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在路上》

《在路上》

(On the Road)

書單-《在路上》


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創作於1957年的長篇小說。


為什麼說是垮掉的一代?


它描寫的一群年輕人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歷,反映的是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同時被公認為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


內容簡介:

《在路上》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遊蕩到舊金山,最後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語法規範的長句,並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

書單-《在路上》


主要人物

迪安

《在路上》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非迪安·莫里亞蒂莫屬,離經叛道的主題在他身上也體現的最為充分。因此,集反權威、反傳統、平民化和神秘主義於一身的迪安,無疑是“垮掉一代”精神的最好象徵。在迪安與薩爾相識前,他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蹲監獄,而且是個偷車的慣犯。在他們初相識之際,迪安便闡述自己對性的觀點,認為“性可是生活中唯一頭等重要而且神聖的事他先後三次結婚,周旋於已婚和未婚妻子之間,並在旅途中與其他女人隨意發生關係。他藐視權威,無視傳統,聽憑本能和個人意志的驅使,做事瘋狂而不顧後果,他那些“垮掉一代”的夥伴也常常用“瘋狂”這一詞來形容他。


薩爾

與迪安相比,敘述者薩爾顯然沒有那麼徹底的與舊世界決裂的勇氣和行動,他處於“舊情感”與“新情感”的矛盾中。一方面,他追隨迪安一夥人,種種放蕩不羈的行為都少不了他的參與,在他身上可以看出反叛傳統道德和中產階級習俗觀念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在這個人物身上,還可以看到他不止一次對傳統道德和習俗的眷戀,以至最終妥協和迴歸。


書單-《在路上》

作品主題

同實際生活中的垮掉一代一樣,《在路上》裡的這些人物也是一些蔑視政治權威、世俗觀念、傳統道德和法規法紀的離經叛道的青年人。在麥卡錫時代高壓而沉悶的社會里,這些青年人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壓抑和束縛,總在尋求援脫。不過,《在路上》並非僅僅在反映這些育年人如何挑戰主流文化,如何發洩對它的不滿並竭力擺脫其束縛。也就是說,它並不僅僅是在否定,更重要的是,它還致力於表現這些青年人在痛苦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信仰。凱魯亞克的最深刻之處,也許還不在於他在作品中表現了垮掉一代極端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反叛與追求,以及他們的仿涅與痛苦,而更在於他對包括他本人在內的由迪恩所體現的那種垮掉一代運動本身的思考。

書單-《在路上》

正是這種思考最好地表現了凱魯亞克和垮掉派作家們在精神上的不斷追求和對自身的水無止境地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