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給別人貼標籤,用自己的喜好來對別人下判斷。印象中,某個孩子是很內向,而另外一個活躍。

在演講過程中,內向的孩子很出乎所有人意料,她過關了。而大家一致看好的孩子,誰都沒想到,她沒過。老師也不禁感嘆,真是沒想到,竟然她過了,這就是刻板印象,貼標籤的結果。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什麼是標籤效應?

在大眾的普遍意識中,內向的人,比較孤僻,不容易接近,因此被貼上,不易相處的標籤。有的人甚至會用不善交際來等同內向的人,從而定義這個人,如果內向,那麼他的未來就沒有活潑外向的人有前途。

而對於活潑外向的人,則認為是非常容易相處,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的朋友,自然未來的路也會比內向的人更寬廣,更成功。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對於孩子的這樣內向與外向的區分,逐漸在把人分類,從而定性一個孩子的未來,是可怕的。而這樣貼標籤的想法,最初是不被接受的。

慢慢地潛移默化影響,有些孩子久了認可了別人給予的評價,並按照評價來塑造自己對外形象。慢慢地我們會覺得的確如外界評價的一樣,孩子就是和描述得一模一樣。

家長是否有想過,究竟孩子是被說成是怎麼樣的,還是本來就是如此呢。事實就是,孩子們極容易受到外界評價,來規範自己言行,久了成為一種性格。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貼標籤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貼標籤,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人一旦被認定,不管是貼標籤的人還是被貼標籤的人,都會慢慢形成固定印象,而不易改變。

比如有的家長,就經常在孩子耳邊催眠,你這麼內向,以後怎麼辦呢,你就不能學學別的人一樣。這樣一遍遍反覆催眠,本來孩子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倒是父母的反覆提醒,而加重思想負擔,認為自己有問題,需要改變,而變得畏首畏尾。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性格有好壞之分嗎?內向需要改變嗎?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肯定外向,而期待改變內向,這些人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孩子自己。內向真有那麼不好嗎?內向的人一直都是內向嗎?而外向的人就沒有需要獨處的時候?

有人也會煩惱社會為什麼存在偏見,內向等於交際能力差、孤僻?事實是有的明星會表示自己平時生活中不善言辭,但表演過程中卻能侃侃而談,比如郭德綱、周星馳。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曾說過自己是一個內向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首屈一指的人。對於成就一件事,內向和外向沒有哪一方壓倒另一方。

他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也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學會了藉助斯蒂芬巴爾默的優點,彌補自身的內向不足,外延的支撐,讓他得以維持龐大的IT帝國。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孩子內向真的需要改變嗎?

1.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區別

性格內向的孩子,表現會害羞或不積極,與疾病沒有關係。內向的孩子,喜歡從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動力,對外界的刺激變化不敏感,也就是說,他們不喜歡太過活躍的因素。

性格外向的孩子,表現積極主動,常常會更討人喜歡。外向的孩子,希望探索和觀察外部世界,從中獲得行動力 ,對於變化更寬容,他們喜歡挑戰嘗試新的機會。

2.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內向是孩子的性格特徵,並不是孩子的缺陷。性格也沒有好壞之分。其實就像男女一樣,它們都是性格的特徵。內向的孩子從獨立思考中獲得能量,更容易傾聽思考,創造力更強。

比如一些藝術家,他們就屬於內向的性格,一些哲學家也是有內向性格。比如愛因斯坦,就屬於天生的靦腆,但他思考能力一樣超越了很多人。家長們其實需要用普通的眼光而非有色眼鏡對待孩子內向的事實。

3.孩子的性格是會變化的

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2~3歲時挺內向,但是經過家長和外界的影響,他們到成年時,已經看不出是內向性格。後天的努力,更讓人走出既定的框架和範圍。

其實不管是內向孩子還是外向孩子,都應被尊重,你有你的精彩,他有他的活法。當孩子學會正視自己,內心力量自然成長,就不需要強迫改變,而自動的運轉,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世界。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父母應該找到和內向孩子正確相處的方式而不是隨意貼標籤。

生活中的父母,對於內向的孩子,或許不必太過於緊張和執著,孩子為什麼無法改變,而是找到與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讓孩子自信而充滿魅力。

1.父母對孩子的性格要揚長避短,不強迫改變

許多家長沒有正確認識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對於內向的孩子,不是逼著孩子變成外向這麼簡單粗暴,而是順應孩子來挖掘孩子閃光點。

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有必要與更多人交流。否則將適得其反,因為強迫而變得越發恐懼而退縮。

2.父母不隨便給孩子貼害羞、內向的標籤

其實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需要父母正確引導,而父母的好意往往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有的父母首先認為內向不好、不禮貌。

在孩子怯場時,替孩子打圓場時會說他就是內向,潛臺詞就是別怪他。這種否定,讓孩子更加不自信,父母需要肯定孩子而不是打擊。

3.父母對內向的孩子多鼓勵和支持

對於內向的孩子,父母需要更多心思花在挖掘孩子潛能上,揚長避短。孩子發現了自己的優點,會變得自信,而自信必然會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

同時內向的孩子會比較不願意當眾表達意見,面對自己需求也會不好意思表達,父母需要鼓勵孩子。同時內向的孩子有耐心傾聽,又不願走出舒適區,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改變。

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貼標籤”!別讓標籤毀掉孩子天賦

父母放下對孩子的種種標籤,別讓對孩子內向的標籤,毀掉孩子的無限希望和可能。

育兒問題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八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