇一传、防守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她的进攻能力限于自身力量和进攻高度已经达到她的极限。虽然总决赛对阵意大利发挥出了高水平,但奥运资格赛与德国、捷克等二流球队交手,龚翔宇的进攻又再次回到刚进国家队时的水平。即使她进攻再孱弱不堪,全勤战士龚翔宇一旦受伤的话,中国队接应位置将陷入无人可用。

李盈莹逐渐成熟,张常宁或由主攻转向接应

由于惠若琪的退役,朱婷的对角成为空缺。张常宁一直在主攻、接应位置游走不定。里约奥运会张常宁在接应位置打出人生巅峰,她的拦网和2号位直线进攻威力巨大。里约之后,张常宁受伤病困扰以及连续2年缺席国家队集训,技术水平有大幅下滑。但即使这样她在2号位的拦网高度仍优于龚翔宇。在李盈莹一传、拦网、防守等环节全面提升的情况下,足以撑起朱婷的对角,曾春蕾退役之后,张常宁将逐渐由主攻转向接应,甚至成为首发接应。

张与龚相比,一传保障相差不多,但就进攻来说,张常宁的力量还是要比龚翔宇强出不少。张常宁改打接应是迟早的事,因为无人可用,龚翔宇各方面已达极限,有朱婷、李盈莹、张常宁三门大炮同时在场的话,中国队2号位进攻力坍塌的问题,或许才能有所缓解吧。大家支持张常宁改打接应,李盈莹作为朱婷对角首发,龚翔宇替补张常宁吗?


骑马寺的少年


哪有什么暗流汹涌啊?接应位置都要无人可用了,人荒!除了龚翔宇就是曾春蕾,还有个杜清清?一问年龄还比龚翔宇大一岁,真的是转不开了,龚翔宇大赛小赛都要参加,劳模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中国女排接应球员一直不错

回看中国队近年来的接应,黄金一代的周苏红,一传较好,多以二三号位战术球见长。上一个奥运周期的杨方旭、老将曾春蕾也都依然参与接一传,杨方旭以背平见长,曾春蕾二号位进攻力较前者有所提高。现在的主力接应龚翔宇,有一传任务,在进攻能力方面一直寻找突破,进步虽然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不少进步空间。

郎平希望能够培养出强力接应

从一代一代中国女排接应位置上的新老交替可以看出,郎导也有意向欧洲强力接应方向转变。对于现在的主力接应龚翔宇,郎导也是着重训练她的进攻。我从扣球力量、挥臂速度上看出小宇也有很大提高。反观欧洲队伍接应强,主攻弱,而我们国家两个主攻位置进攻力较强,所以从现阶段来看我们接应保障的任务还是要重一些。

目前接应位置上无人可用

对于郎平指导来说,现在龚翔宇连续两年没有休息,大赛小赛都参加,可以说是接应位置人员青黄不接的体现,龚翔宇一个人不可能参加所有比赛,无论是杜清清,还是陈佩妍,或者是吴晗还有杨艺,都要尽可能的成长起来,希望龚翔宇不再成为劳模!

欢迎关注小苏侃球!与您分享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新闻与资讯!如果您觉得小苏侃球说的有几分道理,就请关注我吧!

小苏侃球


这就是纯粹的裤裆里面拉二胡——扯蛋!目前接应位置除了龚翔宇就没有人啦!目前为止唯一能接班的一个,仅从身体素质来看,还是2004的小队员!其他的各队都被拉过来练过了!结果,全国球迷都看到了!还“暗潮涌动”?恐怕是某些球迷为了自己的人选而“心潮涌动”吧?这个位置,真的目前没有人能当替补!


光线来了


首先给出我的意见,我不赞同,至于道理么,请听我慢慢述说。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中国女排在接应位置上,试验了很多的人,你比如刘晏含、郑益昕等球员,但是通过临场的发挥来看,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现在实际上,我们真正的接应球员有三名,正牌接应龚翔宇、替补老将曾春蕾、以及必要时可以客串2号位的张常宁。

说实话,所谓的暗流涌动是指什么?我不是很理解题主的意思,是接应位置上还有变数,还是有什么其他的不确定的因素?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中国女排的阵容里,接应位置上的选择余地,并不大。大家可以仔细想想,这些年郎导每次集训,总是大规模的选拔、筛选,但是到最后还是这几位球员所主打。以前说的一些有潜力的新星,大多数都是如流星一样,昙花一现。没了下文。

我们中国女排战术体系中的接应,其实更多还是偏防守型的居多,无论是龚翔宇还是曾春蕾,她们在比赛中,承担的任务主要还是以保障为主的。因为我们主要的攻击点就是在主攻这侧的4号位,那么接应更多的还是在进攻上属于锦上添花类型的。可能这也是跟欧美主打接应位置,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最后再一次重申我的个人观点,郎导在接应位置上的取舍或者说变化,应该不是很大。要调整应该是在其他位置上。目前来看,龚翔宇和曾春蕾的正印接应组合,被取代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散兵有勇


要问中国女排现在最薄弱的环节是哪个?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是接应位置。为什么?接应位置缺人啊!一个产生不了好球员的位置,还暗流涌动,怎么可能了。

中国女排现在拿得出手的接应就只有龚翔宇。其他如曾春蕾,曾经实力不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影响,实力大不如前。但就是这样,依然能够进入国家队一队名单。至于杜清清、郑益昕、刘晏含都曾经作为接应人才培养,效果都不理想。中国女排甚至排过全员接应阵。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中国接应缺人啊!

