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魏國霸業由盛轉衰是怎麼造成的?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魏國霸業由盛轉衰是從魏惠王時期開始的。

戰國時期魏國霸業由盛轉衰是怎麼造成的?

魏惠王

魏惠王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就是攻打同為三晉的趙韓兩國,令西方的秦國與東方的齊國趁機崛起。不過,魏惠王的各種決策跟當時具體的形勢變化息息相關。很多人若是處於魏惠王的境地,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三晉聯盟的裂痕,其實早在魏惠王他爸魏武侯時期就已經埋下了。

大梁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跟邯鄲隔著黃河且相距較遠。無論如何覆盤,滅趙大計最終都會落入齊人的圈套。魏國君臣只好放棄滅趙,轉而準備滅韓。

韓國開始了申不害變法,又與秦國結盟。魏惠王決定在韓國羽翼未豐時動手,發動了滅韓之戰。新鄭離大梁很近,就算齊軍再來大梁,魏軍主力也能迅速回援。魏國君臣滿以為可以破解圍魏救趙之計,結果喪師10萬。

從此以後,魏國再也沒過一統三晉的念頭。耐人尋味的是,趙國稱霸後也沒有嘗試吞魏滅韓。就連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也只是在合縱抗秦時與兩國結盟。

秦國比趙韓兩國更難纏

戰國時期魏國霸業由盛轉衰是怎麼造成的?

秦孝公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很容易陷入兩面受敵的窘境。魏惠王四處挑起戰事,把地緣上的先天不足暴露無遺。

但平心而論,他並非對此毫無察覺,所有的攻勢都集中在東線,在西線一直採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策略。這也恰好被秦孝公和商鞅充分利用,一打一個準。

魏國若是集中力量先擺平秦國,將秦川沃野與關隴牛馬盡數收入囊中,就能獲得穩定的西部大後方,全力以赴地爭霸中原了。魏惠王無視滅秦之利未必是短視,而是更現實的理由——畏難。

自從兵家亞聖吳起離魏後,魏軍難以再西進一步。秦獻公遷都櫟陽,在邊境修築了多座城邑。魏國如果不拿出全力,無法跨越洛河滅秦。可這樣一來,又與魏國東爭中原的方針相悖。

為此,魏惠王在大梁整軍經武,伺機攻滅趙韓,同時又在河西與韓、趙結盟。他打算以三晉聯軍之力擊潰秦國。不巧的是,長期客居魏國的秦獻公熟悉魏軍戰法。

秦國總體上比魏國弱,但在關中戰線有局部優勢。秦獻公三次跟三晉聯軍交鋒,皆大獲全勝,連魏太子和丞相都淪為俘虜……

沒有齊國援助,趙韓兩國已經被魏國滅了。但無論是魏韓聯軍還是魏趙聯軍都沒打贏過秦國。由此可見,秦國比趙韓更加難打。

戰國時期魏國霸業由盛轉衰是怎麼造成的?

總之,魏惠王不是沒努力過,但他實在啃不動秦國。接二連三的失敗讓魏國朝野失去了滅秦的信心和耐心。魏河西軍徹底轉入戰略守勢,迴避與秦軍正面交鋒。

魏惠王乾脆把西線的精銳都抽調到東線,企圖先全力滅趙韓兩國。他若統一了三晉,絕不會忘記報秦國三箭之仇。

但事與願違,勞而無功的滅國大戰耗盡了魏國的精兵良將。魏惠王最終玩脫了,處處捱打,兩頭落空,魏國也從此淪為二流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