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裡來好春光,浦東田間農耕忙

人民網上海3月16日電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在浦東新區書院鎮田間地頭,一幅幅春耕農忙圖正在上演,一個個忙著春耕備耕的身影,猶如陽春三月裡的音符,奏響了春天的故事……

書院鎮作為滬郊農業大鎮,耕地面積3.58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3萬畝,菜田面積4600畝,西甜瓜面積4500畝。在這特殊時期,書院通過防控措施“沉下去”,春耕勁頭“提上來”的雙舉措積極做好農業復工復產工作,真正做到疫情防控不鬆勁,農業生產不斷檔。

抓住“早”字,下好春耕“先手棋”

3月10日,位於書院鎮李雪村的上海童年記憶專業合作社田頭,一些戴著口罩、分散幹活的農戶正有條不紊地開展農耕工作,一旁,新翻的田壟,在機器的轟鳴聲裡散發出泥土的清香。作為書院鎮規模較大的合作社,這段時間以來,在完成搶種綠葉菜任務的同時,童年記憶正有序開展田間工作。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書院鎮抓住“早”字,把握農時,提前安排各項農事活動,統籌兼顧,全力調動涉農組織的生產積極性,堅持防疫生產兩不誤,有條不紊地開啟春耕備耕模式,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階段性生產任務。

書院鎮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再過二十多天,書院的第一茬甜瓜即將上市,為確保能夠產出優質安全的瓜果,甜瓜技術指導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鎮農業中心的兩支技術指導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對全鎮3000畝已進入膨果期的甜瓜開展一對一專業指導。針對疫情期間農戶擔心的甜瓜銷售難問題,書院鎮積極搭通道、建平臺,協調幫助農戶、合作社與銷售平臺等進行對接,打通銷售渠道,解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全鎮1.2萬畝的水稻種植也已啟動,備耕工作正穩步推進中,相關部門積極做好良種供應溝通工作,落實水稻種子供應。此外,大中型拖拉機、農具的檢修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5月中旬開始水田機械整地工作。據悉,今年書院鎮將計劃創建4個區級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範方。

有序推進,做好特色農業文章

屋外乍暖還寒,棚內熱火朝天。在洋溢村葡萄基地的一個大棚裡,幾位農人正在揮著鐵楸進行填土作業,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株株剛剛種下去的葡萄幼枝。基地負責人介紹,這批幼苗剛培育完成,正在作移土栽培,預計明年7月份可以採摘。

洋溢村葡萄基地是書院鎮“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基地,數月前,二期項目已完成擴建,規模上從一期的70畝新增至240餘畝,將進一步帶動村級經濟的發展。作為推進產業振興的具體舉措,書院鎮依託自然地理優勢和生態環境基礎,加快推進洋溢村葡萄基地擴建、餘姚村經濟果林、李雪村奇異莓等特色項目,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新格局,逐步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高質量農業發展轉型,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疫情期間,為推進“一村一品”建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書院鎮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指導和幫助農業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並深入瞭解企業生產運營情況,幫助破解農業用地難題,由政府出資建造臨建用房,為一村一品創新發展強化陣地建設,做好扶持保障。

防疫不忘添新綠,造林護林不鬆勁

修剪樹枝、澆水、除草、病蟲防治……在書院鎮4.9公里的臨港大道生態廊道里,七八位農林工作人員正埋頭認真做著林地養護工作,確保林木存活率和生態林地景觀效果。在做好公益林養護工作的同時,書院鎮加強對轄區內公益林、苗圃的日常巡查,杜絕林地內有人逗留居住的現象,並進一步落實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嚴格做好防疫措施,守好林地防疫網。

據悉,包括生態廊道在內,書院鎮目前共有6885畝公益林。今年,還將在桃園村、棉場村、四灶村等7個村完成農田林網、鄉村道路、閒置土地綠化等1085畝公益林建設,逐步構築起多層次、多樹種的生態綠化格局。

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造林工作還未正式開始,然而林業部門已經著手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在現有公益林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細化,做好補綠工作,並提前做好騰地工作,達到復工標準後,將第一時間進行公益林的搶種工作,確保林業存活率。

今年,新增公益林內主要種植以女貞、朴樹、廣玉蘭、銀杏、高杆石楠等品種為主的喬木,計劃5月底前完成,屆時將為綠色書院、美麗書院增添一抹亮色。(唐小麗、金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