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道德危機還是政治危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能說會道,會堆詞藻。令色,色是外表,令色,改變外表,善於表演。這句話通常理解為,孔子不喜歡,能說會道,善於表演的人!

現在巧言令色是個成語,意義沒有變,貶義詞。如果我們把這個詞‘掰成’中性詞,就會頓時產生疑問,為什麼對能說會道善於表演的人扣這麼大一頂道德帽子?這不應該成為一種道德批判,相反,我覺得是一種本領,一種技能,現在我們都在向這方面靠近,小孩子報個口才特長班,現代社會得學會偽裝自己。現在很多職業就是幹這個的,主持人巧言,影視明星令色。

論語中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道德危機還是政治危機?

電影《孔子》海報


孔子有個‘言語科’的學生,叫宰予(字 子我),有一次在宰予大白天睡覺,被孔子嚴厲地批評了,罵得比較狠,批評完了接著說,以前,我是聽其言其行,現在,我是聽其言其行。這裡說明,宰予以前對孔子承諾過,我大白天不睡覺了,但是宰予沒有實踐承諾,這對孔子而言是一次重大的信任危機!現在我們撒這種謊,簡直張口就來,所以我們無法與孔子產生這樣的道德共鳴,也就無法理解‘巧言令色’背後的道德危機。仁義禮智信,在孔子這裡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範疇,沒有自然‘鮮矣仁’,不可否認失信是言語科的人最容易出現的毛病。

論語中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道德危機還是政治危機?


孔子不喜歡巧言令色的人,孔子喜歡木訥的人。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剛就是無慾,就是不屈服,就是面無表情,不善於表演,就是嘴巴笨,不善於表達。

問題就來了,按照上面的邏輯,木、訥巧言令色正好相反,巧言令色容易出現信用危機,言下之意木、訥就基本是可信的!表情木木呆呆,不善於言辭的人就基本可信?這個邏輯怕是說不通,由此反推,巧言令色不一定是信任危機!

孔子會不會對巧言令色的人不是作道德評價,而是作政治考察?我在上一篇說過,在孔子這裡道德和政治是統一的,

仁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政治理想,因此把這裡的理解為仁政,那麼這些話都是說給統治者的了,巧言令色,鮮矣仁。就可以解釋為,為官若是空談作秀,那算不得什麼仁人為政。這樣的人孔子遇見過嗎,衛靈公就是這樣的統治者,說得好聽,派頭也足,就是不幹。剛、毅、木、訥,近仁。就可以理解為,為官者,勿有私心,要有決心,勤於政務,腳踏實地,這差不多就是仁人為政!

論語中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道德危機還是政治危機?

電影《孔子》的衛靈公及其夫人南子


小結:說實在的,因為才疏學淺所以心裡很是忐忑!我是這麼讀《論語》的,先找共鳴點,再融入那個時代那個情景試著去理解,找到一種可行的解釋,如果與孔子的思想或其他言論相悖,那麼再尋找其他可行的解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