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事变后,为何于谦要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而不是儿子朱见深?

史学达人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说,并不是于谦立的朱祁钰,而是众臣和孙太后。至于为什么要立朱祁钰,是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大明帝国都没有了,那么谁是皇帝重要吗?当时正是明帝国存亡之际,为了首先保住大明帝国的社稷,唯一的选择只有立朱祁钰。

一、行将崩溃的大明,力挽狂澜的于谦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却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也先俘虏。

而此时的明帝国,远远不是立谁为皇帝那么简单,而是是否重蹈北宋靖康之耻的问题。

严格来说,此时比起靖康之耻还要危险。因为那时候的金军虽然骁勇善战,但对中华的了解并不够,他们不知道如果押着徽宗和钦宗向南进攻的话,南宋军阀都得投鼠忌器。

但是现在的也先是知道的。在俘虏了明英宗之后,也先带着他的精锐骑兵,还有这个值钱的俘虏,首先换取了大量的财务,然后又想去赚开明帝国北方重镇大同宣府的城门,还好两地的总兵杨洪和郭登也算是良将,避免了和皇帝陛下直接接触,这才保住了城门。

然而,这还没完,也先没办法,又带着朱祁镇直奔明帝国的首都北京,这招擒贼擒王着实厉害,差一点就得逞了。

也先差的这一点就是于谦。

本来于谦只是兵部侍郎。在朱祁镇亲征之前,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就劝谏不要去,然而朱祁镇没有听。

于是,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邝埜选择自己陪皇帝陛下去参加远征,而让于谦留守代理兵部事宜。

而现在,大明帝国最精锐的京营部队已经全部死在了土木堡,而帝国的最高领袖朱祁镇也在敌人手里,群龙无首而又捉襟见肘。

本来,在明帝国的决策层里,于谦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但是现在从监国朱祁钰以下,全都都是人心惶惶,这时候,熟悉兵务的于谦主动站出来了。

他首先呵斥了迁都的建议,然后提出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等二线部队前来保卫首都。

看起来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实际上这背后有很大的深意。

首先,如果迁都,那就真的成了第二个北宋,京师的陷落,会极大的打击明人的信心,帝国的行政系统一定会崩溃。整个北方或许都将沦陷。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京师不能舍弃。

其次,于谦意识到,明帝国和北宋的区别在于,虽然京城三大营已经覆灭,但一战而已,明帝国的地方军和其他二线部队没有受到影响,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及京城三大营,但只要指挥得当,还是撑得住场面。

应该说,大明帝国没有落得北宋的下场,于谦是有很大功劳的。而除了于谦,与北宋君臣鼠目寸光不同,内阁学士陈循、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支持使得明帝国迅速形成了以朱祁钰、于谦为核心的决策层。

然而,此时升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却高兴不起来:虽然局势暂时稳定了,然而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三、唯一的朱祁钰,懦弱的监国

明帝国目前最根本的危机有两个,一是也先的大军,二是也先手中的皇帝陛下朱祁镇。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于谦和朱祁钰等人的努力之下,已经开始有了稳步回升的景象。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

因为在明帝国,特别是文官政治已初具规模的明帝国,最重要的位置就是皇帝,没有皇帝,做什么事都名不正言不顺。而眼下,朱祁镇被俘,为了不让也先名正言顺的把大明帝国的首都北京给和谐了,明帝国最好的选择就是再立一个皇帝。

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在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他们兄弟俩的感情应该没有受到生在帝王家的影响,因为朱祁镇出征前,还任命朱祁钰为监国。实际上,朱祁镇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因为他们的父亲朱瞻基仅仅留下了他们两个成年的儿子。

因此现在,新任皇帝的选项,有两个:21岁的监国朱祁钰和2岁的皇太子朱见深。

朱见深小朋友只有2岁,如果立他为皇帝,实际上比没有皇帝更糟糕。因为现在至少有于谦在外顶着,内有朱祁钰暂时主持着局面,而一旦朱见深成为皇帝,那么实际上掌握政权的大约会是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和祖母孙太后,从历史来看,这个孙太后还是比较强势的一个人物。

