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3月9日,鍾南山院士發表最新言論: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份。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消息一經發布,評論區一片沸騰:

“我真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學。”

“6月份還開學嗎?”

“希望快快戰勝,恢復開學。”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而其中一條評論,“現在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開學,我快受不了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一句受不了,說出了我們家長的心聲。

受疫情影響,復學一再延期,超長寒假美了孩子,苦了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本就是我們最不願觸碰的地方,之前還只是晚上下班輔導,現在是24小時隨時在線,隨時抓狂。

如果再碰上孩子不聽話,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近日,家住上海的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發生爭執,她一氣之下竟選擇跳河輕生。幸虧消防員營救及時,才沒有生命危險。劉女士卻哭著說:“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聽著劉女士哽咽而顫抖的哭聲,讓人既心疼又心酸。

想想自己,不也是孩子寫作業,爸媽兩行淚?

只盼著疫情能趕快結束,學校早日開工。

01

輔導作業,太難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千禧之年,一篇榮獲一等獎的想象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到那時,我們不用去學校,在家就能上課;

到那時,我們不用去上班,在家就能上班。

新冠病毒的襲來,讓想象成了真,加長版長假宅家帶娃,本以為會無比愜意。

事實卻是,我們都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

曾經一度“學習使我媽快樂”,現在根本就是“去學校學習才能使我媽快樂”。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為阻斷新冠病毒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身體健康,教育部要求春季學期延遲開學。但停學不停課,為了不耽誤課程,多省份開展網絡教學。

看似輕鬆的教學模式,家長們卻崩潰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由於沒有先例,上網課讓很多家長手忙腳亂。

開課第一天上海韓女士和孩子忙活了一早上,都沒能進入在線課堂。


她說:“我在孩子手機和平板上下載了足足8個軟件,而且每個軟件都要用到,真的太麻煩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孩子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與電子“三件套”手機、電腦、iPad為伴,假借上課的名義,為所欲為。家長一不留神,孩子就把學校網課切換到遊戲直播界面。

有的學生為了能夠網課打卡、觀戰直播兩不耽誤,竟然將自己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在短時間內搗鼓出了手機的分屏模式。

家長只能痛罵孩子“聰明勁從來不放在學習上,真是恨鐵不成鋼”之後,還是把手機還給孩子繼續上課。

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就更麻煩了。


網課面前,家長紛紛變身“助教”,不僅要督促孩子們上課,還要監督、輔導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各種課程打卡、作業反饋、老師點評,群消息看的眼花繚亂。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網課網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尤其是雙職工家庭。白天一邊上班,一邊遠程操控家裡上課的娃。

合肥吳女士孩子上一年級,她按照老師要求調好頻道後就上班了。


由於學校臨時調頻的原因,孩子點進了同一時間段的高二化學課程。


家裡老人發現出錯想換臺,但孩子死活不讓,說媽媽調的肯定沒錯,硬著頭皮聽完了整堂課。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陝西方女士夫妻雙方都是公職人員,白天上班,只能由孩子的外婆在家監督孩子。


孩子第一天上網課,從早晨7:50到晚上10點,一天下來,方女士給孩子外婆打電話超過20個詢問上課情況,這還不算突發的應付各科老師的電話和微信。

方女士表示“心力交瘁”。

浙江網友“佛系男”的孩子沒有按時完成網課作業,佛系男急得指著作業訓斥孩子,“我連晚上做夢都夢見你的老師在我床前站了一圈,都問我要作業,連體育老師都來了。”

最後氣得把內心的秘密都說了出來:“你都不要做了,明天就把你老師通通拉黑。”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

疫情期間,我們承受著網課和輔導作業的雙重夾擊。


以前覺得輔導作業讓人間歇性血壓升高,現在則是持續性發病,真怕哪天就被氣到了醫院。


02

破裂的家庭關係從輔導作業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野馬效應”,就是說,人們總是因為一些小事大動肝火,反而沒有解決事情的源頭,還把自己氣得夠嗆。

