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明朝朱元璋要對開國功臣進行誅殺?

大馬哈魚12


這兩件事兒沒有可比性,宋太祖是針對唐後期至五代制度缺陷的改革,朱元璋是建立自己心中的烏托邦理想世界。二者除了維護統治的目標一致以外,原始階級、思維方式、所處環境皆不一樣,所以處理手段是具有很大差別的,朱元璋得殺戮人為因素佔據主導地位,這也是其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現實環境下的需求不同,導致的處理方式差異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是在建隆二年(961年),即北宋建立的第二年。趙匡胤在與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獎金喝酒時,對眾人吐槽“我非爾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高枕臥也”。他以這種敲山震虎的言詞,激眾將領主動解除兵權,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過程。而這個時期的北宋政權並不穩定,北漢、契丹依舊是邊患,且各地藩鎮勢力尚有坐觀其變等待機會的威脅,趙匡胤沒有殺功臣,特別是武將的動機,因為他們還要作為統一戰爭的先鋒。所以趙匡胤的行為是為了解決“藩鎮割據”問題,採用的手段是趙普建議的“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故而是奪兵權,而不殺之。


朱元璋殺功臣則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太子朱標死亡時間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此時間前後的殺人動機具有較大差別。在洪武四大案中,洪武二十五年之前以誅殺文臣為主,此後則以誅殺武將為主。其中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以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為出發點;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以整頓吏治、懲治腐敗為出發點。雖然這三個案件涉及的無辜官員眾多,但它體現了朱元璋欲建立理想社會的內心需求,同時也反應了大明王朝初期的制度律法不完善,可以將其看做是一個新興王朝完善制度機制的必經之路。只不過朱元璋操之過急、罰之過重,導致了涉及範圍較廣、手段較為殘忍的現實效果。


而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後,以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為開端,朱元璋展開了對武將功臣的清除行動,光此一個案件,凡涉及軍事的官員被誅殺者約1.5萬人,其中不乏重要將領與功臣,最終以《逆臣錄》的形式公佈於眾,涉及一公、十三侯、二伯。在朱標死後被清除的名將包括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靖寧侯葉升、永平侯謝成。湯和因中風癱瘓逃過清算,公侯之列惟有耿炳文、郭英得以苟活。這二人能夠苟活,也與朱元璋的認知有關,他在朱標去世之後誅殺武將,實際上是為朱允文掃除跋扈的軍事將領,耿炳文的名言是“而功之在侯,猶獵之不能忘犬,犬之不能忘所自也”,自比皇帝身邊的一條忠犬,也就會對新君俯首帖耳;郭英則與眾功臣武將更是不同,他通讀聖賢書,深諳為臣之道,少言謹慎,注重禮節,因此也沒有遭到朱元璋的清除。
(藍玉劇照)


較北宋之初,明朝同樣具有統一戰爭的需求,一方面北元勢力尚有復國之心,另一方面西南等地尚在北元殘餘的控制之下。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之初維護統治權威,重於文臣的制衡,且對武將具有軍事征伐的依賴。另外,北宋之初面臨的是藩鎮割據威脅,中央政權急需牢牢抓住軍事指揮權,達到強幹弱枝的目的。而明朝在吳政權建立時,就已經形成“大元帥府”的軍事集權格局,並在明初順利過渡為大都督府的最高軍事機構,明朝廷對於軍隊具有絕對的控制權,更不存在地方截留財稅的問題。所以明初與北宋初期的歷史背景不同,造成朱元璋與趙匡胤的處理方式不同。


原始階級對個人行為準則的影響

在初中歷史課本中,常會提到階級侷限性,究竟什麼是階級侷限性呢?我認為階級並不能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但卻能通過成長環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導向。朱元璋和趙匡胤雖然都是帝王,但他們的原始階級完全不同,因而處理問題的方式就出現較大差異。

“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籓,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之業,多致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續資治通鑑·卷二·宋紀二》