大敌当前,京师危机,估计在这个时候,任何有识之士,也不愿意看到主少国疑,女主临朝的景象。因此,朱祁钰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加之朱祁钰监国名正言顺,当时许多大臣纷纷上书朱祁钰,请求他即位皇帝。

然而,监国的朱祁钰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软弱没有主见的人。午门血案之时,朱祁钰就害怕的想要回后宫,此时同样,朱祁钰一次次的表现出害怕的样子。这时,于谦出来说:臣等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并不是为了私人的利弊。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明史·于谦传》

很多人因此以为是于谦一锤定音,使得懦弱的朱祁钰有了主心骨。然而,实际上,朱祁钰真的是懦弱不敢当这个皇帝吗?

三、朱祁钰的政治手腕,大明朝的转危为安

根据即位后景泰帝强立太子朱见济、将朱祁镇安置南宫等做法来看,朱祁钰并不是一个不懂政治的懦弱青年,相反是一个强势的政治家。

那么,为什么此时的朱祁钰要表现出一副懦弱的样子呢?

这正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风范,现在朱祁镇还在,朱见深也还在,朱祁镇的母亲正牌太后孙太后更是两朝太后。如果贸然即位,以后会遭到什么样的不测还说不清楚呢。

因此,朱祁钰的懦弱是因为在等一个关键人物的表态,这个人就是孙太后。在《明史·于谦传》我们看到,大臣“清皇太后立郕王”,而在《英宗实录》等处的记载来看,更是这位孙太后,下旨以朱见深为皇太子,郕王宜立为帝。

孙太后表态后,朱祁钰立马丢掉了懦弱的面具,登基为帝,是为明代宗、景泰帝。

而登基后的朱祁钰,马上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下诏各边关不得听信瓦剌利用太上皇朱祁镇骗取财物等;同时任命于谦提督各军,快速组织北京保卫战。

其雷厉风行,与之前的懦弱表象完全不是一个人,可见朱祁钰不仅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还颇有些城府。

在朱祁钰的大力支持下,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下,大明帝国保住了,也先退回了草原。不久,朱祁镇也回来了,居于南宫。八年后,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钰和于谦死。


总的来说,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必须要立朱祁钰,于谦并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大臣,而于谦也不是决定性的意见。而为什么要立朱祁钰,是因为他是大明帝国最好的选择,几乎也是成年皇帝的唯一选择。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一品铲史官


土木堡事变指的是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忽悠,御驾亲征,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蒙古也先,在无水五粮的土木堡被也先打败,英宗被也先俘虏北去的事情。事件发生后,举国上下一篇惊慌,蒙古也先以英宗皇帝为要挟,军队一字排开,狮子大开口。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把皇宫内的金银财宝搜刮一空,用马车送到也先军营。然而,也先言而无信,收了财宝却不放英宗回来,也是,奇货可居嘛。而更重要的是,国家一时无主,人心思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兵部尚书于谦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建议皇太后,让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做皇帝,应对即将到来的北京保卫战。一开始朱祁钰胆小怕事,只肯做监国,不肯做皇帝。可这样一来,很多政令就失去了正统性,军令人心都不可靠了。为此,新皇帝继位当是重中之重。可是,当时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只有三毛岁,太小了,国难之际,别说三岁,就是十三岁又能有什么主见。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于谦等众大臣集体商议,上书皇太后,拥立时年二十二岁,风华正茂的英宗弟弟朱祁钰做了新皇帝。但是朱祁钰仍然有顾虑。他怕一旦有一天哥哥回来不好交代。还是于谦挺身而出,安慰朱祁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就这样,几次推迟的朱祁钰就成了景泰皇帝,遥尊他的哥哥为太上皇,英宗长子朱见深仍然是太子。这就是土木堡之后发生的事情,不期八年之后的夺门之变真的让朱祁钰当时的忧虑变成了现实,当然这是后话了!





