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胃癌發病風險!哪些人群適合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因為大量研究顯示,感染者得胃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長期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導致慢性胃炎,從而刺激細胞變異和生長。長此以往,就會增加患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是否能降低一級親屬中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胃癌的風險尚不清楚。


2020年2月,新英格蘭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證明有胃癌家族史,且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如果根治感染,得胃癌的風險最高能下降73%


這項研究對中國人非常重要,因為中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口占世界20%,但胃癌的發病數佔44%,死亡數佔50%!


臨床數據


在一項單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研究人員篩選了3100名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隨機分配1838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接受根除治療【蘭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黴素(500 mg),每天兩次,連續7天)或安慰劑治療。


中位隨訪時間為9.2年,共有1676名患者可分析結果(治療組832名,安慰劑組844名)。試驗結果表明,治療組有10名參與者(1.2%)發生胃癌,安慰劑組有23名參與者(2.7%)發生胃癌。


降低胃癌發病風險!哪些人群適合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


但是後續檢查發現,藥物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有效率並未達到100%。在接受了治療,但依然得胃癌的10個人中,有5人並沒有根治成功!他們依然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降低胃癌發病風險!哪些人群適合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


因此,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受試者中,有0.8%(608人中有5人)發生了胃癌,而在有持續性感染的受試者中,有2.9%(979人中有28人)發生了胃癌。按照這個來計算,成功根治幽門螺旋桿菌以後,這類人群的胃癌風險降低了7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較輕,且治療組比安慰劑組更易出現不良反應(53.0% VS 19.1%)。雖然使用抗生素治療會帶來一些短期副作用,但這次試驗沒有發現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會帶來額外的致命風險。因此,對於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根除治療是顯著的利大於弊


小結


在一級親屬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中,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降低了胃癌的風險。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級致癌物,但是否每個感染者都需要殺滅細菌,依然有一定爭議。尤其對於沒有症狀的普通人群,有專家會推薦不著急根除,觀察為主,及時篩查。對於胃癌高危人群(有胃癌家族史、患消化性潰瘍、有慢性胃炎、得過胃部相關腫瘤等),幾乎所有官方組織都推薦根除,因為利大於弊!


本項研究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確診的33名患者中,沒有一例患者因胃癌去世,包括未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的患者。這一結果很大一部分歸功於胃鏡檢查。本項研究要求所有患者每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因此,所有胃癌患者發現時均為早期。這也再次證明,對於胃癌高危人群而言,除了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定期做胃鏡篩查也是很有價值,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