趙匡胤的父親是後周檢校司徒,開國男爵,禁軍將領;其祖父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其曾祖是唐朝御史中丞。這樣的家庭背景,既造就了趙匡胤的文化修養、軍事基礎,也造就了他的政治天賦。所以他能夠在兵變中篡奪後周政權,兵變是一個非常檢驗能力的事情,搞不好則身首異處,更有甚者九族滅頂,歷史上政變、兵變奪權者沒有誰是庸才。趙匡胤的起點高,所以格局也就高,他解決藩鎮割據問題並沒有產生流血衝突,和平解決是一個新興政權最需要過渡手段。如果說杯酒釋兵權帶有威脅之意,那麼隨後安撫將領,許之產業、與之聯姻,則體現一個政治家的圓滑。仕途無非兩個追求,一為名、二為利,利有財權之分,趙匡胤奪得天下,功臣已楊名,惟有利益需要重新分配,趙匡胤便是予以財,奪其權,這種做人留一線的手段也更容易被接受,且是按照規則制度進行,沒有法外之事,皆是眾將自願。



朱元璋則是放牛娃出身,父母在元末饑荒中去世,無依無靠的朱元璋只能出家當了和尚。這種經歷使朱元璋極度痛恨元末的腐朽統治,在郭桓案中,他就提出了元末官員貪腐嚴重,賑災款項多流入私人囊中,這無疑是聯想到了父女的身亡就是貪腐所致。所以也導致了朱元璋對元朝歸附的舊僚保有偏見,最明顯的體現在劉伯溫身上,“吾之子房”以伯爵封之。而到了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則力圖建立一個吏治清明的理想社會,這是一個正常的邏輯思維,白手起家的他,需要維護這來之不易的江山,為此要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但他在懲治貪腐的問題上,沒能控制好火候,這就是原始階級內心深處對於貪腐的零容忍。在郭桓案中,朱元璋規定實貪60兩白銀以上的,查證後便“剝皮實草”,他甚至恢復了早已廢除的酷刑來懲治“貪汙”的官員。案件的擴大化導致明初積累的基層官僚紛紛坐罪,無疑是一種人才流失。


(朱元璋之父劇照)

朱元璋的原始階級侷限性還表現在凌駕於法律之外的懲治。可能有人會說,一個皇帝法外用刑不是很正常麼?其實在封建社會,皇權之所以會受到相權的約束,就是因為規章制度、法律條令規定了遊戲規則,皇帝並非可以為所欲為。這也就是為何趙構殺岳飛,還要定下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在封建社會法制逐步完善的情況下,對犯罪官員的緝拿、審問、議罪、定罪、判決都是有嚴格要求的。如“空印案”,大明律法並沒有規定不可以在空賬冊上蓋印,這充其量算是違反財稅公務人員職業操守,卻被朱元璋一句話任意治罪,牽連者都是培養多年的地方財政長官。由此可見,朱元璋並不是疑心過重,而是過往的遭遇使一個帝王擁有著脆弱的自尊心,他不願意看到“空印”的欺騙,更不願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沒有一個監察官員向他反應。



而從胡惟庸到藍玉,這兩個案件雖然被後世稱為“胡藍之獄”,但在出發點上完全不同。朱元璋的政治手段並不高明,在丞相的任用上是體現了派系制衡的帝王之道,但在人選上並未達到制衡的效果。自李善長、徐達退休,朱元璋先以汪廣洋為左,楊憲為右,這是有意打壓明初囂張跋扈的淮西集團,因為汪廣洋是個中立派,楊憲是傾向於浙東派。但此二人完全沒有領會朱元璋的心意,楊憲先是將汪廣洋彈劾至流放海南,自己升為左丞相,為了拉攏浙西勢力,又大肆攻浙東派官僚,朱元璋策劃的首次權力遊戲以失敗告終,失望的朱元璋直接處死了楊憲。之後,朱元璋開始籌劃第二次權力的遊戲,第一次制衡過於明顯,為了“安撫”浙西官僚,又以胡惟庸為左相,但多疑的朱元璋還是召回汪廣洋任右相,對胡惟庸加以牽制。汪廣洋經過第一次的教訓,再也不甘淪為棋子,故而不管不問,任由胡惟庸攬權,以致胡黨遍佈朝野,難以約束。


(胡惟庸劇照)