无法回避的历史


明朝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使得国家从繁荣走向落后的一个朝代,而土木堡事变是明朝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正是土木堡事变使得明朝从兴盛走向衰败。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土匪抓去了,瓦剌人打的算盘是想凭借着天朝皇帝在手,好的话可以让天朝打仗起来可投鼠忌器,毕竟皇帝在他们手里,搞不好可以推翻明朝,自己做中原的主人呢?

就算打不过,凭着皇帝在手,三天两头的找明朝要钱要物那还不是so easy。

在瓦剌人心目中,皇帝是中原王朝神一样的存在,俘虏了皇帝,简直就是拿到了长期饭票!怎么也不会吃亏

明朝以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自然也看清了对方的算盘,要打破对方的美梦,同时又要凝聚民心兵心组织反抗,重新再立一个皇帝是最优最省时也是最稳妥的方案!只有如此,瓦剌的计谋不攻自破,他们手里持有的长期饭票一失效,他们的如意算盘就失败了一大半,剩下只有一条路,就是背水一战,看谁厉害了。



非常时期,如果立幼年朱见深为帝,凭着朱祁镇和朱见深亲父子的关系,难保在组织反抗的时候会因为这层关系而受到掣肘,况且幼主当不了家,朱祁钰这边政治力量也可能在此时出于对皇权的私心,并不真心抗战,到时候怕是外忧不解,又添内乱,反而直接推举已经成年的朱祁钰上位于国家更有利,等搞定了瓦剌人,朱家人再要在皇位上争,那就是国家内部的事,也是家事了。

于谦的做法,是在分清权衡利弊之下,保大局的做法!事实证明,正是他的理智,才使得大明又强行续命了数百年,也并没有花到更大的代价,瓦剌人就把朱祁镇给还回来了!


历史随笔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朱见深)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获之后,也先带着他到处敲大明边境的门,索要钱粮,这期间有些开了门,有些不开,可见在边关守将的心中,大位还在朱祁镇手里,朝廷没了主心骨,人心浮动,不知道朝廷到底有什么打算。

此时的紫禁城乾清宫里,兵部侍郎于谦靠着在流血事件中举措得当,成功安稳了郕王和百官,避免了流血事件的扩张,暂时顶替起了朱祁镇的位置,成为了朝廷的主心骨,使得政令有出,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在这个时候,尽快找到能完全替代朱祁镇的朱家人,让他们来主持朝局就是当务之急了。

在当时的朝廷中,有资格继承朱祁镇皇位的只有两个:年仅两岁的朱祁镇儿子朱见深,和已经二十二岁的朱祁镇弟弟、郕王朱祁钰。在权衡利弊之后,于谦决定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全面替代朱祁镇,做好武备和瓦剌开战。

于谦为什么选择朱祁钰:

  1. 在朱祁镇离开之前,已经任命了弟弟朱祁钰为监国,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已有的制度,是在皇帝御驾亲征时,朝中必须安排重要人物监守,以免在皇帝离开整个朝廷就停止运转了。虽然能担任监国者多为储位已定的皇太子,可当时太子年幼,所以朱祁镇以弟弟朱祁钰监国,已经是实际上的国家副主席了,由他顶替朱祁镇的位置,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 朱见深年幼,后宫大权掌握在其祖母孙太后手里,而百官则以于谦、王直等为首,孙太后自然是想要自己的孙子继承儿子的帝位,可百官不同意。皇帝年幼,大事做不了主,那这主得谁来做呢?皇太后做主,还是大臣做主?最怕的是再来一个王振做主。立朱见深很容易出现内阁和后宫意见不一的情况,最直接的就是:双方关于朱祁镇如何处置就有着很大的冲突。
  3. 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子为父纲,古代以孝治天下,如果朱见深继位,他背后的孙太后为了保护朱祁镇,保护朱见深的孝道,自然会力主求和了事,这对内耗过大的大明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也先贪婪成性,议和的条件肯定是开了又开,得一想二,朝廷就只能收刮民脂来满足其要求,这样的话就会激起民变,内部人心尽失,外部强敌压境的大明还能撑多久,这才是于谦最先要考虑的,南宋之事不可不鉴。
  4. 此外边将之所以在朱祁镇来时敢不开门,不给也先乘机夺城,无外乎就是因为继位的是朱祁钰,而不是朱见深。朱见深作为朱祁镇的亲生儿子,边将们肯定要考虑到这一层利害,如果朱见深继位,而边将们又把其父拒之门外的话,即使能够保护城池,但难免被后宫和皇帝秋后算账,要是朱祁镇还能活着回来的话,那他们的小命还能保得住吗?可要是边将开门,则大明自朱元璋时期起就建立的边境长城就形同虚设,给点钱还不要紧,最怕的是也先钱也要、城也要,而有朱祁镇在手的也先,也让边将们投鼠忌器,那两宋燕云十六州之事则又再次重现了。