别看龚翔宇现在坐稳了主力接应位置,能力并不令人满意。球风偏软,发挥不稳定,与欧美强队的强力接应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看看艾格努、博斯科维奇在球队的作用就知道了,龚翔宇达不到她们的高度。至于其他队员,更比不上,差距更大。


所以,我倒是希望中国女排的接应位置能够做到暗流涌动,可惜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龚翔宇现在都是劳模了,各种比赛都缺不了她。这绝对不是好现象!


湘楚风云


中国女排的高度

  1. 中国女排成绩定位,如果只是要求一个好成绩,这个观点就不会存在,如果想要东京奥运会登最高领奖台,接应位置实则不平静,这是一个实实在在要解决的问题。
  2. 亚锦赛名单一出,接应位置是奥运冠军龚翔宇和山东小将杜清清,很显然教练组,有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女排的接应位置,要尽快强大起来,时间非常紧急。
  3. 从里约奥运会这个位置惨烈的竞争,到如今三年过去了,依然没有重大改变。主力与替补能够共同扛起这支大旗吗?教练组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考察、强化训练、突击加强仍在继续。

背水一战,绝不允许退缩

  1. 今年中国女排首秀,虽然主力队员在世联赛第一阶段几乎所向无敌,从往日的苦主意大利女排身上也找回了颜面,但是从比赛过程中发现就有结构性问题,右翼偏弱,这是个致命的问题。排球讲究攻守平衡,同时攻击力方面讲究左右均衡。
  2. 中国女排主力接应龚翔宇和老将曾春蕾共同支撑的2号位,跟朱婷队长带领主攻负责的4号位攻击力是差距明显。从里约奥运会至今三年过去了,奥运冠军龚翔宇,不可谓不努力,从年头到年尾马不停蹄的训练,马不停蹄的参赛,从未落下一场。如今一个无足轻重的亚锦赛,所有主力队员都在休息、训练、恢复。而她还要去提升、突破技术瓶颈。
我们只有祝福她早日成功,让中国女排早日左右平衡。届时中国女排实力又会上升一个层面。

同意观点请关注


迟到的好评



中国女排接应位置相比其他位置确实要弱一些,但是我们发现郎导并没有发急迹象,今年各位置在遴选队员,像主攻、副攻、二传、自由人都有至少多一人的配置,但是接应位置开始大名单只选择了龚翔宇、曾春蕾、杜清清。其中杜清清很快被退回省队,只是有比赛临时招募来打一打替补,似有充数之嫌,而曾春蕾随着年龄和伤病问题,她的弹跳和力量都有明显下降,现在只能说用技巧和经验得分,所以可堪大用的接应也就龚翔宇一人。



今年龚翔宇从排超联赛结束后,弛援天津打了亚俱杯,之后世联赛连续四站比赛,到了总决赛主力都休战了,只有她继续带领中国女排去打总决赛,可以说从省队到国家队全程无休,堪称中国女排的劳模,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叫咱们接应缺人呢?很多球迷抨击接应位置郎平不培养新人,关键是无人可用啊,今年从小将毛钧怡到郑益昕再到刘晏含,都尝试改到接应位置,但是效果不理想,最后都不了了之。


里约奥运会郎平在接应位置选择了杨方旭和龚翔宇,龚翔宇太嫩,杨方旭有伤,所以很多人担心该位置太过冒险,之后奥运会龚翔宇受制比赛压力,难有稳定发挥,杨方旭伤病复发,所以在关键的八进四淘汰赛上,郎平把张常宁推到接应位置,却收到很好效果,事后张常宁说在备战中她也练过接应位置。之后半决赛对荷兰龚翔宇出色发挥,决赛杨方旭保障,国家队也通过三位接应轮换来相互弥补撑起右翼。

所以我觉得郎导在这个周期,绝对不会把宝压在龚翔宇和曾春蕾身上,像张常宁、郑益昕这两人很可能也会在接应位置磨练,尤其张常宁,在世联赛期间,她就在接应位置打过,而朱婷和李盈莹搭档主攻线,这被球迷称为中国女排最强火力组合。现在随着小将李盈莹崛起,刘晏含状态回暖,主攻组人员并不短缺,也为张常宁在打接应位置多了一份可能,张常宁可以在主攻和接应两个位置切换,就会让我们的战术组合多一种选择。从去年伤病后,有部分球迷对张常宁能力提出质疑,但是奥运资格赛最后一场我们看到了张常宁满血归来。另外郑益昕虽然调整攻不强,但战术快攻和一传还是可圈可点,她如果替补出场也并非不可能。再就是国家队刻意培养主攻接应二四号位不换位打法,来磨练队员在二四号位都能打的能力,这也为主攻客串接应埋下伏笔。


接应位置肯定有我们没看到的戏,郎导也肯定不会过多暴露她的战术意图,作为球迷在这猜测一下,各位觉得可能性有多大?