在輔導作業這件事上,太過情緒化,不僅自己會氣出病來,連帶著整個家庭關係都會受到影響。

重慶劉女士就因為上網課輔導兒子寫作業的事情,母子開始“冷戰”。

劉女士表示:以前很少有機會跟兒子待在一起這麼長時間,最多晚上輔導一下作業。一開始還覺得新鮮,可時間一長不僅兒子受不了,連自己也受不了。

頻頻的網課就夠讓人煩的,有時看著兒子坐姿不正確,半天不喝口水,多次招呼他不聽,聽了又不改,越看他越覺得煩。

幾天前,劉女士在給兒子輔導一道應用數學題,當時無論怎麼教,兒子就是學不會,一時間有些火氣,對兒子也沒有好脾氣,說了一句:

“這麼簡單都不會,你是豬變的麼,豬教三遍都學會了....”

兒子乾脆把自己鎖在屋裡和劉女士打起了冷戰。

難得的親子團聚時光,反倒加劇了母子矛盾。

然而,如果遇到脾氣倔強的孩子,哭的就該是家長了。

湖州一對兄妹在家寫作業不認真,被父母罵了一頓,竟然離家出走。

他們帶走了課本和儲蓄罐,只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爸爸媽媽,對不起我們不對,我們去zheng錢了,不zheng到一萬我們不回來,對不起,我們會想你們的,你們要身體jiankang”。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輔導作業不僅是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還可能讓原本恩愛的夫妻反目。尤其二人理念不合時,稍有不合甚至拔刀相見。

四川朱某下班回家後,發現丈夫沒有輔導女兒寫作業,便與丈夫發生爭吵。

爭吵聲引來鄰居的注意,雙方被鄰居勸開後,朱某仍氣憤不已,趁丈夫不備時用刀刺向其背部,造成丈夫輕傷。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曾經有家長表示:“每當我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我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地會兇她,並且拿起桌上的戒尺對她進行懲罰。”

家長有多少耐心在作業面前灰飛煙滅,情緒失控是常事,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就得不償失了。

03

每個暴怒的家長背後

都有一個求生欲超強的孩子

其實極端的孩子還是少數,大部分孩子在暴怒的父母面前都有著超強的求生欲,讓你只能在心中默唸“親生的。”

類型一:賣力討好型

江蘇常州一位父親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數學作業教了很多遍還不會,

“九還可以分成六和幾?”

眼見爸爸有些著急,孩子立馬笑臉相迎,

“沒事沒事,寶貝會做,寶貝會。”

“這邊寫六!”爸爸吼道。

這時,孩子使出殺手鐧,眼泛淚花對爸爸說:

“你別吼我了,爸爸給你鼓個掌吧。”

眼見求生欲爆表的萌娃,虎爸一秒變慫爸。

類型二:撒潑狡辯型

曾經有一個孩子對母親發起靈魂拷問:

“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寫作業,有的孩子越寫越害怕學習,我就是這樣的。”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邏輯嚴謹、頭頭是道,連家長自己都懷疑:不寫作業不是孩子的錯,錯的是家族基因。

類型三:曲線救國型

別管作文寫的好不好,中心思想表達很到位:你好,我也好。

禮物收下了,作文還是要按要求重新寫一份。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類型四:撒嬌求饒型

如果真的可以,爸爸媽媽是不是可以放過我?

可是孩子你抬頭看一看,試問蒼天饒過誰。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一面是對作業不上心的孩子,一面是求生欲超強的娃。


啥都別說了,只想靜靜。

鍾南山預測疫情延續到6月,網友沸騰:再不開學就瘋狂了


04

其實,每一個暴躁的父母背後,都是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焦慮。


當父母內心的焦慮,與孩子好玩的天性交織在一起,難免會帶來矛盾。

孩子畢竟還小,不懂我們的良苦用心。


幾年之後,孩子踏上遠方求學之路,當我們看著孩子房間,不再亮起的檯燈,空空如也的書桌,是否會懷念那個小小的背影,懷念曾經每一個因為作業雞飛狗跳的夜晚。

想開一點,孩子在我們身旁就那麼幾年,再痛苦也是一種陪伴,畢竟那是自己親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