考虑到以上几点,于谦才执意立朱祁钰为主,而对于朱见深,于谦也和孙太后做了妥协,将其立为皇太子,以保证大明帝脉在之后可以回到朱祁镇身上。

有了朱祁钰做主的大明朝廷,重新展现了生机,边将们以“国已有新主”为由拒绝了为朱祁镇开门,保护了各处边疆重镇,于谦所主持的北京保卫战,也敢于对朱祁镇所在的德胜门采取炮火猛攻(于谦在这之前,已经通过细作得知朱祁镇不在德胜门,才敢采取炮轰)。

这一切都让也先感觉到,朱祁镇这个皇帝已经没用了,靠他来抢钱、抢粮、抢地盘的策略不管用了,在议和使臣杨善强大的气场下,也先只能好好招待朱祁镇,并将其放回。如果于谦立了朱见深为帝,那朱祁镇依旧还是也先手里的王牌,不把国家掏空来满足也先,朱祁镇是绝不可能被放回来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于谦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国君,这是他力主立朱祁钰为帝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最终被杀的原因所在。

01

土木事变后,立朱祁钰为帝,是从国家需要出发的。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的发对,御驾亲征,征讨瓦剌也先。朱祁镇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以异母弟朱祁钰为留守摄政。

但由于指挥失当,明军全军覆灭,朱祁镇被瓦剌俘获。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

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道:

"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确定下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此情况下,需要另立新君,一是让年仅两岁的皇太子继位;二是让摄政的朱祁钰为新君。

这事就得需要孙太后点头决定了,朱祁镇是孙太后亲生的儿子,朱见深是她的亲孙子。朱祁钰是庶出,但朱祁镇就这一个兄弟。

此时,瓦剌太师也先率领大军,逼近北京,准备把明英宗送回京城,并以此向明朝讨价还价,索要大批财物。

于谦等人拒绝明英宗回到京城,京城大乱,群臣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为新君。

孙太后无奈之下,同意了众臣的建议,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百官再三请求,郕王才无奈应允,登基为帝,是为景帝,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02

迎接明英宗回朝或者让朱见深继位,都是可以的,但不符合国家利益。

瓦剌也先同意放朱祁镇回来,而且已经把人带到了北京城下。如果大明朝满足了瓦剌的要求,明英宗完全可以安全回来。只不过,大明朝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将受制于瓦剌。

当时,皇太子朱见深也可以继位,但父皇在瓦剌手中。小皇帝虽然没有主意,但大臣们毕竟要考虑投鼠忌器,也会受到瓦剌的要挟。

但郕王朱祁钰为新君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不再会有任何顾虑。于谦等人的建议,就是彻底抛弃明英宗,断绝瓦剌的幻想,也坚定朝野抗战到底的决心。然后集中精力,组织军事力量对抗瓦剌。

土木之变,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明朝当时正处在”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实力远在瓦剌之上。

当时,京师精锐全部覆没,只剩下老弱士卒不足十万。于谦请郕王迅速调集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很快人心渐稳,局势得到了控制。

