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豪華大墓被盜墓賊盜掘一空,專家:墓主人活該

2010年10月份,成都市青龍村在搞基建時遇到了古墓,同時聽到消息的當地文物部門也第一時間趕去了。對於專家來說,考古過程中遇到古墓那自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畢竟又要有文物出土了。所以古墓被發現,考古專家都會懷著特別激動的心情前往,這一次也不例外。

1000年前豪華大墓被盜墓賊盜掘一空,專家:墓主人活該

專家到了工地果然看到了古墓,經過丈量發現這個古墓真的很大,光墓室粗略估計就有300平方米大小,更不用說耳室和甬道。另外專家根據裸露在外的墓磚確定了古墓的年代,距今大約一千年前,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墓葬。一切準備停當,那就著手發掘吧,期待這個大墓能給世人帶來驚喜。

不過等專家圍著青龍村古墓一番巡查後,發現不對勁,很快他們便表現出了沮喪,這是為什麼?

盜洞!大夥發現在封土外側有個直徑一米大小的洞,它就是盜洞啊,得知這個壞消息專家們一時間心灰意冷起來,端詳著深不見底的盜洞,專家臨時決定先從盜洞下手,挖挖看,說幹就幹,很快就把這個盜洞扒拉開,結果發現裡面竟然都是水,這時專家揪著的心才放下去,存了水的盜洞說明這個盜洞沒有挖到底,那就證明盜墓賊沒有得逞,墓裡面的寶貝搞不好一件都沒有丟。大夥重拾幹勁,開始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如此大型的古墓,不必說,搞不好是哪個帝王的陵墓,就算不是皇帝,起碼也得是個王公大臣吧,發掘的工程量想必也是巨大的,按照以往經驗沒有半年這墓還真挖不明白。挖掘工作一步步進行著,那麼墓主人會是誰呢?座標成都,不成想該不會就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兒子的墓吧。沒跑了,不過會是王建哪個兒子的呢?

之所以說是王建兒子的墓,那是有根據的,前蜀的王建與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樣,建立基業時都招攬了很多人才。而王建直接把這些人認作乾兒子,除了他自個生的11兒子外,他還破紀錄地認下了100多個乾兒子,厲害吧,其實都是為了籠絡人心,也真是拼了。當年王建墓被髮掘時也震驚到了考古專家,雖然前蜀是一個以成都為中心的偏安一隅弱小政權,比不上前唐、前梁那些大國,但王建墓一出土,大家才反應過來,這墓的豪華完全不亞於中原政權的王陵。

王建的兒子們活下來的,自然都封了王,做了高官,但不幸死去的自然也會被厚葬,就在距離青龍村大墓兩公里多的青龍梗上面就發掘過王建義子之一王宗侃的墓(生前被封為前蜀魏王)。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推斷,少不了這青龍村大墓很可能是王建眾兒子之一,某個王子的墓葬。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挖掘古墓的力度也越來越大,終於等到第二年,古墓才見著穹頂的全貌。

當機械設備把墓室頂部的夯土和雜物清掃乾淨時,出現大家眼前的又是一個洞,而且塌了的洞,這個洞也映照了專家心裡的“黑洞”,墓頂竟然是塌陷的。怎麼回事?原來這個古墓的頂結構和王建、王宗侃墓的頂不一樣,王建及王宗侃的墓頂雖然也是磚塊壘砌,但他們是拱頂,而這個墓是穹隆頂,起碼不是一個時代,看來專家心目中的墓主人另有其人了。最可怕的是這個墓的頂部已經塌陷了,看上去還很嚴重,專家見狀,內心重回忐忑。

造成如此大的塌陷,專家說一般是地震造成,或者說被盜墓賊多次惡性盜掘導致的。墓頂坍塌“當頭一棒”,大夥的心裡不停地打鼓,別說墓室裡的文物都被塌陷的磚塊砸壞,估計早就被盜墓賊洗劫一空了。伴隨著忐忑的心情,考古人員繼續挖掘,直到見到墓室後,大家才徹底失望,果然如猜測的一樣,主墓室裡空無一物,除了散落的墓頂磚外,文物寶貝什麼的一概沒有,連棺床都沒了,墓主人的屍骸也不脛而走。

碎屑之下只有一塊類似墓誌銘的石碑,這其實對專家來說,墓誌銘的發現甚至比見到金銀玉器都有價值,考古考古就是要發現堙沒的歷史,找出不為人知的秘密。可是仔細一對比,專家發現這個石刻並非墓誌銘,而是一塊買地劵。也就是地契,陰間的地契,是所謂的陰間不動產證。古人迷信嘛,這塊買地劵就是墓主人下世後,用來在陰曹地府買宅子時的“房產證”。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活著的時候享受的,死了以後都要有。

不過再好的預想也只能是個願望,死後都將淪為他用。不過好在這塊地契上詳細記載了墓主人的一些信息,經過還原,專家發現墓主人的確不是前蜀國的,而是後蜀國的宋王,姓趙,大蜀廣政十四年,查閱史料得知:這是後蜀的一個年號,宋王又是誰?文獻上記載他是趙公,看來墓主人是後蜀的宋王趙公;

