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第一經濟教條,學會後絕大多數人都很富有


哈佛大學第一經濟教條,學會後絕大多數人都很富有

大家好,我是金億謀!


著名的哈佛教條

哈佛大學經濟學第一堂課,會教所有學生一個觀念——

先把每個月30%的收入儲蓄起來,然後剩下的錢才能去消費!

這就是著名的“哈佛教條”。

所以從哈佛出來的人,幾乎每個人一生都很富有!

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名校出身、收入不菲,更因為他們每個月都能嚴格遵守先儲蓄後消費的哈佛教條。

就是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必須以存30%收入做為當月最重要的目標,不找任何理由和藉口放棄這個目標。

好,現在來反觀一下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存不下錢?

因為只要是先消費再儲蓄的人,你會發現到最後都存不下什麼錢。


為什麼要儲蓄

那我們為什麼要儲蓄、為什麼要儲蓄呀?

因為光靠我們個人去賺錢速度太慢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去投資,也就是用錢去生錢。

無論是投資項目也好、投資理財也罷,都比我們自己賺錢速度要快!

我來給你舉個例子啊——

假設你現在有10萬塊錢去做投資,假設你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5%,那麼10年下來你的投資收益就是15萬。

但如果你把每年的收益存住、不去消費,拿過來再繼續做投資,那你10年下來的投資收益就是30萬,整整多出來1倍!

這就是持續投資的力量,也叫複利!


什麼是複利

那什麼是複利?

說——一個窮人向上帝乞求財富,上帝說:那好,我給你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一次性給你1個億;

第二個選擇是:第一天給你1塊錢,然後後面每天都在前一天基礎上加倍,總共給100天。

那這個窮人應該怎麼選擇呢?

選擇第一個,他就能一次性成為億萬富翁。

那如果選擇第二個呢?

第一天1塊,第二天2塊,第三天4塊,第四天8塊,到第10天才512塊。

那到第100天是多少錢呢?

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比幾萬億億還多,因為到第28天就已經超過1個億了。

所以賺錢這件事兒,一定要多用錢去生錢!


家庭資產優化配置

中國現在每年的通脹率大約在5%左右,所以我建議每個家庭都要做家庭資產優化配置。

一般的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我建議可以使用4321原則,也就是——

40%的錢拿去買固定理財、大額存單、國債,這些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穩穩拿收益;

30%的錢拿去投資股票這種高風險高回報品種,但一定要有足夠的經驗,如果沒有經驗可以考慮投股票型基金;

剩下留20%的現金以應對不時之需,這筆錢可以做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最後10%的錢,買保險。


好,今天財商創富節目就到這兒,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