从于谦等人一系列措施来看,是完全正确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为了整个大明朝的利益。但不可否认,于谦等人的作为是置明英宗的生死安危于不顾。这是忠于国家,但绝对不是忠于国君。

瓦剌看到大明朝已经另立新君,朱祁镇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把他放回来了。

等到朱祁镇复辟成功,自然会秋后算账,于谦也就必然会被处死。

这个结果,恐怕已经在于谦的意料之中,他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有其诗为证:

石 灰 吟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无论是气节还是智慧,于谦都应该受到后人永远的尊重和纪念。


豹眼看历史


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发生之后,他就被瓦剌给俘虏了。堂堂大明的皇帝成为了瓦剌的俘虏,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等臣子不得不考虑重新立一个皇帝了。这样之前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他就成为了太上皇了。

太上皇帝位置就不重要了,这样瓦剌就不能以他们抓了皇帝的名义,来要挟明朝了。

可是,把明英宗朱祁镇给俘虏了,必须要重新在大明立一个皇帝呀,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呀。

那么,这个时候要立谁为皇帝呢?

按照明朝的祖制,朱元璋规定的明朝的皇位是父子相传,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皇位的传承,有儿子的传给自己的儿子,没有儿子的就传给自己的兄弟。

这种祖制,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更改的,也米有人改到了。

很显然明英宗朱祁镇是有儿子的,他的儿子就是朱见深。按道理说,朱见深来继承老爹的皇位,才是正统才符合明朝的祖制。

可是,于谦偏偏没有立朱见深,而是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这是为何呢?

可以说这和当时的复杂的国际形势是有关系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瓦剌不断的进攻大明,现在的大明还尚未获得安稳,必须要时时的警惕瓦刺给大明带来的威胁。

这是当时大明的外部威胁。

第二、朱见深只有三岁,当了皇帝也没有什么用。关键的时候,很多事情是需要让皇帝拿意见的,很显然三岁的朱见深是做不了这样的事情的。

这是当时大明内部的现状。

第三、朱祁钰正好成年,他能够担此大任。朱祁钰正好和朱祁镇是兄弟两人,即使他暂时当了皇帝,也是他们老朱家的人。

第四、孙太后同意这件事。孙太后是朱祁镇的母亲,他都同意这种事情了,可以说当时是非常时期,所以,必须要打破常规,用非常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大明江山的安稳,于谦就选择了立朱祁钰为皇帝。不得不说于谦的这个选择,在当时是十分英明的一个选择。

因为正是朱祁钰的上位,他和于谦两个人君臣相互配合,打退了瓦剌对明军的几次进攻,最后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大明。

也是在朱祁钰当皇帝的时候,把大明给稳定了下来的。

这就是为何于谦当时不选朱见深,非要选朱祁钰的主要原因。


史学达人


于谦的这个决定,为后来的夺门之变和于谦的冤死埋下隐患。但能因此而去怪罪于谦吗?肯定不能。

虽然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发现,朱祁钰并不是大明得以稳定的主要原因,可在那样的情形下,像于谦这种忠于国家的人,不敢抱半分侥幸心理,大明经不起半点动荡。

哪怕没有土木堡之变,幼主登基都是大忌,这叫“主少国疑”;国赖长君,一位成年的君主,显然更能处理这样复杂的局势。

还有一层未能说出口的顾虑。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按照孝道,他应该听从朱祁镇的命令。那要是朱祁镇在瓦剌的威逼下命令朱见深开城门呢?他开还是不开?

开了,顿时成为大明的罪人;不开,大明皇帝就是个不孝之子,瓦剌大可用这一点来做文章。

朱祁镇也许能够熬过瓦剌的折磨,不下这样的乱命。可于谦不敢赌,所有忠于大明的官员都不敢赌。万一皇帝熬不过呢?