“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明全典.皇明祖訓》

在胡惟庸案的處理上,朱元璋有可能是為了蒐集罪證而故意放縱,這一點倒是體現了政治家陰暗的一面。結局也確實達到了廢除丞相制度的預期,但此案的擴大化,可以說是將大明王朝上層文官體系徹底清洗了一遍,甚至於十年之後,70餘歲的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也難以善終。所以回看胡惟庸案,他又絕非朱元璋意圖廢相那麼簡單,這種不計政治後果的清洗,確實解決了現實問題,同樣也動搖了大明王朝的統治根基,以至於建文一朝無人可用,只得以黃子澄、齊泰、李景隆這些奇葩頂起大梁。與其說朱元璋多疑弒殺,不如說他的政治韜晦沒有修煉到極致,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原始階級侷限性的影響。所以在我國曆史上,凡貧苦大眾出身的君主,皆有兩個極端,或是取得勝利後的安於享樂,或是奪得天下後的大殺功臣。



思維方式造就的決策差異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背後是制度體系的搭建。在中央上,建立新型樞密院制度,以正副樞密使掌調兵之權;又以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這三衙掌領兵之權,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各自獨立,相互制約,有利於皇權的控制。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核心,交出兵權就是為了到達收回兵權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又制定了“內外相維”的政策,即將全部軍隊分為兩半,一半屯駐京城,一半戍守各地,這樣就能達到內外相互節制,防止任何一部分發生叛亂。這還不夠,趙匡胤又制定了兵將分離得政策,定期調動在京在外的所有禁軍,是以京城禁軍輪流調防地方為方式,稱“更戍法”,以至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有效防止將領擁兵自重的現象。最後,制定了立而不設制度,將殿前司的首二帥和侍衛司的首三帥不再除授,以致侍衛司只餘下馬軍和步軍的統帥,而沒有了原來統合兩軍的馬步軍統帥,即是將侍衛司分裂為二。這種在制度上將最高的五個職位空置不授,降低和分割了禁軍統帥的職權,使軍權服膺於王權。


(北宋文人集團)

對於地方而言,杯酒釋兵權於中央的藍本,很好的適用於節度使的削弱。趙匡胤通過收回節度使兼領的州郡,直屬中央,並由中央派出文官出任地方知州、知縣,不受節度使節制。又於各路設轉運使,盡攬地方財稅,以防止節度使截留,這就達到以制度約束武將及地方軍官的效果。趙匡胤的思路就是搭建框架,將舊弊套入遊戲規則,逐步削弱,以至消除隱患。在草創之際,這無疑是最平穩的過渡,所以北宋初期的統一戰爭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未現捉襟見肘的現象,當然這與北宋的統一範圍教小也有關係。



“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祀灶文》

朱元璋則是更現實的帝王,他在百廢待興之際重用文臣,從錢糧財稅到基建民生,都能實現較穩定的恢復。而當社會秩序恢復,經濟發展提高,制度框架成型以後,文官的清理就順理成章了。這個邏輯就是用人之際,一切都能睜隻眼閉隻眼,走上正軌以後,就要回過頭整頓吏治,將理想世界裡的害群之馬一一清除。而在武將的清理上則平緩很多,因為北元勢力一直存在,且在陸續解決西南、遼東等問題後,功勳武將們死的死,病的病。年輕將領又是朱元璋留給太子朱標國防儲備,除了徹底消滅北元殘餘勢力之外,朱元璋自撰的《祀灶文》表達過遷都關中的意圖。遷都關中之地就更需要一批武人班底來守住國門了。所以朱標在世的時候,與其關係甚好的藍玉備受寵信,其餘開國武臣也是比較認可太子的。他們有能力驅除韃虜千百里,就有能力以關中為根基繼續北伐,更重要的是“九塞親王”都被朱元璋安置在地方,老臣對他們能夠起到震懾作用。



