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引起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不过就是我们的生活。

但是在几十年前甚至是千百年前,人类正饱受着战争的摧残。达官贵族尚且可以保命,平头百姓只能东躲西藏。时代的一粒灰,落到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山。战争所引发的经济倒退、生活秩序紊乱、家人流离失所,都是不可估量的痛苦。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必经受这样的风霜;但是我们也是不幸的:时代的落幕终究只能在文字中看到。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执政,军阀势力割据四方。对于人们来说,那是黑暗的时代,也是压迫的时代。

军阀们各自占山为王,统领百姓,民不聊生。外有外寇虎视眈眈、内有自家子孙血肉拼杀,曾经富饶强盛的土地,正处于内忧外患中,而军阀势力则是内患中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是战争,还是卖菜

当时军阀们互相战争不断,犹如当年天下四分五裂,诸侯国们彼此挑衅,想要占据对方的利益一般。但是这种战争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闹别扭,军阀们作为一方霸主,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失去了面子,势必是要讨回来的,而且一定要声势浩大的讨回来,以免让自己的百姓觉得自己失去了威信。

这可以理解成当时作为拥有武装势力的一方霸主的尊严。但是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哪里有放着外敌不管而自己先在窝里打起来的道理,再者来说,战争一旦发动,一定是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

赢了倒也还好说,可以索要等额的赔偿,一旦输了,不仅脸上无光,连带着自己的利益都要受到损失,因此军阀们为了在保证自己最大利益的前提下挣回面子,战争的发起方式也非常千奇百怪。

为首让人啼笑皆非的,是1927年的河南卫辉争夺战。战争双方,一边是鼎鼎有名的冯玉祥将军,另外一方则是张宗昌的势力。两方起争执的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冯玉祥想要张宗昌在河南的土地

,张宗昌不给,冯玉祥深感脸上无光,于是打算强抢。

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张宗昌就派遣了自己的得力部下任增祺守城,而那边冯玉祥也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冯治安,兵临城下,战争一触即发。当时冯治安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更大的伤亡,选择了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打算将城墙围攻住,而城内的任增祺接连几个月没有粮草,自己就会出来乖乖投降。

但是他同时忽略了一点,驻扎在城外,每天所需要的军饷开销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局面:城中的任增祺部队需要粮草,正愁自己的银子没地儿花;而城墙外的冯治安,却需要大把的军费来维持自己的驻扎生活。

军队穷,士兵们也叫苦连天。个别的冯治安军队投机取巧者,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没等夜幕降临,他们就偷偷运输进粮草与任增祺军队交易。两方隔着厚重的城墙门,城墙上的士兵放下吊篮和钱,城下的士兵再把新鲜的蔬菜放进去,就这样挣起了外快。

两方还经常因为买卖起争执,无非是觉得你的菜太贵、你的钱给得太少之类。但是没过几个月,冯玉祥就觉得这场拉锯战未免也维持的太久了,就催促自己的部下冯治安赶紧结束战争,由于不知道城内的军队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冯治安也不敢贸然起兵攻打。他想了个办法:送进大批的牛羊肉,劝任增祺投降。

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假模假式

任增祺当然是想投降的,这样继续耗下去,两方都只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就这样投降了,那自己的上上级在这场势必要给自己处罚,觉得丢脸。可是不这么做,难道真的要继续跟这群人耗下去吗?

任增祺想了一个办法:他放话出去,说你们冯将军来攻城吧,只要我们能够挺过八个小时,你们就让我撤离。

冯治安也不想再打了,他自己首先也没有什么精力去应付这场战事,再来就是自己的军费也不是很多,枪炮子弹打起来,哪里不要钱呢。思来想去,他觉得任增祺的想法其实不是不可行:这样一来,他们算是交过了火,回去再到自己的上局冯玉祥那里,也不是不好交代了,另一方面也算省了不少钱。

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安全撤退其实意义都已经不是很大:这事情过了几个月了,冯将军每天军务冗杂,兴许早就把之前的不愉快给忘记了。军阀们的斗争就好似天气般变幻莫测,有可能今天还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明天又凑在一起结拜做兄弟。

民国军阀混战有多奇怪?围城几月,两方军队挣外快,开炮就像放礼花

万一后来两个人和好了,张宗昌记恨自己,在将军面前说点什么,自己不就完了吗。得饶人处且饶人,任增祺说得对,就这么办吧。于是冯治安下令向城中开炮,但是这个炮声也只是听了个声响,几乎没有伤害到城中的任增祺军队一丝一毫。

炮声雷声大雨点小,就像礼花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上海。八小时过去了,任增祺带领军队撤出城中,冯治安只当做没看到一样。一场闹剧一样的战争就此结束,让当时的所有人都啼笑皆非。

不过虽然军阀们彼此之间战火不断,但是归根结底,大家都是中国人,不管在内闹得多不可开交,面对外寇时,却都是同气连枝,互相帮助的。这是炎黄子孙的血性,也是中华的傲骨。

大家同为华夏的子孙,身体里到底流淌着同样的热血,心中到底有家国为重的情怀,就算真的曾经交过火,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并肩作战,同仇敌忾。这不仅仅是军阀们本人的尊严问题,更是当时中华儿女的热血所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