朱祁钰上位,至少不会把明朝政府陷于这么被动的境地,他和朱祁镇是一个辈分的。

当然了,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朱见深登基,朱祁钰继续监国,孙太后站出来主理朝政。她是朱祁镇的母亲,可以从孝道上压朱祁镇一头,哪怕他有乱命,明朝也大可在太后的主持下抗命。

可惜啊,真实的孙太后并不是《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她只是个普通的后宫女子,接受的是贤良淑德的教育,没有半点政治才能,此前也没有接触过政务。谁敢让她主政?那是添乱。

假设一下,如果此时朱祁镇的母亲张皇后还活着,于谦等人想起来的定然是让她出来掌控大局,而不是找个成年藩王顶上。因为大臣们知道她有这种能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张皇后要是活着,土木堡之变压根不会发生。

那么孙太后是否一无是处呢?倒也不是。虽然《明史》中记载,朱祁镇不是她的亲儿子,“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但朱祁镇始终是她抚养长大的,朱瞻基大约也默认此事。

所以朱祁镇一脉在位,才是对她最有利的。但在于谦的劝说下,她还是以国事为重,做出了支持朱祁钰登基的决定。当时朱祁钰的母亲吴贤妃还活着,于是宫中有了两位皇太后。这无疑分薄了孙太后的权柄。

总之,于谦拥立朱祁钰,为的是大明江山。七年后他有那样的结局,天下冤之。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下一场土木堡之变的惨败,让大明王朝的时局斗转。原本处于上升期的王朝,却在这场战役之中损失殆尽,三大营等精锐尽丧,朱祁镇本人也是落得被俘的结局。

作为获胜方的瓦剌,自然也并不满足这样单单的一场战役性胜利,“奇货可居”的生意,当年吕不韦可是做到了利益最大化。于是,一方面裹挟着明英宗进行敲诈勒索,叩门宣府、大同;另一方面,则又不断的进军,抵进紫荆关,直逼京畿。

情势危殆!此时的北京城内,国无主君,战和不定,兵力空虚。似乎一场靖康之耻般的 惨剧,即将再次上演。而摆在当时的大明朝堂之上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瓦剌也先以明英宗为人质所带来的 边际效应,确立新的国君人选。如此才能避免封建纲常之下的受累于朱祁镇被俘之下,君臣关系的束缚,放手一搏。

此时的北京城内,有资格承位的有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也有朱祁镇之子朱见深。那么要册立谁为新君呢?如果按照《皇明祖训》留下的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原则,朱祁镇的儿子,现任太子朱见深,自然当属必选之人。

可是这件事的结果却是: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朱见深)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

在大学士王文上书请求以监国朱祁钰为新君之后,这样的提议也获得了时任兵部侍郎于谦(此时的于谦,也是兵部最高主官,兵部尚书邝野在土木堡之战中殉国 )等一众大臣的附议,最终孙太后首肯,朱祁钰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

随后,在驳斥了徐有贞的南迁之论后,作为拥立之臣于谦也被擢升为兵部尚书,署理一切京畿要务。在于谦的调度有方、指挥有策之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大明王朝也终于转危为安。

以结果论,于大明而言拥立朱祁钰为帝效果卓著,显然是有功之策、正确的。但这带来的副作用,其实也是十分明显的,夺门之变后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掌权,挽大厦将倾的于谦、王文等人也被处以斩刑、弃市,结局悲惨。就史料上看,当时的于谦在知悉夺门之变时,选择“不作为”;下狱之后,又“不辩驳”显然他也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局面。那么于谦又为何要在当时,选择拥立朱祁钰为帝,而弃朱见深呢,以致于有此悲剧结局?