在朱標去世之後,這個人事設想宣告破產。朱標是朱元璋堅定不移的繼承人,為他請了博學多識的宋濂做老師,在外征戰時常令其監國。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這樣的監國體系裡,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加之為人仁厚,得到諸多朝內老臣的擁護。而朱標的離世,標誌著之前打下的基礎全部覆滅,朱元璋精心設計的儲君輔政體系也在頃刻間失去意義。朱標的兒子朱允文天生柔弱,他駕馭不了朱元璋留給朱標的文武班底,但朱家的江山還要傳承,朱元璋也只想到了清理位高權重的大臣,卻未想到九塞親王的威脅。所以歷史的發展不是殺戮能夠控制的,他從思維方式上就出現了偏差,親王鎮邊的構建是制度的弊端,並不是人的威脅。同樣,他對削弱權臣的思維定格在殺戮,卻沒有像趙匡胤那樣研究出制約的體系。



綜上所述,朱元璋與趙匡胤各有各的特色,由於歷史背景不同,朱元璋也不可能像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更沒有必要這樣做。而至於殺戮功臣,原始階級是思維方式的驅動,兔死狗烹是永恆的定律,但在朱元璋身上還帶有對理想世界的幻想,以至於殺戮的範圍之廣。太子朱標的去世導致人事設想落空,為了給朱允文提供更安全的政治環境,朱元璋已不在乎明王朝是否能開疆擴土,而是更加在意朱家的江山能否傳承百代。

參考史料:《明史紀事本末》、《明太祖實錄》、《明史》、《宋史》


棍哥觀史


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兩人都是開國之君。但是兩人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卻截然相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殺光功臣卻又是為何呢?

二人立場不同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後周御前都點檢,後周柴榮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是在那個無君無父,絲毫沒有道德的時代來說,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也是無可厚非。趙匡胤稱帝后,很擔心手下的人依樣畫葫蘆,所以上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為何趙匡胤不殺他們呢?

因為當時天下紛亂,一方面需要將領帶兵打仗,還要多多倚重他們。另一方面收回兵權之後建立了禁軍制度。他就在也不用擔心手下的將領造反因此眾功臣可以安享榮華。

再說明太祖朱元璋,當時已經天下一統。正當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可是各武將文臣大家報團取暖,結黨營私。最後更是有藍玉義子上千與胡惟庸謀反。這些事情逼迫朱元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要殺掉這些驕兵悍將威懾其他人。加上自己晚年喪子,更是讓他為後代人能否鎮壓住這些人而擔心。

所以朱元璋只好自己來當這個壞人一方面可以威懾眾人穩定統治,讓大明可以度過新生期。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後代君主解決憂患,讓朱家江山千秋萬代。

兩人的出生不同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武將世家。自己從小就係統性的學習了各種兵法與治民。而且他本人也是勇武過人,自己創造出了太祖長拳與盤龍棍。個人才華與貴族出生,都優越於其他單純行伍出生的職業軍人。那個年代也是比較看重出生的,唐朝一來的門閥宗族制度也深深影響著那個時代。自己雖然擔心手下造反,但是隻要收回兵權,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朱元璋可能我們大家都知道,實打實的農民出生。朱元璋兒時家貧,給地主放牛,父親去世甚至沒有下葬錢。後來為了吃飯,當過和尚,甚至於去當過乞丐要飯。如果不是參加了起義軍,可能已經餓死了。而他手下的人,一種是劉伯溫,李善長這種富有韜略的讀書人,另一方面就是各路豪強出生的將領。朱元璋很在意自己的出生,當皇帝后甚至編造出金龍如夢這些把戲,都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羞愧。他一個乞丐都可以當皇帝,下面的人可能個個都可以當皇帝。他為了平復這種出生與心理上的落差,讓他面對開國功勳,都以凌遲滅族來對待。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宋太祖僅僅只是杯酒釋兵權因為自己文武全才,也需要武將繼續為他賣命。而朱元璋,因為出生低賤也為了安定朱家統治,對功臣都是一個殺字解決!!!


