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電視劇《安家》裡有一個情節非常感人:房似錦幫宋爺爺和江奶奶賣老洋房。這對老夫妻特別恩愛,宋爺爺80多歲了,肝癌晚期,已經活不了幾天了。

江奶奶希望宋爺爺能活一天是一天,所以急著賣房籌錢給他治病。然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宋爺爺還是很快走了。

宋爺爺病逝不久,和他心心相印的江奶奶也去世了。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種生死相隨的深情,把情感推向了至高點,實在催人淚下,看劇的我全程哭得稀里嘩啦的。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然而,看了楊絳的《我們仨》之後,我看到了另一種高度的感情。楊絳和錢鍾書夫妻倆的伉儷情深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都聽說過他們的愛情故事。楊絳、錢鍾書和女兒錢璦組成的三口之家,更是令人羨慕。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楊絳這樣形容他們的家庭關係: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璦相伴,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由此可見,這一家三口是多麼緊密相連,心心相印。然而,“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女兒錢璦和丈夫錢鍾書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病逝,這一家三口從此便陰陽兩隔。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女兒和丈夫走後,楊絳開始回憶和記錄往日時光,於是有了《我們仨》這本書。相比之下,可能大家更熟知錢鍾書的作家身份,其實楊絳也是知名的劇作家,她還是評論家、翻譯家、學者。

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她還翻譯了多部文學作品,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認為是最好的版本,獲得了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在文章的開頭,我之所以說楊絳讓我看到了感情的另一種高度,是因為她在87歲失去女兒和丈夫之後,還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她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去世,享年105歲。

我覺得這是一種超乎想象的生命力量,可以給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帶來勇氣和信心。我認為這也是《我們仨》這本書非常熱銷原因之一。這本書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人民網評論這本書說:讀過《我們仨》的人,當忘不了裡面漫長得揪心的夢。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夢”,是《我們仨》這本書頻頻出現的關鍵字,這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楊絳經常做的一個夢,夢裡,錢鍾書不打招呼就消失了。楊絳醒來之後,看到錢鍾書就在旁邊,就責怪起現實中的錢鍾書來。錢鍾書也不為自己辯駁,只是說道:這是老人常做的夢,我也經常做。

第二部分講述了楊絳的“萬里長夢”,夢裡,87歲的楊絳失去了女兒和丈夫。後來夢醒了,她發現女兒和丈夫確確實實都不在了。所謂的“萬里長夢”其實不是夢,是楊絳用虛擬的手法來描述女兒和丈夫去世的那段日子,意境很特別,讀者看得迷迷糊糊,好像也在做夢一般。看到最後,一切才漸漸明朗,讀者才明白楊絳那種鑽心之痛。

第三部分是本書的主要部分,這部分佔據了本書內容的三分之二,女兒和丈夫病逝後,楊絳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於是詳細記錄了從1935年夫婦倆到英國留學至1998年錢鍾書逝世,63年裡他們一家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1. 我們無法不老

人們經常會做各種各樣的夢。到了一定的人生階段,很多人會反反覆覆出現同一類夢境。比如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夢到被人追趕,於是在夢裡跑得筋疲力盡。

進入暮年的楊絳,做的是老人常做的夢,她總是在夢中和錢鍾書走散。楊絳描述她的夢境特別悽美,她寫道: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只我一人,站在荒野地裡。我大聲呼喊。喊聲落在曠野裡,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類夢境反映了楊絳內心的恐懼,她害怕有一天失去錢鍾書,心裡感覺很不踏實。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想象著自己老了之後的情景,是不是也會和楊絳一樣,害怕和相愛的人永別,甚至更慘,孤獨終老,沒人可以告別。

大多數人都對時間流逝和死亡感到恐懼,這種恐懼有時候來自於對此生的眷戀,有時候來自於虛度光陰的遺憾,更多時候,是因為害怕失去,失去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楊絳的恐懼就屬於最後這一種。兩個人相知相守了大半個世紀,看似漫長,但是回首過去,好像也只是彈指一揮間。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們無法不老,無論多麼恐懼,我們也終有一天要和愛的人永別。

《流放的老國王》這本書裡寫道:如果生命中缺少荒謬而且死亡也不存在,那麼也不會有《魔笛》,不會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了,誰還寫作呢,為什麼還有誰認為應該寫作呢?

這個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作品和思想,都和時間流逝或者死亡有關,所以我覺得人類應該慶幸,至少我們還能思考,還能寫作,用這樣的方式抵抗時間流逝,獲得內心的平靜。

2.如果你一定會離開,讓我好好送你一程。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楊絳和錢鍾書抱怨,怪他在夢中一聲不響離開,錢鍾書好像一直記得這個夢,所以,他把這個離別夢儘可能地拉長,讓楊絳送了一程又一程。

錢鍾書1994年生病住院,1998年冬病逝。住院的這幾年裡,楊絳每天都去看望,然而陪錢鍾書走得越遠,楊絳就越害怕和他從此不見。

等待愛的人離開,是一種很恐懼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就再也見不到他了,每過去一天,你就離那個時刻更近一步,恐懼感也更加猛烈,可是你卻無計可施。

我想,假如這一天必須要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像楊絳一樣,好好地送他一程。

經常聽到有人說,他的什麼什麼人去世好多年了,但是他到今天都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

然而,不管我們怎麼想,怎麼遺憾,過去了的,永遠都不可能再回來。我們只能理解和接受。正如米蘭昆德拉說的:我們稱之為生命的那無可迴避的潰敗,在它面前,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理解它。

3.把過去的日子當作美酒細細品味

《我們仨》:為什麼楊絳沒有像《安家》裡的江奶奶一樣隨老伴而去

楊絳說: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有一句話大概是這樣說的,人類會經歷兩次死亡,第一次是身體的死亡。第二次是不再有人記得你。

從第二個層面來看,只要楊絳還記得“我們仨”一起生活的日子,丈夫和女兒就沒有真正的離開。

楊絳的回憶是從夫妻倆去英國留學開始的。楊絳夫婦結婚之後就去英國留學了,並且在英國有了女兒。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抗日戰爭爆發,於是楊絳一家人毅然回到祖國。

從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到溫馨甜蜜的三口之家,再到不斷經歷聚散離合的戰爭年代,這一家人經歷了很多,但是他們始終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從來沒有抱怨生活的苦。

楊絳說:我們飽經憂患,也見到世態炎涼。我們夫婦常把日常的感受,當作美酒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智慧。

楊絳他們一家對待苦難的態度深深打動了我,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總會經歷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小到上班遲到被訓斥,大到經歷重病、破產等人生重大變故,為什麼有人經歷這些之後可以更好地面對生活,但是有些人就會一跌不振呢。

關鍵就在於我們的態度。

如果我們把逆境當作烈酒喝下去,傷害和麻痺自己,那麼我們只會越陷越深。就像有些人稍有不順,就天天喝大酒,過得渾渾噩噩。

但是如果我們把逆境當作美酒,細細品嚐,我們就可能收穫生活的智慧。比如《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的作者于娟,她得了乳腺癌,並且已經是晚期了,癌細胞擴散到了全身,痛苦不堪。她卻說:“我的癌症後的日子是我人性最為昇華的一段時間。”患癌之後,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收穫了很多智慧,不再是一個有知識沒文化的俗人。

讀完《我們仨》這本書,我想象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獨自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一會兒笑,一會兒流淚的樣子。我想,那是她在細細品嚐生活的滋味。

一個耋耄之年的老人,還可以綻放生命之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過好每一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