这一点,除却上文中我们提及的朱见深年龄幼小,无法署理朝政,时局危殆的必然选择之外,事实上更是于谦对于江山社稷与君王之间关系认知的一种体现。

在传统的君臣关系之中,封建社会讲究三纲五常,以“君为臣纲”来确立臣子与君王的尊卑、伦理道德,要求臣子顺从、遵礼。这种纲常名教,在大明王朝,这种君主专制达到鼎峰的朝代尤为严苛,朱元璋时对于《孟子》之书中的“民贵君轻”更是视之如洪水猛兽,甚至有若孟子活在当时,当治罪之语;将孟子之祭祀撤走,大篇幅删减《孟子》之举动。

改立新君,这样的国之大事,对于朝臣而言卷入已然是不智之举,解缙故事犹在;而且就拥立朱祁钰,而非朱见深,改变正统之为而言,也是不遵纲常之举;但于谦最后还是慷慨陈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拥立朱祁钰,以此帮助国家度过危局。“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认知,也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他一生的写实。


新语话史


土木堡之变后,为何大家都推定英宗之地朱祁钰登基继位,继承法统,其实道理很简单。


明英宗在历史上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值得一提的是英宗继位前期任用三杨主政,朝政清明,在位期间英宗更是废除了以人殉葬之法,开中华千年之先河赢得普遍赞同。但是另一方面,英宗亲政后宠信宦官王振,胡乱干预军事使得土木堡明军大败,数十年积累的精兵将领,粮草军械毁于一旦。复辟后英宗更是杀害功臣于谦,留下了万事骂名。

土木堡之变明帝国元气大伤,更重要的事皇帝被敌方俘虏作为政治砝码,为了降低这种威胁。于谦和孙太后商定,以宣宗之子,英宗之弟朱祁钰登基继承大统,史称明代宗,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



当时朱祁镇的确有了儿子朱见深,但是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朱见深太小了。

据史料记载,明宪宗朱见深是1447年出生的,而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当时的朱见深才2岁,虽然有太子之名,但是当时的局势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铁腕君王力王狂澜而不是一个雏子,朱祁钰当时是监国,登基正合适。


再说英宗皇帝由于土木堡之变已经民心尽失,以其子为帝不利于统一人心,所以还是朱祁钰更加合适。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土木堡之变正统皇帝朱祁镇瓦剌俘获。瓦剌认为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奇货可居”,想用朱祁镇要挟明廷,于谦等大臣为江山社稷着想,决心另立皇帝,以此摆脱瓦剌的要挟,按常理应该立太子朱见深,因为朱见深当时已经是太子了。皇帝变成太上皇了,太子继位名正言顺,有的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因为朱见深年纪太小,当时局势严峻,国赖长君呀!这话表面听起来很在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朱见深当时确实还很小,他确实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可以立朱见深为皇帝,并由于谦来摄政啊,这完全可以的。但是这样做一是朝廷上下不会认为,于谦这样做,是为了更有利于打仗。而是会想,于谦这样做,是为了夺权。毕竟权力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谁都想要啊。就会有人不服,会出现不团结不和谐不利于集中对付瓦剌。二是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之前,是把朱见深立为太子,接着又让朱祁钰摄政的。如果于谦把朱见深立为皇帝,那么,又怎么安置朱祁钰呢?让他当摄政王吗?如果让他当摄政王,必然要听他的。如果听他的,很多麻烦就出现。第一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甘心当摄政王呢?他会不会想着直接当皇帝呢?他要是想当皇帝,必然要笼络一帮人,而于谦肯定不会受他笼络。这样一来,朝廷就陷入了勾心斗角之中,不会集中力量打瓦剌了。第二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和于谦争夺权力呢?北京保卫战肯定要于谦来指挥才能打赢,别人没有那个能力。如果由于谦来指挥,朱祁钰肯定不满。因为他会想,我才是摄政王啊,怎么你于谦指挥起来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谦。一旦他干涉于谦,这仗肯定就难打了。第三个麻烦,朱见深会不会对朱祁钰有意见?当时朱见深还小,但是他在慢慢长大。和瓦剌的决战会打多久,谁也说不清。在朱见深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意识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应该听自己的。而实际上当时大家肯定只可能听摄政王和于谦的。因此,朱见深肯定很不满。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动乱就有可能发生。也就打不赢瓦剌了。总之,当时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确实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于谦从保卫国家的角度出发,大公无私地立朱祁钰为皇帝,不但解决了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显,得到了当时朝廷及后世的赞扬。同时也因此击败了强大的瓦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