排球那些事


即将开赛的女排亚锦赛上龚翔宇应不应该参赛的消息成为球迷争议的焦点。世界杯开赛在即,各级国家队打满全场,全勤王需要休息,新球需要适应的过程。韩国女排全主力参赛,中国女排上一届仅获第四,收复失地,夺亚锦赛第14冠是球迷的期望,龚翔宇不参赛,中国女排接应位置无人可用。龚翔宇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女排在接应位置上的青黄不接。


接应位置在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进攻端二号位右翼的发挥分担着四号位进攻的重担,二号位哑火会导致四强位的强攻会遭到对手的重点拦网。接应球员与两大主攻和自由人撑起了中国队的一传体系,还肩负着中国队后排防守的重任。此外拦网和发球环节的发挥也影响中国队的整体发挥。

龚翔宇凭借稳定的一传、顽强的防守、颇有威胁的发球、灵光一现的拦网锁定了中国队的主力接应位置,唯一被球迷所质疑的是进攻端的起伏不定,尤其是对阵强队时习惯性的哑火。艾格努强力接应横行的当下,中国球迷一直呼吁寻找属于自己的“艾格努”,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小宇宙的珍贵!综合能力上龚翔宇高出艾格努一筹,龚翔宇在队内的作用是数据无法体现出来的。

里约奥运会周期龚翔宇、杨方旭、曾春蕾三接应交相呼应,杨方旭因伤退役,曾春蕾不服当年,杜清清实力偏弱,龚翔宇一人肩负起中国女排接应位置的重担,勤勤恳恳,在一、二队来回穿梭。进攻端的偶尔起伏,不仅与自身状态有关,也与二传的发挥息息相关。综合能力最为突出的龚翔宇却被球迷认定为中国女排最薄弱的一环,这样的结果也让网友们始料不及。

当然龚翔宇连续参赛,状态总会有所起伏,状态出现波动时为龚翔宇寻找一个合适的替补成为中国女排的头等大事。但目前的杜清清的能力还达不到小宇的高度,曾春蕾一传稳健,但进攻实力不足。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中国女排接应位置上人员不会产生变动,基本由龚翔宇和曾春蕾支撑。但战术上会做出一定的调整。首先龚翔宇会从自身上挖潜力,提高进攻的稳定性和与二传的默契度。



此外中国队也采用了全员接应的策略,反轮不换位来减轻龚翔宇的压力。当然关键时刻中国女排也有自己的备案,同类型的张常宁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与土耳其的关键一役中,进攻端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但张常宁在主攻位置上的不可或缺,需要李盈莹能快速成长,肩负起朱婷对角!

有郎平战术大师的运筹帷幄,中国女排已经为东京奥运会做好了各种预案,接应位置并不没有所谓的暗潮涌动。


樱木花道615


中国女排看似非常稳当的接应位置,实则暗流涌动,随时都有可能更迭。

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接应位置有曾春蕾、杨芳旭和龚翔宇三人竞争,当时确实有点激烈,只是最后由于曾春蕾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奥运出征前夕被拿下。怎奈比赛过程中,杨方旭又再次受伤,到了里约奥运会结束,中国队实际上就只剩下龚翔宇一名接应。

进入东京奥运周期,龚翔宇开启劳模模式,中国女排的大大小小比赛都离不开她,龚翔宇也基本用一己之力承担着中国女排的接应重担。这期间,中国女排也考察过多名接应新秀,但基本上都没能培养出来。

如今到了东京奥运周期的关键时刻,世界杯马上就要开打,中国女排的接应仍然是由龚翔宇主打,老将曾春蕾担任替补。龚翔宇的进攻和一传防守相对均衡,技术比较全面,担任首发没有问题。一旦发挥不好,由老将曾春蕾顶上。

总的来说,这一老一少担任接应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基本上也能够让接应位置稳定下来,但是,在这平静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曾春蕾由于年龄和伤病的影响,进攻下滑,一传防守倒是不错,替补的话,也只能在后排起到大的作用,进攻方面有点吃力。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郎导也是想尽办法,本赛季让主攻刘晏含和副攻郑益昕改打接应,就是想有所突破。瑞士赛做了试验,郑益昕表现中规中矩,刘晏含则表现不够适应,世联赛香港站对阵意大利时,除了两位正牌接应,郎导不得已还派出了张常宁和刘晓彤轮番担任接应。江门站对阵土耳其时,朱婷也曾经出现在接应位置。

中国女排全民接应的打法,对偏弱的接应位置是个补充,而如果哪位队员能够在接应位置上冲出来,对中国女排就是个大利好,或者说,接应位置看似竞争人才不多,实则边攻手都是潜在人选。

中国女排目前接应位置只有两人,看似平静,实则主攻都能客串,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