無敵通史


趙匡胤和朱元璋都是兩位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皇帝之路相對於朱元璋來說,要容易得多。

從他們處理兵權的方式上來說,也是走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宋以陳橋兵變開國,雖然名稱是兵變,但是卻兵不血刃,以一種最和平的方式來完成了王朝的更迭。

趙匡胤作這位都點檢終於坐上了為宋朝的皇帝寶座,也許是皇帝之為來得不是那麼名正言順,因此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和二十來歲的前朝太后得到了保全,趙匡胤封柴宗訓為鄭王,遷往房州。

制封周帝為鄭王,以奉周祀,正朔服色一如舊制,奉皇太后為周太后。皇朝開寶六年春,崩於房陵。今上聞之震慟,發哀成服於便殿,百僚進名奉慰,尋遣中使監護其喪。以其年十月,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詔有司定諡曰恭皇帝,陵曰順陵。。

唐朝滅亡後,到宋朝建立,這中間隔著一個五代十國時期,這個時期的兵禍連連,皇帝走馬燈似的換,最終宋朝的建立,結束了這種局面。

趙匡胤為了預防發生二次黃袍加身,他請石守信等人喝了一場酒,在趙匡胤的暗示下,石守信等人紛紛交出兵權。趙匡胤再一次和平地完成了兵權的交接。

宋朝之前,皇帝有重大事項與宰相商議時,都是面對面與宰相坐議,談完後安排茶水作為結束。有一天,宰相範質起身給趙匡胤遞劄子時,椅子竟然給撤了。範質作為前朝重臣,只得識趣地上奏廢除坐議的制度,趙匡胤順水推舟同意了。範質不久也辭去了相位。

“舊制,凡大政事,心命宰臣坐議,常從容賜茶乃退。”

朱元璋的明初大案

朱元璋的皇帝之路,與趙匡胤完全不同。朱元璋的奮鬥經歷與劉邦倒有幾分相似,屬於從基層鍛鍊起來的幹部。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末了一個印,開國後,朱元璋的朝堂上分成了兩大集團,以李善長等人為主的淮西集團和以劉伯溫等人為主浙東集團,鬥爭也就在所難免。

中書省都事李彬貪汙案,成了李善長與劉伯溫的不和的導火索。

朱元璋向劉伯溫諮詢宰相人選,劉伯溫對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等人意見都很大,並非宰相之才。胡惟庸為相後,逐漸變得驕橫跋扈,有些事情擅作主張,這正犯了朱元璋的大忌。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發,成了朱元璋打擊淮西集團的工具。牽連人數達到三萬人。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次年,藍玉案發,牽扯人數達一萬五千多人。

兩次大案,主要原因是功臣們的不受居功自傲,不受約束的自招之禍。他們如果能像湯和一樣,懂得韜光隱晦,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也不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趙匡胤與朱元璋的比較

從宋太祖趙匡胤對待柴家孤兒寡婦、丞相範質以及杯酒釋兵權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偽君子。表面上看著是善,在偽善的面具之下,是真惡。

明太祖朱元璋要對開國功臣進行誅殺,為的也是江山的穩定,他的做法是一個真小人。

作為古代統治者來說,不論是偽君子還是真小人,其目的都是為了自己江山的穩固。


抱影無眠夜歸人


這與兩個人的出身,經歷,性格,心態有關係:

趙匡胤為涿郡人,於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夾馬營。 他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縣令;曾祖趙珽,於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趙匡胤為趙弘殷次子。趙匡胤可以說用和平手段當上皇帝,他出身較好,雖然隨郭威和柴榮征戰,都是中級軍官,太殘酷的內鬥沒有經歷,性格特徵並不突出,心態不分化,從前朝及五代十國之亂象中吸取教訓,武力可以取得政權,也是亂政奪權的根源,國家需要文治,人民需休養生息,重文輕武由此而生,既然文治重要,解決問題也要文明些!

反觀朱元璋,祖宗八代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經過多方艱苦奮鬥打拚出江山,有極強自卑和自大的雙重性格,從他統治明王朝時期的事例看,他不僅殺功臣,對吏治方面也下狠手,因為以他的出身,經歷而言,打出的江山,比別人難千萬倍,所以他倍加珍惜,萬分小心,時刻防範功臣宿將亂他的政權、奪他的政權,由此可見:他嚴勵或殘酷才算正常!否則不是他了!






