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东坡《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中秋明月

说起苏轼一生填写的中秋词,大约有十多首——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填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他41岁,正在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县委书记)的任上。当此之时,他的人生还算顺遂:家中有一妻王闰之和一妾王朝云相伴,仕途上也还没遇到太大的风浪。官职虽然不高,也为一方父母。美中不足的是 ,他和弟弟苏辙不能常常相见......此时的苏辙在齐州(济南)供职。两人虽然相隔不远,这年的中秋节还是没能相聚在一起。所以, 词中虽有“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的感慨,委婉地表达出仕途上的差强人意,却也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大家知道: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年龄仅差两岁,从小同行同止,亲密无间。及至成人后参加科考,又同年进士及第......之后在宦海沉浮中携手同行。可以说,两人既有手足之情,还是最亲密的朋友。


可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苏轼晚年为弟弟填写的另一首中秋词,词牌为《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世事原来是一场大梦,人生曾经过几度秋凉?夜晚的凉风卷起落叶回旋在走廊上发出窸窣的声响,对镜自照眉头和双鬓也被春去秋来的岁月染白了风霜。酒贱常常发愁客人稀少,月明也大多被乌云遮妨。今年的中秋月夜将要与谁共度?举杯不免凄然地向北怅望......读后充满了感伤之情。

对比两首名作,笔者以为:如果说《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还是诗人对未卜前程提出了怀疑的话;那么,《西江月》中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却是他对人生如梦,一切皆成定局所下的结论......因为他填词这年已经62岁,且是在被贬岭南的儋州(今海南省)所写。这一次他的弟弟苏辙也与他一起被贬,地点是在广东的雷州.....


那么,如果要问:对于诗人来讲,他的人生到底做了一场什么大梦,又经过几度凄凉呢?笔者以为:可从其仕途和家庭两个方面解析,即:从仕途上讲,他是宦海沉浮、历经坎坷——按他在诗中的自嘲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被贬地)”;而从家庭方面来讲:他曾前后失去了三位爱妻,一个幼子,即:发妻王弗于他29岁时离世,生子苏迈;续妻王闰之于他57岁时离世,生子苏迨、苏过;侍妾王朝云于他59岁时离世,生子苏遯(幼殇)。而苏轼的这首《西江月》就是在王朝云离世后的次年所写......之后四年,他终于在徽宗皇帝上任的大赦中遇赦北返,可已重病在身,不久病逝于常州。遗憾的是:辞世之前,却再也没能见上弟弟苏辙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