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漫長的寒假,宅在家裡,除了追劇還是追劇。孫娘娘的演技是嘎嘎滴,每拍一部火一部啊,話說娘娘選劇的眼光也是真的好,每一部都那麼“穩準狠”接地氣,扎心!就這部安家來說,雖說賣的是房子,按房似錦的話來說,實則賣的是一個個溫暖的家。而每一個家庭裡,所呈現出來的各種親子關係,育兒經驗,才是每一個家的故事裡最精彩的部分。

重男輕女&奇葩吸血鬼家庭——房四井家庭


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在這部劇裡,看了最讓人生氣的就是房似錦的親生母親潘貴雨,這個極度自私狹隘又重男輕女的中國農村典型的農村婦女寫照。

房似錦是她的第四個女兒,盼生兒子急切,看到是女兒,剛出生做母親的就自己抱著往井裡扔,所以有了“四井”名字的由來。看到這裡大家原本對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見怪不怪,但是電視劇後來一系列劇情,對這個潘貴雨看得大家咬牙切齒。

房似錦考上重點大學,做母親的把錄取通知書撕碎,房似錦在大學食堂裡邊打工,邊旁聽,沒有大學畢業證自學完成大學學業。在外打工的房似錦很努力,錢掙到不少,全部被這個吸血鬼母親搜刮回去補貼給弟弟結婚,買房。只要女兒不給錢,就來單位鬧事,害的女兒差點丟掉工作。以爺爺生病為幌子,欺騙女兒,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而房似錦這樣的性格也正是因為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很現實,很難讓人走近。外表堅強而內心敏感脆弱,在徐姑姑表白時,也不敢輕易接受。

性格是環境的產物,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父母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一個孩子從懵懂無知到擁有成熟的思維的成年人,環境對他的影響太大了。而環境其實是靠父母創設出來的。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很好的陪伴來早教中心上早教課程,在課堂裡,歡快有趣的遊戲,能夠讓爸爸媽媽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對於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毫無保留&無私奉獻的家庭——賣包子的嚴叔家庭


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劇中起早貪黑,老實巴交的嚴叔夫婦,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個包子一個饅頭,自己省吃儉用,為了孩子不要有房貸壓力,一次性把一輩子的積蓄全部掏出來,300多萬,全款付清,給孩子在上海安家。期盼著兒子成家立業,想著終於可以享福,幫著孩子帶孫子,做上海人的爺爺和奶奶。誰知道等到了兒子家裡,卻連門都不能進。爺爺奶奶買房子數票子,外公外婆住房子帶孫子,在中國目前兩獨結合下特別多,矛盾也非常多。

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像潘貴雨那樣的還是少數。可是何為高質量的愛?是毫無保留,傾家蕩產式的給與嗎?其實不論是任何時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照樣適用的。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好,一定要有方法。給孩子適當的壓力,讓孩子學會承擔適當的責任,不僅能更好的保護好父母,也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給年邁的自己留有後路,給孩子留出奮鬥的空間。

河東獅吼&孟母三遷——蘇天培的家庭


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劇中可憐的蘇天培,就讀七年級,一到晚上做作業,家裡就是雞飛狗跳,老媽一頓頓的河東獅吼,讓這個青春期的少年越來越叛逆。家裡獅吼聲越大,孩子成績就越差。把蘇媽媽逼成了神經衰弱。

徐姑姑和條哥幫助下,給孩子成功轉學。蘇媽媽是立刻、馬上、毫不猶豫搬家,換了學校之後發現孩子在智能機器人方面的天賦,於是孩子取得了自信,蘇媽媽也送來了錦旗。

其實,我們大家都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道理。但是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6年,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專注力、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的發掘,這個時期如果父母能高效陪伴孩子,給孩子創造更多更好的成長環境,那麼父母就能更快更好的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堅持下來,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父母能給與孩子最大的財富。

360度無死角關愛——魚化龍家庭

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魚化龍媽媽經常郵寄大包的東西給遠在上海打工的兒子。不僅有吃的,連拖鞋都給買好,一起郵寄過來。叮囑兒子別餓著,別凍著,叮囑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恨不得天天拿個鏡子看兒子在幹什麼。這種360度無死角的關愛,讓20多歲的大小夥子喘不過氣來,觀眾看得也是既羨慕又好笑。

其實,在早教中心,幼兒園,學校,公司,看到關於媽媽的愛,姥姥的愛,真的就是“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

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你需要把他/她從你身邊趕走,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馬上又到了幼兒園入園的時候了,我們又能看到踮著腳尖在幼兒園外看的媽媽和姥姥們,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你,而是你不會放手而已。

盤點熱劇《安家》中的各種育兒招,哪招戳中了你?——雅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