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基因和人類有很高相似度,為什麼長得和人類差距這麼大?

阿SIRym


大約38億年前,生命的種子在地球上生根發芽,如今它已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地球上的不同物種就是這棵生命之樹上的枝葉。現在地球上存在的物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圖示:生命之樹

為什麼老鼠和人類的基因非常相似呢?據科學家研究發現,老鼠和人類在蛋白質編碼基因方面相似度高達85%。這說明老鼠和人類之間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老鼠和人類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首先老鼠和人類同屬於動物界中的哺乳動物。它們都具有哺乳動物的基本特徵。其次老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說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動物基因的相似度越高,說明它們的的共同祖先就距離現在越近。老鼠和人類85%的相似基因來源於8千萬年前的共同祖先。

圖示:基因

咱們來打個簡單的比方。有時候咱們得知一個陌生人和自己同姓的時候總是寒暄到“咱們500年前是一家。”相同姓氏的人如果往前追溯總會找到自己共同分祖先的。在自然界中的不同種類的動物之中也是一樣的,只要往上追溯都是能夠找到共同的祖先的。

圖示:老鼠

再比如我們人類不但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高達85%,而且和貓的相似度更是高達90%。也就是說貓和人類更相似一些,共同的祖先更近一些。然而和貓比起來,和人類更加相似的動物是黑猩猩。一項研究表明,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6%。因此黑猩猩和人類的共同祖先就更近一些了。

圖示:黑猩猩

即便是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6%,但它和人類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區別是非常大的。但和老鼠比起來,黑猩猩和人類更加相似。我們發現不同的在人類同一個物種之間基因也是有差異的。不同的人之間基因形似程度高達99.9%。人類基因的99.9%相似度決定了你是一個人,而那0.1%的不同基因決定了你是不同於其他人的個體。

為什麼老鼠和人類長得差異那麼大?它和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在生命之樹上成為了不同的分支,按照不同的方向進化了。老鼠和人類之間的基因不同之處高達15%,這就造成了老鼠人類之間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我們說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結果啊!


兔斯基聊科學


老鼠與人類基因相似度只有95%左右,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也只有98.8%。

其實老鼠與人類基因有95%的相似度有也很高了,如果只從基因上看,是人是鼠還真的難以分辨。

可在真實世界中,老鼠與人類的外形差距太大了

老鼠是齧齒動物,世界鼠類有450多種,共有家鼠、黃毛鼠、屋頂鼠等1700多亞種,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長得獐頭鼠目,體態有大有小,體重在20~900g之間,一雙鼠目賊溜的轉,卻視力低下。尾端長著一條長長的鼠尾,人類就以它受到啟發發明出來鼠標。



鼠類生性機靈,善鑽洞、攀爬、游泳。智商高,堪與人類一較高低。人類吃的它們都吃,人類不吃的蠍子等物它們也吃。對於棲息地沒有要求,不管是髒亂的下水道還是垃圾堆,都能棲身,因此常會為人類帶來病菌。

鼠類繁殖能力強過人類,每年可懷胎8次,每次可有7只左右幼鼠。

老鼠與人類的相似度

耶路撒冷大學的科研人員掃描老鼠的骨骼發現,精確到毫米的老鼠骨骼與人類骨骼相似度高達99%。如果將骨架延展開來,與人類骨骼幾乎沒有區別。

下圖為老鼠骨骼:

科研人員通過千萬個老鼠實驗,在比對老鼠與人類基因後,發現老鼠比人類的要少約10%,老鼠的第16號染色體與人類第21號染色體最相似。而人類多出來的基因其實有很多是重複的垃圾基因。

下圖為古哺乳動物(人類祖先)骨骼:


人類還將繼續對老鼠的研究,以能更好的瞭解自己。而且人類的祖先就是一種像老鼠的生物。


弄潮科學


老鼠的基因和人類基因的相似度並沒有99%,不過貌似90%還是有的,至於說什麼和人類基因相似度達到99%的,那是黑猩猩。


首先呢,人類和老鼠基因有一定的相似度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人類和老鼠都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哺乳動物的,不過那也是好幾億年前的事情了,時至今日,老鼠和人類發展得可是迥然不同啊。而人類和黑猩猩的祖先都是古猿了,這個稍微近一點,也就幾百萬年前的事吧,所以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相似度更高也是說得過去的。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因為不單單是人類和老鼠,人類和其它的哺乳動物,基因相似度都在90%以上,跟靈長類動物相比較,基因相似度普遍在96%以上。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即使如此,那又能說明什麼呢?俗話說:“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人類和老鼠基因相似度10%的差距,足以讓人類和老鼠發展成為截然不同的物種,就連是黑猩猩和人類基因有99%的相似度,僅僅1%的差距,那也還不是和人類有著天壤之別嗎?