狐羊樹


一般開國皇帝殺功臣有那麼幾個原因,一是功臣手握重兵不聽調遣,或中央怕他們做大,比如二英布反劉邦。二是開國皇帝要建立新秩序,從龍的功臣作為既得利益集團不得不幹掉。三是開國皇帝為新皇鋪路,功臣手握重兵,讓人不放心,先幹掉他們,留出位置給新皇籠絡新人的機會。

歷代開國皇帝裡,朱元璋是殺戮功臣最多的人,除了上面幾個願意外,還有一個是朱元璋從小就痛恨貪官。

朱元璋為了治理貪官,用盡各種手段。

首先,制定了嚴苛的刑罰,官員貪汙有被剁手、挑筋、凌遲處死的,最嚴重的是被剝皮萱草。

而且朱元璋一視同仁,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高級官員或者將領,只要犯罪一樣被處罰。

比如他的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向陝西走私茶葉,在歐陽倫看來憑著他的身份頂多就被罰點錢了事,是不可能殺頭的。後來歐陽倫被一個小吏告發,朱元璋知道後,下令賜死歐陽倫,還嘉獎了這個小吏,號召人們向這個小吏學習。

還有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永嘉侯朱亮祖,在永嘉勾結土豪欺行霸市侵佔土地,還迫害舉報他的官員,被押解到京城後,朱元璋親自用鞭打死朱亮祖。

其次朱元璋發動群眾反腐。他規定老百姓發現官員有貪汙犯罪行為,可以扭送到京城治罪,中途檢查站不得無故阻攔,否則以死罪論處。

最後朱元璋還發動了輿論宣傳,把查處官員貪汙的案例編製成一本書,這本書名字叫《大誥》。朱元璋在這本書開頭用簡白的話語描述了小兵和老百姓生活多麼不容易,官員或軍將們欺壓他們實在不應該。朱元璋還規定,家家戶戶都要學習《大誥》,每個鄉鎮都要請專門的人講授大誥這本書,而且每個學校都要把《大誥》列為教材,把反腐觀念深入人心,形成一種人人對貪官喊打喊殺的局面。此外,一個人犯罪了,如果熟悉《大誥》這本書,罪行減半。

朱元璋為了治理貪官汙吏,可謂嘔心瀝血,但收效甚微,最後還逼得全體官員站到丞相胡惟庸這邊,跟著胡惟庸密謀造反。


曉葉秋霜


趙匡胤出身武將世家,又是中央禁軍頭領,和那些武將都是老戰友,所以為了不再發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樣的事,搞了個"杯酒釋兵權",讓那些武將在沒有兵權的條件下,去安享生活。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鯉魚翻身,當了皇帝,就忘了本了,翻臉不認人。稍微威脅到我的皇權,甭管你是李善長也好,藍玉也好,拜把子兄弟也好,通通格殺勿論。有的還要滅幾族,剝皮實草。

在這方面,你要問為什麼,還真不好說。同樣是開國,趙匡胤剛經歷五代十國的動亂,面臨的問題不會比朱元璋少。可是他沒有大開殺戒。而朱元璋搞出了幾個大案,無數人頭落地。

大概也只能說,人性不同吧。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大部分開國統治者都傾向殺戮的方式,這種方式粗暴簡單,而且能夠剷草除根,永絕後患。而第二種方式比較溫柔,這就需要統治者的智慧和權謀,處理的好,大家都好,處理不好的話,則後患無窮。現在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趙匡胤和朱元璋對待功臣的方式和原因。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加強皇權,而朱元璋則通過誅殺功臣加強皇權

宋朝的建立者是趙匡胤,他本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手握兵權,公元960年,趙匡胤趁後周幼主年少沒有親政,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宋太祖,得到政權的趙匡胤,整天憂心自身皇位得來不正,為如何避免被屬下也來次“黃袍加身”愁眉不展,在宰相趙普的建議下,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這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

而朱元璋建立明朝沒有多久,就開始採取大肆屠殺功臣,明初洪武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這每個案件都牽連甚廣,很多涉案者或誅殺或流放判獄,很多跟朱元璋闖天下的功臣幾乎屠殺殆盡,像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馮勝等,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僅留下湯和一位開國功臣了,其結果是建文帝鎮壓朱棣的造反,竟然無大將可派。

