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傑克·凱魯亞克在《在路上》裡寫下這麼一句話:

我一輩子都在這麼追趕讓我感興趣的人,他們瘋狂地生活,瘋狂地說話,瘋狂地被拯救,他們渴望同時擁有一切,從不無聊得打哈欠或口吐陳腔濫調,而只是燃燒、燃燒、燃燒,就像神奇的黃色羅馬焰火筒爆炸,像蜘蛛在群星之間垂下長腿,你在正中央看見最大的那顆藍色煙花綻放,所有人驚歎“哇噢——”!

這位將自己的生命燃燒進文字裡的作家,如今已經離開這個世界50年了。50年,正好是他的作品進入公版期的第一年。而大概是人氣加持,哪怕距離《在路上》首次在國內出版已過了將近17年,有“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之稱的傑克·凱魯亞克,依舊足以掀起一波閱讀的熱潮。

不管你看懂沒看懂這本書,凱魯亞克都用這條漫長又沒有終點的“尋找之路”表達了自我。鮑勃·迪倫也評價這本書,說“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1.瞭解傑克·凱魯亞克,才能讀懂《在路上》

On the load,在路上。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書名都一如既往好聽,文藝,充滿了無數遐想的空間。不過,儘管書名這般有範而酷炫,裡面的文字卻真的是寫在路上的經歷,且大部分是凱魯亞克的切身經歷。也就是說,想真正讀懂《在路上》,就繞不開凱魯亞克作者本人。

古怪,瘋狂,孤獨,這是凱魯亞克對自己的評價。從19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不用唸完大學,到35歲時《在路上》出版,凱魯亞克都在為發出自己不同的聲音而努力。在這期間,他不時在循規蹈矩的生活和瘋狂的生活間切換,也認識了後來成為迪恩·莫里亞蒂原型的尼爾。

他花了7年的時間在路上,卻只用3個月的時間,靠著自發式寫作的衝動就一氣呵成寫成這部作品。整部小說有著類似搖滾樂的激情張揚的表現張力,也寫出了他身後無數個同在路上的青年的吶喊。

總的來說,凱魯亞克的身上恰好有普通人的影子,不過這隻佔了一半,而另一半則屬於我們都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2. 尋找自我價值VS內心的迷茫

不同於一般的小說的是,《在路上》的這條路,似乎是沒有指明方向的一條路,漫無目的,一路前行。

是不甘於平淡的生活而做出的選擇,亦或者是想要找到內心出口的一種嘗試,凱魯亞克在一種支離破碎中,力圖把真實的情感和思想吐露出來。隨性而為的舉動其實有灑脫也有無奈,日常瑣屑和不被理解的行為中其實也帶著勇氣。

說到底,《在路上》除了嚮往詩和遠方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態,更多的是一種於迷茫之際奔走尋求自我價值感的迫切渴望。這更接近於一股熊熊燃燒的火,點燃了書中如大江大河般狂野不羈的文字,也喚醒了蟄伏於心底的對自我的思索。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對《在路上》而言,書中的情節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要緊的是那股年輕的勁兒,那種力求找到方向感的衝動,和青年時代的共鳴。

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3. 喧囂過後的落寞,是撥動內心的那根弦

如果說行文中夾雜著一代人的迷惘,無緒甚至是頹廢,那麼結局處帶給讀者的,就是無形地撥動了內心的那根弦。

獨自坐在古老殘橋上的那個背影,在“想象綿延伸展到西海岸的這一整片廣闊得難以想象的隆起土地,想象來來往往的所有道路,想象在其龐大之中做夢的所有人”的時候,沒有來地變得落寞。

而人來人往的喧囂,和孩子哭鬧的喧鬧,好像將之與這個世界隔開的屏障。

擁抱最遙遠海岸的星夜,和未知的今後,我們會和書中的薩爾一樣,想起迪恩·莫里亞蒂。從某種程度來說,《在路上》和《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點相似,無論我們是如何理解迪恩,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迪恩。

凱魯亞克《在路上》:這部用3個月寫成的小說,為何成了經典?

傑克·凱魯亞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哪怕在《在路上》出版暢銷的時候,他也依然被認為是有爭議的作家。但在這本書中他總算是暢快淋漓地寫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也不枉這一生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