如果我們想要在人類和老鼠之間找出什麼共同點的話,那麼恐怕得回到數億年前了,人類和老鼠同為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最早進化於1.6億年前,很多人認為哺乳動物進化於恐龍滅絕之後,實際上早在侏羅紀時代,哺乳動物就開始發育了,而至今為止,已經經過了1.6億年的時間,人類和其它所有的哺乳動物都一樣,最初源於始哺乳動物,而最初的哺乳動物,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根基一樣,此後在這個根基之上,哺乳動物家族一點點壯大起來。

在這顆大樹成長起來之後,它不斷分化出各種各樣的分叉,而人類和老鼠,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不在同一個樹幹之上了,隨著時間的推進,人類和老鼠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同了,而人們普遍認為,原始猿類是人類的早期分化點,大約在600萬年前,現代猩猩和人類分道揚鑣,經過了真的多年的各自演變,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差異度也才1%左右,已經形成了如此大的外貌、智力方面的差異,更不要提10%的差異了,這已經差的太遠了。


鏡像科普


大家好,我是深度科技屋,作為一名科學領域的創作者,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呢,人類和老鼠基因有一定的相似度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人類和老鼠都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哺乳動物的,不過那也是好幾億年前的事情了,時至今日,老鼠和人類發展得可是迥然不同啊。

其次人類和黑猩猩的祖先都是古猿了,這個稍微近一點,也就幾百萬年前的事吧,所以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相似度更高也是說得過去的。

最後這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因為不單單是人類和老鼠,人類和其它的哺乳動物,基因相似度都在90%以上,跟靈長類動物相比較,基因相似度普遍在96%以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深度科技屋


儘管老鼠被人們憎恨,但它們在科學領域確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小白鼠經常被用於實驗。使用小白鼠的原因是老鼠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有85%相似。然而,有些人很好奇。既然人類和老鼠的基因如此相似,為什麼在大小和外觀上有如此大的差異?

事實上,我們不能說基因非常相似,外表就非常相似。事實上,不僅人類和老鼠有很高的基因相似性,和香蕉也有很高的基因相似性,而且高達50%。因此,我們不能說基因是相似的,外表必須一致。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每個物體在這個世界上出現時都有自己的不同。然而,它們的身體形狀和狀態也隨著歲月和基因突變而改變,或者基因突變的積累,最終成為我們所看到的表象,從而在自然淘汰過程中倖存下來。

事實上,老鼠、人類和香蕉都屬於真核生物,所以我們也必須考慮細胞的觀點。人類細胞中有細胞核、內置網和高爾基體,遺傳基因的轉錄模式基本相同。然而,在進化過程中,它們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因此,不能說基因相似外觀就相似。例如,我們的寵物貓和人類之間的相似性高達90%,而大猩猩基因和人類之間的相似性高達99%。然而,在進化的過程中,儘管基因非常相似,進化和進化的程度被選擇來將兩個有機體分開並進化成兩個物種。

因此,我們看到的一些生物現象只是一個身體。同時,也證明遺傳相似性不能完全一致。即使雙胞胎的遺傳相似度是99.999%,但仍然無法保證兩者完全相同。


偶爾乾貨


先說一組數據,今天地球上上的人類和黑猩猩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6%,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和香蕉的基因相似度竟然達到了50%,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人類不僅與哺乳動物基因相似度高,而且與植物的基因相似度都達到了非常高的重合度。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人類和那麼多的生物基因重合度那麼高。

