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貝多芬、海子與當前住在“最底層”8平米內活得高高在上的鵝毛詩人唐國明?

唐國明2016


唐國平與貝多芬我瞭解的不多,但是海子可以講講。

如果細品過海子的詩,我們不難發現,海子的詩很樸實,不用華麗的詞藻,卻依舊震撼人心,海子的詩歌創作短短几年,詩中所表達的意境也有所不同,先是對生活的期待,後是對美好的嚮往,最後在無比的絕望 ,他是一個灑脫真實的,並真實的過分,可能恰是如此,後期的他,朋友極少,生活也就索然無味。

最後,他自殺了,遺作《春天,十個海子》通體透露出一種絕望,這種絕望中透露著一種樂觀大氣,我到現在也不懂海子,可能他走的路,是一種淒涼且孤獨的英雄主義吧。

希望我們能有共同的看法,望採納,謝謝。

我是散客,一個俗人!


吾名散客


中學課本上的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這是以前寫的關於海子的詩。


幸福的海子


21年前,
一個北方嚴寒的夜晚
沒有燈光,
亦沒有星光。
你靜靜地躺在那裡
聆聽著大地深處的傾訴——
遠處河流和微生物的竊竊私語
你就是這樣地看著那個烏黑而又遠處的天空
沒有星光,沒有月亮
但是那裡,
卻有天堂
那是你嚮往的地方

山海關的城牆外
那曾是英雄赴死的地方
在那裡,你看到了
你的梵高哥哥還有
向日葵和
火熱的太陽

你比他們還笑得燦爛


在安慶的城外,
那片鄉村的土地上,麥穗
金黃
盛滿了你兒時留下的微笑
你走了,遠離了懷寧
遠離了你深深熱愛的那片土地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你的父親,母親和兄弟

還有那些不朽的靈魂


你在思念誰

是安慶城中心神不定的姨妹
還是你的四姐妹
是青海湖邊兩塊瑪尼石
還是査灣的山楂樹

抑或是西藏天邊的喇嘛


突然發現有一天
你是多麼的幸福
睡在那片被你稱作亞洲銅、
有飛鳥做伴的土地上
那裡有麥地有禾苗,有金黃

有火熱的太陽
劈材,餵馬,
有白鴿、村莊、孩童
還有海灘

我是柳白,一個喜歡讀書看書的80後。歡迎喜歡文學、愛好文字的您們一起和我交流溝通。願在煩躁的社會中生活的朋友們,能夠獲得一絲安寧!


柳白


海子與當前住在“最底層”8平米內活得高高在上的鵝毛詩人唐國明

————————————————————————————————

曾經有一群活得高高在上的人

比如陶淵明、唐寅與曹雪芹,比如荷馬

莎士比亞、馬克思、卡夫卡、凡高與貝多芬

比如海子與當前每天住8平方米吃8元盒飯

活得高高在上的唐國明

————————————————————————————————

————————————————————————————————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鵝毛詩5首

————————————————————————————————

1、一群活得高高在上的人

……………………………………………………

曾經有一群活得高高在上的人

比如陶淵明、唐寅與曹雪芹,比如荷馬

莎士比亞、馬克思、卡夫卡、凡高與貝多芬

比如海子與當前每天住8平方米吃8元盒飯

活得高高在上的唐國明

……………………………………………………………………

2、路過

……………………………………………………

茫茫的水面上

是天鵝的村莊

天鵝的羽毛

在村莊飛響

我騎馬而來

我兩手空空

我旅途勞頓

我孤身一人

……………………………………………………

3、不知何時

……………………………………………………

不知何時,我的故鄉不再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的故鄉是小時候那一個

月亮一樣純潔的想象

……………………………………………………

4、春天的麥地

……………………………………………………

雪睡在我的麥地

它在麥浪上,輕輕地呼吸

我孤獨地守望,守望這夜的天堂

白雪已經遠去

春天春天,春天的梨花滿園

春天眨眼遠去

野花啊野花,野花還在開

春天春天,酒杯裡的香氣

……………………………………………………

5、金黃的麥地

……………………………………………………

天堂萬里無雲

今天,我帶著水國的聲音

我投奔無門

只有去麥地上走個不停

金黃金黃的麥地啊

是北國的天堂

我在麥子的天堂裡,聽風看雲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感性學者。

………………………………………………………………………………

唐國明說:“科學精神就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