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的隸書作品“三國演義開篇詞”和這個”蕩”字有動感嗎?

國承明


您這幅隸書作品“三國演義開篇詞”和這個”蕩”字,看起來風格很明顯,費了不少心思琢磨出來的。將隸書橫展的姿勢往右上傾斜,筆畫往上走,確實有一些動感效果,蘇東坡的行書也是採取這種方式。

筆畫上來說,你的字省略了隸書標誌性的蠶頭燕尾,筆畫增添了很多顫抖和殘破效果,給人以行筆艱澀之感,少了初學者的油滑,似有力量之感。

就整個作品來看,自己的風格習氣多了一點,筆畫和結構上也略顯單調,多了匠氣,少了書卷氣。林散之先生曾說,書法的創新,也要有科學的態度,不是瞎琢磨出來的。風格的形成是繼承古人的淵源傳統,加上自己的特長。

你個人有些才氣,若能多學傳統,往漢代隸書或簡牘上靠一靠(從風格上看可以融合簡牘),就會更好,能寫出自己的特色,那就成功了。


麓風軒






唐島居士


這篇蕩字寫出了蕩的靈魂,有蕩意。很不錯了,向您致敬


春色易得


這個字,是有動感,但是依我個人淺見,是動得不美,動得太過了。總得來說,你的書法,第一是傳統比較欠缺。隸書,比較動感的話,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漢簡,由於當時特定的環境和時間書寫出來的,再加上是木片或竹片,他的速度是比較快的,比較爽利的很快的;第二類是稱為草隸的《石門頌》,也是帶有行書的筆意的!但是不管哪一種,都必須遵循書法的一個審美標準。首先是取法,必須是歷史上經典的碑帖,比如《張遷碑》《衡方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石門頌》等等,也可以取法漢簡,如《睡虎地秦簡》《武威簡》等;第二是隸書作為一個書體,它一個顯著特點是穩定、厚重、張力、中實,線條要求厚實,有彈性,有力度,像《曹全碑》《禮器碑》,雖然是比較細的線條,但是他也是非常有力度的,是中含的一個用筆,是用篆書筆法寫出來的,比較厚實,而不是鋪毫刷過去的;同時它的大小粗細也不是用提按寫來的,而是筆鋒鋒面的變化寫出來的。這個作品習氣很重,筆畫是用提按寫出來的,而且中間又斷開,這種特點是我們現代當代一些寫隸書的人的一個習氣,他們不理解這個筆法。建議多學習經典;多一點了解隸書史,提高隸書的審美眼光,增加作品內涵;三是增加筆法專業訓練,提高作品技術含量,提高作品格調。


文仰山人


簡單地說,你寫的不是隸書,只能算是你自己的獨創字體,隸屬有隸書的規範,超出隸書規範就不是隸書。只能算是隨心所欲書。再說這個蕩字,殘缺不全,重心不穩,雜亂無章,完全不能給人以美感,書法的重點是大家認可,給人們以美感。不是自己想怎麼就怎麼!


王志毅


長篇大論的理論我不懂!但你的隸書風格我不喜歡!沒有美感!看著這隸書我心裡有點發謊!好象我立在海中的一葉小舟上!由於海浪衝擊,小舟搖愰不定!我快要掉進海里去了。











夏倩瑜


說真的,我不想誇你,你雖然練了很多遍,但你想,你有那種 信手拈來爐火純青 的感覺嗎?

三天不寫字,你還有這樣的感覺嗎?



浮生寄清風


乍一看真看不出是隸書,由其每筆橫的寫法有魏碑的剛直,沒有一波三折的靈秀,就算是魏碑,隸書的結合體吧。結構還是不錯的,自成一家。


維哲


你這不是隸書,是自我體。若按你現在這個思維練下去,永遠都出不了師。隸書有隸書的形體、架構,不是信手寫去。想真學隸書,那就要按前人的書貼,下功夫臨慕,一筆一劃的學,不能按自已想法獨出心裁。


終南釣叟


寫的還行,有自己的風格,我看開篇詞筆墨節奏欠缺,全篇缺少墨法,蕩字這樣寫不太好,沒有靈動感,第一眼看過去,倒稍微有一點醜書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