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12月29日,谢大脚在某短视频平台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宣传消息,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首次自己导演并领衔主演了一部电影,名为《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这是一部聚焦残障儿童的电影,从海报上就能看出,于月仙在电影中有着很重的戏份。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因为票房预售成绩低,而成为某些账号“群嘲”的对象。更是有账号发文嘲讽称,于月仙离开赵本山之后,什么都不是,竟然敢导演一部电影,票房那么低,简直是活该等等。这种嘲讽,显然并非电影行内人所为。真正的电影从业人员,很清楚,有些电影,从开始阶段便注定没有票房,但它非常有价值,用票房低嘲讽人家,其实是嘲讽者的无知无耻。

像于月仙老师指导的这部《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便属于必然票房低但确实是优质电影的序列。这部电影,以于月仙老家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讲了一个孩子与贫困有关的故事: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以赵本山的弟子小沈阳为例,他做导演拍出的《猛虫过江》作为商业喜剧片收获一票差评,但他依然要坚持转型继续自己的导演生涯。而同样合作赵本山走红的于月仙也开始了自己的导演之路,她自导自演的电影《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将在1月11日登陆院线。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其实院线不看好也是有原因的,这部电影题材太过于小众,以至于只有434人表达了想看意愿,然而该电影最终的衡量标准不是票房而是大众口碑。

正能量题材引人深思

《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出发点是讲述内蒙古大草原上孩子与贫困的故事,很多时候该类影片根本就不会在院线上映,这样的作品必然是票房低但算得上是优质电影序列。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不过电影在排片和预售上差强人意,从目前的数据来看1月11日上映首日排片占比只有1.5%,预售总票房也仅有3.5亿左右,这个数据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这意味着该片80%以上的可能性会赔钱。

细查下发现这部电影早在2016年就开拍了,但直到现在才堪堪上映,这中间经历的曲折应该极多,想来拍摄这部电影并不容易,尤其是资金方面。

该片的导演除了于月仙这位女主外还有她的丈夫张学松,虽然名气不如妻子出名但也是科班出身,和于月仙搭档过不少作品,演技尚可。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嘲笑演员转行做导演,看似站得住脚,但却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嘲笑之前,要先看看演员转行做导演之后拍摄出来的作品质量。陈思诚刚刚从演员行当转业到导演行,拍摄电影作品的时候,也是群嘲一片。但陈思诚通过《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为自己证明了“一切”,让那么着急群嘲的人“自我打脸”了。

反观这次的于月仙拍摄电影,也应该基于电影质量进行发言。该片从题材内容到预告片场景画面,均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文艺电影作品。呈现真切的内蒙古大草原生活,呈现人物在贫苦状态当中的善良纯洁,难道不是应该认真点赞才对的吗?

“谢大脚”转型当电影导演,票房不足三万,新片才434人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