朱元璋對開國功臣誅殺的原因分析

其一、主要是為了確保大明千秋萬世考慮,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做到萬人之上的皇帝,中間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好不容易做到的皇位,肯定不能輕易丟掉,而且還要保證自己的子子孫孫統治大明萬年不倒。這些跟朱元璋打拼過的功臣,個個手握重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進,一些大將開始驕橫跋扈,目無法紀,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如果不採取措施,日後就是尾大不掉的禍患,所以,朱元璋必須要對這些開國功臣下手,殺戮雖然殘暴,但是也是最有效的。

其二、朱元璋自身的性格問題,他自尊心太強,好猜忌,極端殘暴,缺少寬容,這些性格特點應該跟他童年的經歷有關,小時候的朱元璋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下頓,遭人歧視,經歷很多社會陰暗的一面,這些都會對他的性格養成有決定性的因素。

結尾

“狡兔死,走狗烹“,統治者都會為了自己的皇位,不擇手段,剷除功臣,只不過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成為千古美談,而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後世爭議不斷,落得個暴君名聲。


一切都付笑談中


答:趙匡胤出身貴族,朱元璋出身草莽,這導致了二人的性格、心態的差異。

其實,縱觀歷史,出身不好的草根皇帝都喜歡濫殺功臣,出身好的皇帝都對功臣比較好;比如說李淵和劉邦也是一個對比。

我們來說下趙匡胤和朱元璋。

  • 趙匡胤

趙匡胤是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的次子,放在現在也是一個妥妥的官二代。

趙匡胤在948年,21歲的時候開始從軍,屢立奇功。959年,32歲的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同年接受後周恭帝禪位,登基稱帝。

  • 朱元璋

從小差點餓死,為了活命當過和尚幹過乞丐;25歲時參加郭子儀的起義軍,一步步從底層幹起,最終在40歲的時候在應天府稱帝,後統一全國。

  • 二者的差別

趙匡胤從小是官二代,自己的能力出眾,一路開掛升級。縱觀他的一生都比較順利,心理肯定不會陰暗狠毒,放在現代就是陽光的二代黨,天下的士族將領也都和自己家族有聯繫。他“把酒釋兵權”是正常做法,要是他濫殺給他黃袍加身的功臣,自己一家子的臉上都過不去。

別說功臣了,連後周皇族他都厚待有佳。古代的大家族是一夥,趙匡胤就是大家族裡走出來的佼佼者;跟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國王們一樣,戰爭點到為止就行,沒必要動刀子。

反觀,朱元璋不一樣。他是從社會最底層慢慢爬到了皇帝這個位置的。先不說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人,完成從乞丐到皇帝的轉變後,他的心理一定會膨脹,並且多疑害怕自己的地位失去。換句話說,他沒有安全感,這種安全感的缺失導致了他喜歡推行暴政。

朱元璋是草莽,他不是士族,沒有自己的基本盤,走錯一步自己和全家的命就沒了,所以他必須得狠。


陸一說歷史


說白了都是一種豪賭,朱元璋賭的是明朝此後無戰事,朱氏子孫不造反,所以他瘋狂殺戮功臣,又倒行逆施恢復封藩政策。趙匡胤賭的幾大頭目不會造反,所以他選擇以最溫柔,而又最直接的方式實現集權。

從風險程度上來看,其實朱元璋做法的風險是遠遠高於趙匡胤的,對趙匡胤而言,失敗了也無所謂,無非就是提前暴露自己的心思而已,對朱元璋來說就不同了,一旦失敗就面臨江山易主的風險。

從機會成本上來看,朱元璋頗有點畢其功於一役的感覺,收益自然也就最大,趙匡胤收益也不錯,但是留者這些頭目,始終都是一個威脅,風險依然存在。


文史並蒂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不同的操作,我認為原因在於趙匡胤出身比朱元璋高,趙匡胤是武將世家,而朱元璋則出身草莽之中,如果說趙匡胤的謀略趕不上朱元璋,但是他的格局一定比朱元璋大。所以,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的一波操作,將軍權收歸中央的同時又給這些武將個個榮華富貴,穩定了軍心又加強了對軍隊直接控制的權利,一舉兩得!在看朱元璋,手下的這些哥們弟兄拼死拼活賣命打下的江山,到頭來卻落得個斬盡殺絕,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就是老朱的疑心太重,覺得誰都有可能奪走他的皇位!總之,意識形態不同,做後的結果也會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