基因重合度

我們知道,人類的遺傳物質是DNA,而DNA分子是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的。

脫氧核糖核苷酸中包括:磷酸,脫氧核糖,鹼基,氫鍵(這些記不住也沒關係),我們只需要知道,對遺傳信息起到決定作用的是鹼基對的排列順序

鹼基是指:A(腺嘌呤),G(鳥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組成。

鹼基對是指鹼基兩兩排列,並且有一定規則:A(腺嘌呤)一定對應著T(胸腺嘧啶);G(鳥嘌呤)一定對應著C(胞嘧啶)。

而人體中,一共有30多億鹼基對,也就是說人體內有30億對脫氧核糖核酸,我們人體的性狀就是由這30多億鹼基對的排列順序決定的,它們就有點類似於遺傳編碼一樣。

而這30多億鹼基對中,並不是所有的都會在你身上表現出來,有很多鹼基對是無用的,在你身上並沒有表現出來,比如:鱗片、尾巴等。而其中有用的鹼基對排列順序,可以通過轉錄、翻譯等工序,組成各種各樣蛋白質,而人類的形狀就是通過蛋白質實現的。

物理學家Riccardo Sabatini曾經做過一個比方:如果把你體內所有的遺傳密碼打印出來,那麼將會佔滿26.2萬紙,而這其中,只有500頁獨屬於你自己,其他人沒有。

這個比例,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你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基因相似度都高達99.9%,哪怕你和他沒有血緣關係。

那麼,我們為什麼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也那麼高呢?

其實這是因為,老鼠和人類一樣,遺傳信息也是儲存在DNA之中,也是通過鹼基對的排列順序來記錄的,而且鹼基都是由A(腺嘌呤),G(鳥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組成。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和人類的都相同,只有少部分與人類有差異。

人類和老鼠有85%的基因相似度是因為

這些基因執行著類似的功能,比如:呼吸功能,視覺功能,神經系統等等。

還有一些基因功能可能會在老鼠身上表現出來,而在人類身上不表現出來。

比如:某種基因疾病,可能在老鼠身上會發病,但在人類身上終身不發病。還有毛髮,在老鼠身上會表現出全身毛髮,但人類控制的形狀是無體毛。

老鼠與人,為什麼有85%的基因相似度?

在1億多年前,人類和老鼠擁有共同的祖先,由於地球當時的霸主恐龍還沒有滅絕,所以人類和老鼠的祖先只能佔據較小的生態位,依靠夜行、樹棲生活。

在7000萬年前,人類祖先逐漸開始與老鼠祖先分家,但此時人類和老鼠的祖先是近親,基因差異並不大,或許還存在部分生殖交流。

後來隨著板塊運動造成的地理隔絕,讓人類祖先和老鼠祖先的基因差異越來越大,直至成為不同的物種。

儘管人類和老鼠成為了不同的物種,但人類和老鼠的在蛋白質編碼基因上存在著許多相似度。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員認為,在蛋白質編碼基因上,人類和老鼠相似度達到了85%,這也說明了兩者在遠古時擁有共同的祖先。

除了人類和老鼠有共同的祖先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鹼基對都對應著性狀,大多數鹼基對是冗餘的,它所對應的基因也是無用的,並不執行任何作用。

而有效的基因只佔總基因的一小部分,正是這一小部分,決定了我們的長相、膚色、衰老與疾病。

而人類之所以與香蕉也有50%的基因重合度,是因為香蕉也是用DNA作為遺傳物質,原理和人類相似,只是具體基因性狀與人體不同。

總結

之所以老鼠基因和人類基因的相似度能夠達到85%,其實是因為這些物種都是由真核細胞組成的,而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DNA上的鹼基對排列原理都是相同的。

因此,即使物種之間外在的相似度不同,但控制生物最底層的邏輯都是相同的,因此在基因層面上,才具有如此高的相似度。


鍾銘聊科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老鼠有20對染色體,人類有23對,老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大概在85%左右。感覺已經是很高的相似度了是不是???

其實做一個對比就會馬上發現,並不是這樣。

貓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也很高,能達到90%。而公認和人類關係最近的黑猩猩,基因和人類基因的相似度能達到99%,然而長相上,無論是貓還是黑猩猩,還不是和人類完全不一樣?

