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線上消費替代線下消費趨勢明顯 疫情加速日常生活類消費線上化

驅動中國2020年3月16日消息 今年3月15日是第38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3月15日,中消協發佈《“凝聚你我力量”中消協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以下簡稱“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在消費行為特徵方面,線上消費替代線下消費趨勢明顯,58.2%的受訪者在2019年線上消費比例在50%以上;近六成受訪者線上消費超線下消費,與上一年相比,70.6%的受訪者線上消費比例有所提升。

中消协:线上消费替代线下消费趋势明显 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

調查結果還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日常生活類消費線上化。受疫情影響,很多消費者選擇通過網絡購買日用品、生鮮食品和防疫產品,隨之而來的是涉疫投訴問題的不斷增多。

根據調查結果,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180972件。其中,按投訴性質分:涉及價格問題81581件,佔比45.08%,合同35260件,佔比19.48%,質量問題21136件,佔比11.68%,售後服務問題10521件,佔5.81%,假冒問題6412件,佔比3.54%。

按商品和服務類別分:涉及口罩類投訴79368件,佔比43.86%;蔬菜糧油類投訴15039件,佔比8.31%;餐飲服務類投訴13829件,佔比7.64%;網絡購物類投訴10139件,佔比5.60%;出行服務類投訴9067件,佔比5.01%。

此外,根據報告顯示,部分經營者趁“疫”漲價、牟取暴利。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糧油等民生消費品價格類投訴成為熱點。

為此,中消協呼籲有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完善涉疫情退改政策,繼續加強對不法經營者的查處力度。各行業經營者要加強自律,切實承擔保護消費者責任。同時,中消協還呼籲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依法維權。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於防疫產品和生活必需品,要按需購置,不搶購、不囤積;對於微信圈不明二維碼、預付卡高折扣讓利等問題,要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