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溪。《菜根谭》

嘴巴好比是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够守口如瓶,必然会泄漏心中的秘密;意志好比是心的腿脚,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无法悔改的邪路。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昭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不小心就会泄露国家机密。也正是因为韩昭侯的这个坏习惯,弄得一些治国大臣左右为难。因为如果将辛苦规划的治国策略告诉昭侯,昭侯将其泄露后,他们的努力将会白费;如果不告诉昭侯,无疑是犯下了欺君之罪,他们承担不起。他们想直言进谏,但怕弄不好人头不保。

正在这些治国大臣一筹莫展之时,堂谿公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堂谿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见了韩昭侯后,二人便聊了起来。在谈得比较投机的时候,堂谿公说:“玉是非常珍贵的宝物,如果用它做成一只无底的酒器,请问大王,这只酒器能否盛水?”

韩昭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不能。”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堂谿公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用瓦做的罐子是非常廉价的,扔在一旁都没人要。请问大王,它能否盛酒?”

韩昭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

听到韩昭侯两次利索的回答后,堂谿公进入了正题:“大王的回答非常正确,事实正是如此。不值钱的瓦罐虽然卑贱,却可以盛酒,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漏;价值连城的玉制酒器虽然尊贵,却不可以盛水,同样不能够盛香醇的美酒,根本原因在于它会漏。其实,这个道理与做人一样。一个不会保守秘密的国君,正如同一只无底的玉制酒器,他除了会把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告知天下外,还会在不经意间将治国大臣费尽心血而做出的治国方针和策略一并泄露,从而导致国家制定的法令或政策延迟颁布甚至不能够颁布。”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听了这番话后,韩昭侯知道了堂谿公的用意。他非但没有责怪堂谿公对自己的指责,还称赞了堂谿公,并表示以后一定改正这个坏毛病。

韩昭侯说到做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仅说话变得谨慎起来,就连行动也变得异常谨慎,生怕自己的言行出了差错,影响忠心耿耿的治国大臣们的工作。

一个没有底的玉杯是不能够盛酒的,而一个不能够守口如瓶的朋友是不能够真正成为朋友的。为了得到朋友的信任,为了保证与朋友间的友谊,就从保守秘密开始吧。

“你会说话吗?”这样问你,你一定觉得可笑,只要是正常人,说话谁不会?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说话如果口不择言,像机关枪扫人,一阵狂扫,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别人死活,是要吃大亏的。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看看下面几个小故事:

古时,一剃头师傅家被盗窃。第二天,剃头师傅非常懊恼,但是生意还得接着做,到主顾家剃头,一脸愁容。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剃头师傅答道:“昨夜被贼人将我一年积蓄盗去,仔细想来,只当替贼人剃了一年的头。”主人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

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山”,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这话不但不吉利,且‘受’字也不是‘寿’字,该罚酒三怀,另说好的。”这人喝了酒,又说道:“寿天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生日寿诞,岂可说此不言利话。”这人自悔道:“该死了,该死了。”

一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这人等得焦急,自言自语道:“咳,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了,心中不快:“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最后一位客人想:“不说他们就是我了。”主人的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由上边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说话时不注意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惹怨招尤。因此,在我们说话时,一定要审时度势,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想说就说。像有些人去菜市场,问卖肉的:“师傅,你的肉多少钱一斤?”或饭馆服务员上一盘香肠,说:“先生,这是你的肠子。”这类生活中的笑话,一定要注意避免。

守口如瓶,是尊重别人的隐私。《庄子·列御寇》中说:“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守口如瓶,并不容易做到,因此也成为了人品的试金石。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曾有一人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企业应聘,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测验后,终于进入了最后的环节。但他却被一个问题难住了:面试官拿出一张纸,要求他写下之前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一边是自己心仪的岗位,一边是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实在难以抉择。思虑了一会后,他对面试官说:“对不起,这道题我无法作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义务保守秘密。”

面试官听后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没想到,第二天,他便收到了录用通知书,上面有一行显目的字:“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也正是我们需要的。”能尊重别人的隐私,守得住口,不透露别人的秘密,也便守住了自己的人格。

深谙守口如瓶之道的人,让人心安。同样地,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为彼此保守秘密,这样的感情才能走得更长远。当一个人和朋友吵架,甚至吵到要绝交,也没有把对方见不得人的事情全盘托出,那这个人一定是值得信赖和深交的。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对于朋友的秘密,做不到守口如瓶的人,只会令人彻底失望,失去别人的信任。诗人苏轼屡遭陷害,被流放到蛮荒之地,那里人烟稀少、野蛮落后,瘴气遍布。在他出发之前,甚至有人劝他先备好棺材。本以为苏轼会因此一蹶不振,没想到他到了那里后绝口不提自己的冤屈和伤心事,而是将心思放在传播中原的诗书礼仪上,让那片未开化的地方焕发生机。

守口如瓶,让往事随风,是不与过往的阴影纠缠,转身去拥抱阳光。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毕竟都曾经付出过真情,一绝交就各种抹黑和说坏话,总归是损人不利己的。

交好时的甜言蜜语,不如感情渐行渐远时的守口如瓶,对彼此的过错和纠葛三缄其口,就是留给双方最后的美好。千般过往,万般不是,对往事守口如瓶,是释怀,是善待自己,也是放过别人。

老人言:守口不密,走尽邪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