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種雖然得不到,卻願意終生守護的愛情嗎?

80後大齡寶媽


得不到卻要守護一生,這是大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小愛,愛自己,愛家人,僅此而已,被守護的人會感覺萬分幸福,但是守護她(他)的那個人,確時刻都在煎熬,愛得越深,這種折磨就越是痛苦,他(她)捨棄了自己對所有外物的愛戀,這樣真的好嗎?在我感覺,到了這種地步,如果能坦然處之,那已經不是愛了,因為愛是自私的,不可能分享,要麼獨佔,要麼捨棄,反之,就是他的愛已經是包容整個世界,不再是具體某個人,就像聖母一樣,也可以說這樣的人心理有些扭曲,寧可讓自己卑微如塵埃,也要去奢望那份不屬於自己的愛情,與其說是守護,不如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吃不到也要看著,不管哪一種,都是悲劇!


情殤73244411


我家三叔和霞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沒擁有對方,但一直守護著他們的愛情

聽我姑媽說,三叔跟霞姨是中學同學,又青梅竹馬,兩人互生愛戀。

霞姨兄弟姐妹多,家裡條件又不好,唸書時成績也不好,初中畢業就輟學在家了。三叔呢歪打正著考上師範,假期結束就去城裡上學了。再到放假回來時,霞姐已經嫁人了,是換親(家裡窮哥哥娶不上媳婦,就把霞姨嫁到有姐妹的人家,然後姐姐或者妹妹有一個嫁給霞姨的哥哥)。霞姨心裡裝著三叔不願嫁,經不住他父親和哥哥的軟磨硬泡咬牙答應。好歹那家人也忠厚老實,當地口碑也不錯,霞姨嫁過去也就只好認命了,安心過起了日子,那家人對霞姨也是千萬個好。

三叔回來後,等聯繫上霞姨時,霞姨已經有身孕了,霞姨還勸三叔忘了她,等三叔完成學業在城裡找個好姑娘。三叔自那以後都在學校很少回家了,回家也是悶不做聲的,再後來乾脆放棄了學業,在一個村裡當起了小學老師。現在學校雖然停辦了,但三叔一直單身一個人住在學校宿舍,一直拒絕提親,學校就在霞姨嫁的那個村。她們也一直就像普通村民一樣打招呼,心裡彼此裝著,那層窗戶紙誰都沒有捅開直到現在,三叔都已經暮年了依然在守護著他們的愛情





麗莎獨寵你一人


一個人的一生總要有自己願意守護的東西,這個叫做信念,愛情也好,親情也罷,或者是友情,夢想等等,這些都需要你去守護。

何炅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他的朋友很喜歡邁克爾傑克遜,從小到大最大的心願就是看一場他的演唱會。

有一次聽說東京有演唱會,朋友飛機飛了幾個小時,專門買票去看了演唱會。

可是在見到邁克爾傑克遜之後,他居然發現好像自己沒有目標了,整個人就很空洞,很無助。

他走在東京街頭漫無目的地號啕大哭起來,給何炅撥通了電話說:“怎麼辦,我沒有目標了,我的信念沒了。”

所以,人應該時刻保持不切實際的夢想,縱使這個夢看起來毫無實現的可能,可至少會讓我們身體充滿年輕。

對愛情也是如此,時刻相信,時刻不放棄,信念要有的,沒準兒哪天發現或許你只是以為你沒有得到,其實他一直在你身邊。


阿小桃的桃子


如果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牛郎織女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愛情傳說的話,那真實版的就有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為她沒得到的愛情足足守護了52年,蒼天不負有心人,直到她78歲的那一年終於等來到了她愛的人💏。

張茂淵25歲那年,她在去英國留學的輪船上邂逅了當時去英國飛利浦讀碩士學位的李開弟,於是倆人產生了情愫,但由於家庭等原因李開弟的婚禮上新娘卻不是張茂淵,自此張茂淵就把這份愛深埋心底,直到她78歲那一年李開弟的老婆去世,然後她倆才結了婚。52年的等待換來了12年的相守。張茂淵用一生演繹了一段因愛而執著的不朽傳奇。用自己對愛的執著和信念書寫了流傳千古的愛情佳話。

另一位就是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那時追求林徽因的人很多,其中眾所周知的有著名的浪漫大詩人徐志摩和建築學家梁思成,還有哲學家金嶽霖。林徽因最終和梁思成結為伴侶。金嶽霖太愛林徽因但又無法得到,自此再沒有任何女人能走進他心裡,他為林徽因終生未娶。



木和草


有一個男孩,暗戀上一個女孩,就在校園操場邊那排剛植下的樹上刻下她的名字。女孩兒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女孩顯然很是驚慌失措。他在人群外遠遠地望,沒有勇氣走過去。

樹慢慢長大。他離開了學校,遠渡重洋去求學。

並在國外結婚,生子。

很多年後的一天,他回到故土,回到那所學校。學校已經變了模樣,但那棵樹還在。自己少年時在樹上刻下的女孩的名字,已經被歲月琢磨成一道道咧著嘴的笑容。他在樹下痴痴地站立著,不禁潸然淚下。

突然他看見了她。儘管過了這麼多年,他仍一眼就認出了她。他們聊了起來。慢慢地,他知道了她畢業後留在這學校當老師,卻一直沒嫁人。他出於禮貌沒有開口詢問。因為他已經不再是魯莽的少年。

