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談社世界史5: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與大清帝國的比較。


《講談社世界史5: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與大清帝國的比較。


第二部分

當然奧斯曼帝國的故事還有一個尾巴,就是奧斯曼帝國的結局。每次提到這個問題,我都非常感慨。歷史學作家郭建龍老師寫過一本《穿越百年中東》,有這麼一段描述,我選擇一小部分念給你聽聽。

“我曾經試圖在很多地方尋找當年奧斯曼的影子。在埃及, 埃及人雖然已經說起了阿拉伯語,信仰了伊斯蘭教,卻仍然以異教的古埃及為榮。對埃及人來說,臣服於奧斯曼人的歷史是必須忘掉的。在約旦和黎巴嫩,人們都以被羅馬帝國征服過、成為奧古斯都的奴隸為榮,卻從來不想回憶奧斯曼時期的事情,雖然奧斯曼時期的政策要比羅馬寬容得多。整個中東都恰好處於遺忘期,要將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帝國忘掉,彷彿這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

不知道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回到帝國上看,所有的帝國都要瓦解,但是像奧斯曼帝國這樣,瓦解得這麼徹底的,甚至沒有國家願意成為它的“後繼者”,並不常見。

就拿清朝來說,它在近代也像奧斯曼帝國一樣被稱為“病夫”,也被列強侵佔很多土地,但主體部分卻被今天的中國繼承下來了。為什麼奧斯曼帝國維持了五百多年的穩定統治,最後卻“碎成一地”呢?

抱著這個強烈的疑問,我請教了昝濤老師。請他對比清朝的歷史,幫我做個解答。

昝老師提到,這個問題很複雜。奧斯曼帝國和清朝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從小部落起家,都征服了富裕的地區,都建立了龐大的帝國,都維持了數百年的統治,在近代都遭到歐洲列強的殖民壓迫,都被扣上“病夫”的帽子。

但奧斯曼帝國和大清有兩個最主要的不同,導致這兩個帝國的結局不一樣。

  • 第一是地緣政治。
  • 第二是民族文化結構。

先說地緣政治。地緣政治,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這個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兩個國家的地緣政治複雜程度是不一樣的,導致他們承受的外部壓力是不一樣的。中國在近代雖然也面臨著列強的侵略,但主要的對手還是東邊的日本,而且我們最終打敗了日本。你會說,俄國威脅也很大,它侵略了中國很多領土。但比較奧斯曼帝國的話,你會發現俄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威脅其實更大。因為俄國的關注重點在歐洲和近東,俄羅斯帝國甚至曾經兵臨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城下。除了俄羅斯,奧斯曼帝國還面臨著北方的奧地利,以及英國、法國在地中海方向的競爭。另外,由於奧斯曼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陸,地緣位置極為重要和敏感。歐洲一直都有一個肢解奧斯曼帝國的企圖。奧斯曼帝國面臨的外部威脅要遠比近代中國更嚴重。

再從民族文化角度看看。中國有一個在數量、財力佔突出優勢的主體民族——漢族,而且漢語和漢字在全國被廣泛使用,這非常有利於維護國家的大一統。但奧斯曼帝國的人口、宗教和文化問題可就複雜多了。很長時期以來,奧斯曼帝國境內近一半的人口不是穆斯林,而是基督徒。結合前面提到的地緣政治看,奧斯曼帝國有很多歐洲鄰居。所以,帝國境內的基督徒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就顯得格外密切和特殊。在奧斯曼帝國中央力量衰微的情況下,這些基督徒群體的離心力就很強,這是奧斯曼帝國非常不同於中國的一點。

除了前面說到的地緣政治和民族文化問題,奧斯曼帝國最終解體,還有一個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試著想一下,如果奧斯曼帝國是一戰的戰勝國,它的命運可能會不同。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假設,它就像一臺波譎雲詭,卻又不容篡改的大戲。但或許,這正是歷史的迷人之處吧。

總結

好,奧斯曼帝國的故事,為你講完了。你可能覺得這段歷史有點壓抑,充滿了暴力、侵略和戰爭。在這裡,要提前預告一下,講談社系列的下一本,《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畫風要輕鬆得多。它講的是吳哥王朝的故事。我個人認為,這是我見過的,有史以來,最佛系,最可愛的王朝之一。歡迎你繼續關注。

撰稿、講述:裴鵬程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