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今年2月19日,河南商丘巡邏員在街上發現一個老態龍鍾的沒戴口罩的老人,她提著一大袋貨物艱難行走著,不知要去哪兒。巡邏員趕忙上去盤問:“老人家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原來,受疫情封路影響,她70歲的大女兒過年未能回家走親戚。老太太今年98歲了,因擔心大女兒沒飯吃,特意走了4公里提著好幾斤的饃和麵條去看望她。結果走著走著,迷路了。

《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不論我們是3歲幼兒還是已是70歲年過古稀的老人,只要母親一直在,她對我們的惦念和溫情就一直在。這位近百歲的老人,連路都記不清了,卻仍記得大女兒過年沒能回家。她擔心女兒的安危,擔心她吃不上飯,給她用心包了一大提救命的糧食,佝僂著身子,邁著蒼老的步子,向著大女兒的住處一步步挪去。

一想到這樣的鏡頭, 不禁淚流滿面。

是怎樣的力量,會讓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老人,還要繼續惦記著兒女,並操心著她們的安全和溫飽?

這股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便是——母愛!

我國著名的作家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在他們80多歲的時候,也還惦記著他們60歲的女兒錢瑗。楊絳在《我們仨》一書中寫到:“我的阿圓,我唯一的女兒,永遠叫我牽心掛肚的,睡裡夢裡也甩不掉。”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創作於2003年。2003年,她已是92歲的高齡老人了。此時,女兒錢瑗和丈夫錢鍾書已於六年前先後離她而去,本是完整的一家三口,慢慢只剩得她一人。

《我們仨》是楊絳對一家三口曾經的回憶錄,她用心記述了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

《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一,父母的狀態,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和千千萬萬成了家的夫妻一樣,期盼他們的家庭中再多一個小傢伙,再熱鬧一些,有真正“家”的感覺。在錢瑗出生前,她覺得“只是肚裡懷個孩子,可不予理睬”,沒想到,女兒出生後,她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這個新的生命。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女性在生孩子前,都是懵懂無知的小女孩,直到她們生下孩子的那一刻,才完成了一個“女人”的真正蛻變。這種蛻變,讓她們開始體會世間最大的苦楚,也迎來了世間最大的歡愉。

楊絳在生孩子時,咬緊牙關,一聲不吭,讓外國醫生很是驚訝:“中國女人難道通達哲理嗎?中國女人都不讓叫喊嗎?”楊絳卻回:“叫了也沒用,還是會疼啊。”也許,正是連生孩子這種疼痛指數極高的苦痛她都可忍過去,在錢鍾書和孩子相繼離世後,她才能一個人繼續靜靜的尋覓著歸途吧。

當錢鍾書第一次看到女兒時,他不禁得意地說:“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現代社會,有多少家庭的和睦都毀在了彼此不會表達上啊!錢鍾書這句話,可謂是聯結女兒與妻子感情的重要橋樑。這句話既在明面上表達出對女兒的喜愛之情,又向妻子傳遞出一種“你辛苦了,居然給我帶來了一個這麼可愛的天使”的感覺。從而也體現出錢鍾書此時,已做好擔當家庭重任及為人父的準備。

楊絳聽後很高興,並一直銘記在心,後來她把這句話轉達給女兒,錢瑗聽後很是感激。

錢瑗對父親的感激,反襯出錢鍾書和楊絳對女兒教育的優質。只有會教育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懂得感恩父母的孩子。

中國自古就有“父慈子孝,家之福也”的說法。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這樣的家庭就是幸福和美的。相反,父親如果很兇,又冷酷殘暴,就會給子女造成不好的負面影響。

有位父親老王出差回家,因忘給兒子帶回他想要的玩具,兒子便十分生氣,並大聲斥責老王。老王看到兒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頂撞,十分惱怒,便責罵了孩子一通。後來,老王的朋友看到局面越來越難收拾,便把孩子叫到小屋,問他為什麼要用那樣的態度對待爸爸。沒想到孩子說:“上次爺爺奶奶出門買菜忘了買魚,回到家後爸爸也是這樣對爺爺奶奶的啊,有什麼錯嗎?”

