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縣】貧困村裡喜事多 ——新絳縣駐橫橋鎮支北莊工作隊扶貧紀實

【新絳縣】貧困村裡喜事多 ——新絳縣駐橫橋鎮支北莊工作隊扶貧紀實

【新絳縣】貧困村裡喜事多 ——新絳縣駐橫橋鎮支北莊工作隊扶貧紀實

▲近日,支北莊村貧困戶在大棚裡種植西紅柿。賈體錦 攝


峨嵋嶺上的山西新絳縣橫橋鎮支北莊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156戶736人中,貧困戶就有50戶。

2017年7月,由縣農經中心派來的駐村第一書記邢崗,和縣農業農村局的3名隊員組成的駐村扶貧工作隊,沿著蜿蜒崎嶇的村道來這裡報到。

“他們來了以後,引進了中藥材種植,興建了大棚,打了深井,爭取了光伏發電,修了排汙渠,建了文化活動場所,村裡喜事一宗連著一宗。

”提起這些年的變化,村民們個個讚不絕口。


316米的深井 圓了村民吃水夢

多年以來,支北莊村村民吃水都是從幾公里遠的曲村、史家莊拉水。村民們開著蹦蹦車、駕著牲畜拉水的情景,是全村人記憶中抹不去的畫面,也成了該村貧困的象徵。

早些年,支北莊村打過10多口井,無論怎麼打,最終結果都是沒有水的“黑窟窿”。

漸漸地,村裡再沒人提打井的事兒了。

“要脫貧、先找水”。對此,邢崗和其他隊員請來了運城、臨汾水利部門的測繪隊,以及省土地部門第二探測院的專業人員,經過科學測繪和論證,專業人員認定支北莊村肯定有地下水,只不過是深層水。

探測的結果,更堅定了工作隊打井的信心。沒有啟動資金,邢崗從自己家裡拿來了6萬元。但村民聽說要打井,紛紛搖頭。有些村民勸邢崗,不要打井了,支北莊人祖祖輩輩就沒吃自來水的命,如果井打不成,你個人的錢打了水漂不算,今後的工作更難開展了。邢崗笑著說:“我們工作隊就是改變支北莊人貧窮的命運來了。”

2018年10月,支北莊村的打井工作正式啟動,然而過程卻並不順利。打到240米深的時候,依然沒有出水,村民們一臉失望。到280米時,終於出水了,但水量卻非常少,一些村民們就開始傳風涼話了。打井隊的技術員問邢崗:“目前已經到了岩石層,再打下去也不敢保證有水,你們決定是否要繼續。”

村裡連夜開會。正當大家爭執不下時,邢崗說道:“已經打了這麼深了,不能半途而廢,鉚住打,責任由我們工作隊來擔!”終於,在打到300米時,水量漸漸大起來,再往下16米時,水一下子冒了出來。一個井,整整打了316米,打破了方圓一帶幾十個村的最深記錄。

出水了!全村的村民沸騰了。大家紛紛湧到井臺,各自拿來炮仗,小小的井臺幾乎成了鞭炮的海洋。“感謝扶貧工作隊,讓支北莊有了第一眼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感謝工作隊……”村民們高興地說。

2018年12月,經過3個月的努力,配套設施完成,打井工作全面竣工。據保守測算,該井的出水量達到每小時30立方以上。

“打井之後,不光村民喝上了自來水,全村的水澆地也增加了。”邢崗說。


340畝中藥材 成了村裡的主導產業

支北莊貧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主導產業。

支北莊村1400畝耕地,有許多是旱地和溝地,遇上了乾旱年景,常常是種一葫蘆打一瓢。前些年村民們栽種幾百畝核桃樹,核桃市場好的時候,每公斤能賣30塊錢。但從2017年開始,核桃價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每公斤不到6元,投入一千隻能收回八百,村民紛紛砍掉了核桃樹。

如何調整村裡的產業結構,使村民儘快致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軼群建議說:“一溝之隔的陽王鎮發展中藥材種植,農民賺了個盆滿缽盈。支北莊和他們自然條件接近,發展中藥材種植肯定能行。”

在楊軼群的指導下,駐村工作隊開始對支北莊的地形、氣候等進行多方考察調研,通過和村委會商議,拿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那就是種植中藥材。

2018年6月,楊軼群聯繫上了市果業中心,免費為50戶貧困戶提供每戶12斤的黃芪種子,一戶可種植2畝地,50戶可種植100畝地。

由於沒有接觸過中藥材種植,貧困戶遲遲不願行動。在楊軼群的鼓勵下,村幹部任紅霞帶頭種植黃芪11畝,收入了8萬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到村幹部都種了,而且效益那麼好,貧困戶們紛紛放下顧慮,著手中藥材種植。

為了解決技術問題,工作隊又聯繫了相關專家,舉辦中藥材種植技術講座,並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指導大家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支北莊村中藥材產業已經發展到340畝,平均每畝可收入6000多元,形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全村每年增收近200萬元。


3個超大棚 實現村集體經濟新突破

“西紅柿苗兒不能埋得太深,最多一公分,周圍的土要填實。”

“覆膜的時候,儘量將膜拉緊,貼著壟面。”

陽春三月,一派春的氣息。支北莊村新建的超級大棚裡,工作隊和村民們正忙著給西紅柿苗兒澆水、覆膜,閒不下來的新絳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也是該村的工作隊員李新民,不忘叮囑好其他工作。

2019年,工作隊為支北莊爭取回了中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65萬元。

“這些資金給村裡注入了活水,支北莊的發展充滿了希望。”工作隊隊長史海民高興地說。

現在,支北莊利用扶持資金流轉土地20畝,建了3座超大型油桃日光溫室大棚,平均每個大棚佔地3畝多。峨嵋嶺上第一次有了日光溫室大棚,吸引了許多村民的目光。

由於油桃種植的特殊性,前兩年不能進棚,工作隊成員便把油桃苗栽在室外培育。為了不讓這些優質的大棚設施閒置,經過一番思量,他們決定先期種植經濟效益好、收益快的西紅柿。

李新民給村民算了一筆賬:“每個大棚可以種植7500株西紅柿苗,3個大棚能種植22500株,每年至少可以為村集體帶來8萬元的收入。以後油桃進棚了,收入還會翻番。”

大棚種植不僅實現了支北莊村集體收入的增長,還吸納了8個貧困戶和1個低保戶成員就業,每人每年可以收入不少於7000元。

“接下來再建兩個蔬菜暖棚,完成50畝村集體土地流轉,建成支北莊村種植小區,鞏固脫貧成果。”邢崗對這個貧困村的脫貧致富路信心滿滿,他在心裡勾畫著支北莊村未來發展的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