又過了一些日子,她死了,死得有點突然,是心肌梗塞。她像一粒灰塵被時間無聲無息地抹掉。他本來不打算去的,想了想,最終還是去了。在他幫助人們整理她的遺物時,他發現了她的日記。他戴上老花鏡,在當年的那棵樹下讀起來。

她用盡她的一生,等待著那個當年在樹上刻她名字的少年。


清風煮酒等故人


我覺得有,感情分很多種,不一定非要得到啊!得不到卻願意終生守護,這樣的愛情才美好。

但是一般人很難做到吧,杜拉斯《情人》裡面的愛情就是這樣的。愛爾蘭詩人葉芝在23歲的時候,對女演員茅德岡一見鍾情,他熱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意,面對只把自己當朋友的她,他為對方寫下了許多深情和浪漫的詩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當你老了》,“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的身影,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真情,惟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愛你哀慼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如果我愛上一個人,卻不能在一起,選擇終生守護是我想要的、最好的結果。



0沉默的陌生人0


有,但在現在這社會的角度上來看很少。

每個人都很自私,有些人得不到他們甚至想毀掉。

人是屬於自私的是屬於貪得無厭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野心。當你得不到的東西。生氣的情況下會想方設法甚至毀掉這個東西。

一個人得不到一個愛選擇終身守護著她,最好不要這樣做。

如果你真想守護她終身那麼你要確定那個人值不值得你去守護她終生值不值得,你一直去等待著她。

你就算等她一生等她一輩子,但他最後只是將你當你是一個路人,甚至當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朋友。

而且守護她一生,最後她就把你當成一個路人,你會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愛,你會感覺到這世界充滿黑暗。

你選擇等她一輩子,但你考慮過你會傷害多少個人嗎,你會傷害真心真心喜歡你的人,你會傷害一直愛你的親人

終生守護她但你最後能換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有些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放手心中才會自由,放手,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與其守護一生還不如痛痛快快的放手,給對方一種自由。

當你守護時間久了,她甚至會煩你,甚至會恨透你,因為你的守護有可能會影響她的生活。

終生守護等到的只有傷害。



萬事先看理


你好,我是山東那嘎達,你提出的問題我的看法是為我們不應做而做了的事而後悔,那傷痛只會是一陣子;但為我們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而後悔,那傷痛卻是一生的。3有些事情不是難以做到才失去信心,而是因為失去了信心才是難以做到。往事若能下酒,回憶便是一場宿醉。多情人是對感情很容易投入,卻又很容易受到傷害。痴情人是對感情很冷漠,一旦陷進去無法自拔還可能會毀掉一生,我會選擇中間者畢竟我現在做的是前者。沒有誰能夠保證承諾的期限和感情的保質期,所以為了保護自己還是凍結大部分內心的感情。不要總是估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去走自己的路,去做最好的自己。逃避不一定躲的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每個人的心裡都潛藏著一條悲傷的河流。你有你的疼痛,我有我的艱辛,並非不懂,只是不願一遍又一遍的去揭自己的傷疤。人生短暫與浩瀚的歷史長河相比,世間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祿皆為短暫的一瞬。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歷程的潮漲潮落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禪機,便會豁然開朗。生命也有保質期,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慎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履行。愛上一個人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愛一個人。兩個人相愛了,就成為了愛情的守護者,盡最大努力去捍衛愛情,成為了雙方的神聖使命。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就要做好終生守護愛情的準備,否則,誰把愛情當遊戲,愛情也會把他當遊戲。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山東那嘎達


有的,不僅有,可能還是未來的你和我。

先說說名人,金嶽霖先生對林徽因的愛算是吧,金嶽霖先生髮現自己愛上林徽因後,並沒有去打擾她的生活,而是默默地守護,終生不娶的陪伴。

我知道的還有清朝末期最美格格王敏彤對溥儀,溥儀走後,王敏彤還很年輕,也很有地位,很多上門提親的,她也執著的為了守護溥儀而沒有答應。

再說說我們當今社會,尤其是初戀,那個只能陪我們走完一段,並沒能陪我們走完這一生的人。是不是很多也把她放在心裡某個角落,秉著愛重在陪伴,而不是去打擾的信念,靜靜地在守護,希望她快樂,希望她過得好。

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們都深深地懂得,在愛中,最大的回報就是你付出的過程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成為了那個雖然得不到,卻願意終身守護別人的主人公。



小小備忘錄


看到這個問題,我立即想到了金嶽霖,一個終其一生,靜靜守候一份愛的男人。

金嶽霖認識了林徽因,並愛上了這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但他是一個理智的人,他只是默默看著林徽幸福就可以。所以,他可以一直與林徽因毗鄰而居,他能和林徽因的丈夫成了朋友,並在學識上進行交流,他可以調節林徽因和他丈夫的矛盾,他可以幫助林徽因夫婦接送孩子,他可以幫助林徽因的丈夫照顧生病的林徽因,但他從未越界半步,所以他的愛更多的是一種成全。

因為愛,所以金嶽霖終其一生伴她左右,不離不棄,不驚不擾,默默守護。就算最後林徽因去世,依然痴情不改。

是的,真正的愛是隻要她幸福,即使得不到,也願意終身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