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前言

这很可能就是我不以作家身份扮演任何公众角色的原因,因为我无法让自己那样做,除非把自己当成一个骗子。 —《逃离》艾丽思•门罗

读一本,品着书中的故事,有的人会愤慨;有的会伤心落泪;有的会引发思考…读什么书,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而恰这些情绪都能说明书的故事、书中的人物,能够轻易的感染读者,这不仅仅是靠作家的文笔跟见识所就能够轻易的引起读者共鸣,相反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才会读起那么真实。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极花是小说中村子里的一种植物,也就是冬虫夏草,它在冬天是小虫子,睡眠而死,到夏天它变成草和花,极花跟它有点儿像,但又不是,村子里的人用极花仿冒冬虫夏草去卖,以此来应付生活的,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极花,仅用极花贯穿前文,把极花也是美好的象征,但这些都只是背景,主要是写一个人—蝴蝶,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极花》作者贾平凹,他因这个作品获奖发言时,他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一直没给任何人说过……但这件事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里,每每一想起来,就觉得那刀子还在往深处刻。我始终不知道我那个老乡的女儿回去的村子是个什么地方。10年了,她又是怎么个活着?”

一种好的小说能拯救世界?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希望(奇怪的事确实会发生),但回答几乎肯定是不,它不能,尽管如此,它却很有希望拯救你的灵魂。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极花》讲诉的是女大学生蝴蝶被拐卖到乡下。在拐卖到村子里,女的不多,有的都是从城里拐来的,因为村子穷,女的都往外跑,而蝴蝶很不幸,大学就就被拐卖了,然后她还被迫怀了孕,生了孩子,渐渐的过上了新的生活。她的从开始的反抗到习惯,但好景不长她被解救了。可是令人窒息的是她自己又跑回被拐卖的地方。《极花》一书故事真实且文笔朴实,就因此故事更引人入胜、深思。

01矛盾的命运,后来才发现蝴蝶的命运就是一个圈

矛盾一:被拐卖人蝴蝶,学历女大学生,不得不说那个时代大学生已经算得上是比较让人提起而欣慰的词,可就这层身份下,她被拐卖了。

矛盾二:在被拐卖的村子里,她瞧不起那里面跟她相同遭遇的女性。因为她们不反抗,就打算这样到老死,可是后来她也成了像她们的妇女。

矛盾三:城村差距大,蝴蝶本就是农村人,因为心里面高傲的向往到城里打工,被骗了才至于拐卖到乡下,可是后来她喜欢上了农村,喜欢上了极花。

矛盾四:她为村里的被拐来的女孩在意外中失去的丈夫而触动真情流泪,可是她被解救后家人却嫌弃她,想要撇开她。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其实,我认为这样的事压根就不真实,可实则就是真真实实地存在。让我想起有人这样评论:“《今日说法》以前播过的《越南新娘》——被拐卖进穷山僻壤的越南新娘。被解救以后,有的走了,有的留下了。”

人的命运啊,仿佛就是一个圈,兜兜转转还在原点。蝴蝶的命运很凄惨,被人拐卖,其中有反抗,不止于行动的还有精神上的,但最终都是无济于事,读起让人心生怜惜之情。

02黑亮那一堆人眼里,女人不过传宗接代而已,然而事实并不是

蝴蝶知道自己被拐卖时,她已经在了男方黑亮的家里。她一路上都是蒙着眼睛,当掀开布看到光时,十几双眼睛亮堂堂看着她,口里还夹杂着恶心的话语。她看着四周的环境,听着一堆人讨论着张罗处置自己。她慌了,她不甘,才到城里没几天,怎沦落到如此地步,被人像畜牲一样拴着,无法动弹,她喊着,骂着这一群东西。后来嘴被堵住了,她开始绝食。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看到这篇细节时,我很难过。那活生生的人啊,沦落于此,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落差,另一面承受着被伤害的恐惧。更何况在黑亮那一堆人眼里,女性就是传宗接代的,而且有了孩子就不怕拴不住娘

其实黑亮是不似村里面的的其他男子,他想要待蝴蝶好。可是在村子里的人教唆之下,黑亮喝了一些小酒,吃上了血葱(让男性兴奋的当地产品),他准备把蝴蝶强了。奈何蝴蝶奋死反抗,然后一堆人按着蝴蝶,让黑亮把蝴蝶强了。自那一夜之后,蝴蝶就怀孕了。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女性是值得人尊重的,人人平等的时代,为男方抚育子女并不是份内的责任,相反如果有了孩子是想建一个家庭,因为爱。

03都说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那不好的呢?

上文提到蝴蝶反抗,可是当肚子的有了生命,她的身份是一个母亲,她想过打掉,可最后没成功,还被黑亮发现了,但黑亮并没有责怪她,反之对她很好。慢慢地,人心是可以捂热的,当黑亮从床下到床上睡,再接着,把两个中间的那个隔离的木头拿开,最后到彼此的身心融合。她习惯了母亲这一身份,习惯了黑亮的妻子。人的习惯真的很恐怖,一旦习惯了,再从那个环境走出来,很难,就像人需要空气,鱼需要水,缺了致命一样。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蝴蝶最后被警察所解救,回到了之前生活的地方,可是她的到来引发了很多人的口舌,都说流言蜚语能毁掉一个人,这话一点也不赖。她被人指指点点,被家人嫌弃,被邻居指手画脚,把她被拐这一伤疤夸大化。她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并且她也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加上她想念自己的孩子,她想念黑亮,后来她又逃回那个穷地方,那个破旧不堪的家,继续麻木生活。

就如梅茵所言:“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天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终极无奈弄断它。”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同时也毁掉一个人。

结语

往往读着的书就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或者是某一环境下的折影。你没经历并不代表这世上没有,书带给我们往往都是震撼。就像《极花》中的蝴蝶,被解救后谁能料到她还会回到之前那个地方,更何况是解救后家人的相待之道还不如买她的黑亮待她那番真心。

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在感慨蝴蝶的可怜身世时,但她又碰巧遇见黑亮的真心老实待她;在感慨蝴蝶不能在自己的城市打拼,但她在村里活得风生水起。每个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又截然不同,这其中有惊讶有共鸣之类的感情,都是因为这命运,谁也说不准。

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贾平凹《极花》

《极花》被拐卖的女大学生,解救后又回到原点,在命运的圈里兜转

初读《极花》时,在我的高中时代,很惋惜蝴蝶的命运,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并没有压死她 她遇见了黑亮,真心待她,还有了家庭,黑亮也听她的,被拐卖到适应拐卖,是一个反转,也让人深思。后来又读过贾平凹的《浮躁》,笔锋都是朴实浅显,但其中不乏让人深思。遇见的事可能不及你读过的书多,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的故事,再加上你自己的故事,就是数不胜数。

看着别人的故事,感慨着别人的经历,这突然觉得蝴蝶的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期。可是这命运观又和自然派的命运论有些不同,这命运观里很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