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媽媽,我不要一個人睡,我怕”

“媽媽,不要關燈,我拍黑”

“媽媽,有怪物,我怕......”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當父母的都遇到過孩子說“我怕”這樣的情況,你是如何回應的呢?你是否會說:

“寶貝,不怕不怕,有什麼好怕的呢”

“寶貝,你是男子漢,不怕,勇敢點。”

“寶貝,沒有怪物,那是你想象出來的。”

當孩子說“我怕”的時候,孩子最需要的的是父母的貼心陪伴,而不是一句無關痛癢的“你要勇敢”,更不是“你膽子怎麼這麼小”的批評指責。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說怕是在找藉口,其實不全是這樣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恐懼在腦海中的反應真“真實”的是一樣的,表現出來的害怕是真實的,不都是藉口。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提到,成年人總認為童年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然而我們搞錯了(或者忘記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種元素的混合,不僅有好奇、興奮和幻想,還有恐懼、憤怒和悲傷。

有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兒童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那麼,當孩子說“我怕”,究竟是在害怕什麼呢?

1、害怕想象中的怪物,這是一種模糊型的害怕。

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對日常生活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想象,但他們又不能明確的區分開現實和想象。

看過的動畫片,聽過的故事,甚至是大人在孩子淘氣或不聽話時說過的恐嚇的話語

“你再不聽話,小心大灰狼來了把你吃掉”

“你再哭,晚上怪物來了把你捉走”

父母反覆的嚇唬孩子,讓孩子在一次次的嚇唬中對你所說的東西在腦海裡擴大恐懼,最後害怕到了極點。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孩子是單純的,之所以害怕,就是因為一些恐嚇的話語,或者一些恐怖的故事讓他們留下了心裡陰影。

2、不良的生活體驗帶來的害怕

同事的兒子很喜歡玩水,夏天的時候我們經常帶孩子們一起去海邊玩耍、游泳。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一起去的時候,他變得非常的抗拒,拉著同時就走,說“走,不玩水”。

我們都很奇怪,以前都是很高興玩水的,今天怎麼害怕起來了呢?最後想到的是上次來海邊玩的時候,小孩不小心摔倒嗆了幾口水。

原來,孩子是怕再次被水嗆到,再次經歷那種不良的體驗。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3、家庭問題給孩子造成不愉快的記憶或經歷。

孩子是最敏感的,當家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家人的激烈爭吵或者家庭暴力,也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當孩子說“我怕”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的孩子說“我怕”時,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你不要急於否定他“有什麼好怕的”,而要接納和理解,你的理解對他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幫助。

家長們千萬不要說“這有什麼好怕的”或者“你膽子怎麼這麼小”的話語,這樣一味地否定,只會讓孩子感到羞恥和被藐視。並不會幫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反而只會讓孩子更加的不安,同時還會讓孩子產生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當孩子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如何反應至關重要

其實,當孩子面對恐懼是,我們家長只要第一時間安撫並理解他,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都在,會永遠保護他,實實在在的陪伴和守護,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要相信,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當他們自身能力提升後,很多問題就不再是事兒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培養他們的能力,幫助和陪伴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