再做一個反向對比,香蕉、果蠅,這些和人類感覺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物種,和人類基因相似度也能達到60%……


其實按照進化論的說法,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基因最早源頭,都來自一個同樣的單細胞祖先。

只不過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基因也在不斷地產生突變,出現分支,地球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物種。但鑑於最早的共同祖先都一樣,所以基因組中有一些重疊和相同的基因,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基因其實就是DNA的序列,DNA通過轉錄、翻譯等等過程,製造蛋白質分子,進而構成生物體的各種器官和組織。DNA的細微差別都會導致生物體合成和表達的蛋白質千差萬別,進而出現巨大的生物體特徵差異。

有多細微呢,人和人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9%,但仍然會有單眼皮/雙眼皮,金髮/黑髮等等的外貌差異。更別說基因相似度只有99%的黑猩猩,90%的貓,和85%的老鼠了。。。。

不過很多動物和人類之間基因相似度高其實也有好處,比如醫學上可以使用小鼠或者其他一些動物來進行實驗,研究人體疾病的致病基因啊,或者新研發的藥物等等,在動物實驗的結果比較成熟之後,再進入臨床階段。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歡迎評論關注轉發。


不吃腸的大腸


老鼠的基因和人類的相似度90%左右,相似度不是指基因有多少相同,而是基因的類型和其主導的性狀的關係,只要有一個鹼基對不同,基因功能就不相同,導致不同物種的較大差異。

同是哺乳動物分支,老鼠和人類往遠了說有一個共同的直系祖先,而哺乳動物的演化歷史大約只有1億多年,相較於地球生命40億年的歷史還是很短暫的,因而哺乳動物間保留了一些相似的基因,據分析人類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在85%-90%,然而這裡的相似度指的只是“相似”,並不說明兩者有多少相同的基因,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規律是有一定相似的,最初的時候形態相似度非常高,相似的發育來源於相似的基因,基因的行為才是生物發育的根本,而儘管基因有相似,但是哺乳動物的胚胎髮育在時間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人類需要10個月,一些哺乳動物僅僅只需要幾周,但是每種基因中又多多少少有一些鹼基對的差異,這來源於漫長進化歷史中不斷形成的可遺傳變異,就是這一點點差異導致了基因產物的天差地別,基因控制的生物體的發育結果就千差萬別,而對於現代技術來說,基因的差異是可以測定的。

據科學家分析,人類的語言是和基因有關的,有一些基於基因突變的遺傳病導致人缺乏語言能力,聽不懂也不會說,而分析後發現猿類動物也有這種基因,只是和人類有幾個鹼基對的差別,造就了它們沒有語言能力。生物的繁衍來自於基因的複製,複製幾乎是100%一樣地向後代傳遞,因此生物的繁衍首先是保持了物種的穩定,而那些可遺傳的變異才形成了生物演化的基礎,可遺傳的變異導致了種群內生物的差異,可大範圍的基因突變一般是直接導致死亡,所以這些變異也只是少數基因點位的變異,因此不同的生物個體擁有大量相似只有少量不同。

然而這些會隨著演化的時間而不斷累積,動物也會因為微生物的感染將一些病毒或者細菌的基因固定在自己的基因中,成為內源性的病毒基因,人類和老鼠生活的環境大不相同,各自都會引入很多不同的基因,各種基因差異的累積儘管使兩者之間只有10%左右的差異,基因的表達結果卻千差萬別。

地球生命一脈相承,構成物質都是一樣的,十來種鹼基,20種左式氨基酸,儘管它們之間的配對可以有很多很多種,可是已知的地球生物都有一兩百萬種了,未知的可能還有千萬種,那就會使鹼基的配對有高度相似的不同物種。人類不僅和老鼠基因相似度在90%左右,和香蕉的相似度也有50%。


來看世界呀


這就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啊!有了這句話,無需解釋。

你舉這個例子是想說,從某些源頭的相似性來推斷結果的關聯性,應當有一定道理吧!但科學中卻沒有這樣的定理,反而有相反的案例,足以證明這種推斷的邏輯性不成立。


瓏荃堂



首先,我們要糾正下題目中的錯誤,老鼠的基因與人類是90%的相似度,而與人類基因相似度最近的是黑猩猩,達到96%,而老鼠的天敵貓和人的相似度也是90%,牛是80%,雞是60%。令科學家驚奇的是和人類最不像的海膽竟然和人類還有70%的相似度。從上面可以看出,雖然黑猩猩和人類長的最像,基因相似度也最高,但下面的這些動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與外觀並沒有特別的規律。

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DNA可以通過轉錄生成RNA,RNA經過翻譯最終合成蛋白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心法則。基因就是DNA序列,但不是所有的基因都會進行轉錄和翻譯,不同生物之間會有不同的基因表達。即使是同一物種,基因表達還會受到各種調控,所以每個人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9%,但所展現出來的外表也是千姿百態。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表達模式這就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