後蜀是五代十國時期,在前蜀滅亡之後又一個以成都為中心的政權,國號也叫蜀,為了區分,史學家就把它們分別稱為前蜀和後蜀。再查閱史料得知,趙公全名是趙廷隱,他是一位將軍,在五代十國混亂時期,他先後效力於後梁和後唐兩大政權,在後唐滅亡前蜀之後不久,他奉命進入蜀地,並且成了後蜀開國皇帝孟知祥的心腹,因為他為後蜀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孟知祥把他封為宋王。

公元950年,66歲的趙廷隱去世,後蜀國以極禮將他厚葬。這就是墓主人的身世,那麼在這麼一位後蜀的王陵裡還有哪些重大發現,在等著考古專家呢?2011年6月份,經過幾個月時間,雜亂的餘土清理之後,考古專家仔細發掘,終於是有了驚人的發現;

武士俑、大型神怪獸,雖然主墓室的券頂塌了,但這些俑像是在墓室的一角,所以受到的影響不是太大,保存還比較好,不光是主室,在耳室也有重大收穫。在耳室發現了一排女性陶勇,這究竟是什麼俑呢?

仔細一瞧,竟然是女妓樂俑。他們都相當珍貴,別看這些陶俑手中有的已經沒有樂器了,但她們傾情演奏的姿勢依然是那麼逼真,那麼生動。另外趙廷隱的墓葬中還出土了眾多男性陶俑,比如一個面容英俊的男子雙手執禮,文質彬彬,他應該是趙廷隱府中一位儀仗侍從。而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手舞長袖的少年,正在載歌載舞。而裝束有點奇怪甚至古怪的那對男傭,他們又在幹嘛呢?

從表情看,他們應該在表演滑稽小品,不錯,一千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有小品了,而且還是典型的扮醜表演。當然了,墓葬中的驚喜絕不止這些。就在主墓室的一角,一片雜亂之中,有一個衣著紅袍,端身而坐的中年官宦俑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他會是誰呢?很顯然,它應該就是墓主人趙廷隱啊。在墓主人的身旁還發現了人首蛇身的鎮地俑,之所以把它深藏於地下,有專家認為她就是女媧的造型,也有專家認為這是墓主人希望後世子孫人丁興旺的願望。別的還有觀鳳鳥俑等等,數不勝數。

那麼這些陶俑應該是怎麼擺放的呢?專家在這些陶俑周圍發現了不少像屋簷圍牆之類的建築小構件,專家認為它的原型應該是一個巨大彩繪陶質的庭院,整個拼裝的話很像一個地下的四合院。加上前面發掘的買地劵,專家認為這就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實寫照,雖然五代十國戰亂頻仍,但是並不妨礙權貴們享受奢華的生活。

如此精心佈置,好在另一個世界安享太平,長眠於此,墓主人趙廷隱絕對煞費苦心,不過可惜,他的這種煞費苦心最終都只是徒勞。因為直到發掘結束,在墓葬裡考古人員都沒有發現任何的金銀玉器,全被盜墓賊盜掘一空,留下的只有這些在當時看來一錢不值的陶俑。

按說到這裡,這座古墓的發掘應該結束了,可是當專家準備收工的時候,他們在散落的磚土中發現了墓誌銘,而且墓誌銘的表面字痕被盜墓賊用利器敲得流離斑駁相當殘破,看來這些盜墓賊不完全是衝著寶貝來的,他們很像是來洩恨的。同時驗證這一結論的還有,專家在不少的陶俑身上看到了煙熏火燎的痕跡,包括棺床上三具棺槨的黑色壓痕,棺木顯然是被焚燒成了黑炭,經年累月在棺床上留下了鬆鬆散散的形狀。

那麼是什麼樣的盜墓賊不僅掠盡墓中的財物,還惡意砸碎他的墓誌,蓄意焚燒他和他家眷的骨骸,甚至他墓室券頂的垮塌也是有人刻意造成。那麼這是些什麼人呢?考古專家決定從文獻中尋找答案,那麼找到了嗎?在一本北宋學者張唐英所著的《蜀檮杌》的書裡,考古人員找到了線索。書裡說;

公元965年,趙廷隱去世十五年之後,後蜀國主孟昶向北宋投降,後蜀滅亡了,而就在這個時候,蜀地爆發了流民起義的浪潮。注意,流民起義往往伴隨著一種現象,大墓被盜,因為軍隊要打仗要生存,要湊糧餉。專家推測趙廷隱墓很可能是在這個時期遭到洗劫的,可是盜墓之後,這些流民為什麼要焚棺燒屍、砸碎墓誌,甚至可能弄塌墓葬呢?

專家覺得這可能跟趙廷隱在世的時候為人和口碑有關,專家再查閱史料發現,趙廷隱的確是一個很霸氣很霸道的人。所以到後期,一個政權一旦沒人保護你了,後人要洩憤,正好又處在同一年代,仇恨如昨,到墓裡破壞一通,很有點春秋時期伍子胥的情況,掘楚平王的墓,伍子胥掘墓鞭屍。

這可能就是趙廷隱大墓留給我們的全部真相了,而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感慨,古人希望用極盡奢華的墓葬來跨越生死,然而他們就是不明白,真正能跨越生死流傳千年的只有百姓稱頌的一世清明。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儘管趙廷隱墓被損毀嚴重,成都文物部門最終暫時放棄了修復,但是經過長達七年的艱苦努力,他墓中出土的七十多件精美文物相繼被複原成功,這是成都考古史上一項重大的成就,它讓人們能夠清晰地感知到一千多年前,後蜀那不曾被亂世泯滅的璀璨文化!

參考文獻;《古代中國考古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