老王責罵孩子不懂事,沒想到是因為自己之前對他父母的言行舉止已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與其說是孩子不懂事,不如說,是家長自己沒管好自己,給孩子做了錯誤的榜樣。

《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錢鍾書寫給楊絳的話

錢鍾書作為優質的父親,不僅懂得從對妻子體貼入微的語言上感染女兒,他還在錢瑗過生日時,經常提醒她:“今天也是母難日哦”,這讓錢瑗從小便知道感恩父母。好的父親,會讓孩子尊重和喜愛自己,更會讓他尊重和記住曾為她流過血、有過似斷12根肋骨之痛的母親。

錢鍾書在《圍城》中說過很經典的一句話“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進來,城外的人想出去”,但他卻在和楊絳及女兒真實的生活中,從未想過離開他們。

一個幸福的家庭,便是爸爸、媽媽、孩子三個人互相相愛。錢鍾書是家中的頂樑柱,他以身作則,無論是愛妻子還是愛孩子,他都做的盡善盡美,毫不含糊。他把最犀利的一面留給寫作、留給文字,把最溫情的一面留給了家庭。

二,一家人就是要一直在一起

錢鍾書因清華聘他回校只是走個客套,並無寄聘書時,又逢到中央圖書館任職也無著落,幾度職場上的不如意,讓他終於看清家庭的重要性。此後,錢鍾書便對妻子和女兒說:“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錢鍾書在錢瑗5歲前,曾為了生計在外地工作了兩年。以至於他突然回家後,女兒見到他感到很生分,似乎不記得自己有個爸爸了。這樣的情景讓錢鍾書分外心痛。好在聰明的鐘書在女兒耳邊說了句體己話後,女兒便拿他當朋友般看待,很快熟絡起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為了生計,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來到大城市務工掙錢。2013年,全國婦聯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中國共有6102.55萬農村留守兒童。

錢瑗因為父親離開兩年就已經對他不親近了,更別提這些多年在外務工的父母了。孩子若和父母分開久了,不僅會給他們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造成不良的影響。

貴州畢節市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二十多個留守兒童,其中有四個兄妹,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才5歲。他們的父母感情不和,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兄妹四人互相照料。雖然不愁吃穿,但孩子們都活得十分壓抑和憋屈,沒有家長的陪伴,讓他們彼此都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後來,三個較大的孩子全部厭學,就在學校老師趕來勸他們上學的那個晚上,四個孩子竟全都服下農藥自殺身亡了。最大的那個孩子曾寫遺書說:“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

夫妻二人既然決定結婚、成立家庭,並生下孩子,就有義務撫養和照看他們至成人、長大。孩子不是路邊撿來的野貓,說丟就丟了,說不要就不要;孩子也不是父母為了體驗人生所必做的選擇,如果你不喜歡、不想要孩子可以一直做丁克,但不要只負責把鮮活的生命帶到世界,然後便對他們再不理睬。

錢瑗之所以特別有出息,長大後成為了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就是因為她的父母對她一直關懷備至,一家人不論歡樂還是痛苦,都始終在一起,他們共同面對困難、共同解決問題。

老人們常說:“一家人最重要的是聚在一起,齊齊整整。”是啊,爸爸、媽媽和孩子,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誰都不行。

三,結語

錢瑗在60歲那年, 因患脊椎癌不幸去世。楊絳在《我們仨》一書中,用描寫夢境的方式,穿插著虛實交替的寫法來描述女兒去世前的情形。似乎,女兒只是在夢裡走遠了,但在現實中,在98歲的楊絳心裡,她一直都在。

女兒去世時,80多歲的錢鍾書也是百病纏身,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只有眼睛是靈活的。但他知道,女兒走了,先他一步去了天堂,他無聲的聽著楊絳對女兒臨終前狀態的描述,心裡早已被扎出了很多個血窟窿。不久,錢老在女兒去世的一年後,也隨女兒去了。

至此,“我們仨”,只剩楊絳一人。美滿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楊絳一人了。

家,是每個人的歸途。楊絳說,自從女兒和丈夫走後,她不知哪裡是歸途。好像哪裡都是客棧,不再有家了。是啊,客棧是我們去每一個陌生地方臨時歇腳之處,累了就會住下,休息好就會離開。唯有家,無論是勞累、歡喜,平凡還是偉大,它都會有人為你點燈、煮飯,和你談笑、嬉戲,陪你度過一個個漆黑的長夜。

《我們仨》的魅力強就強在,楊絳用回憶的方式,重新記錄了她和家人所經歷過的一切,從而好像又和他們活了一遍。這是父母,對孩子的祭奠,也是一個媽媽,對家庭的最大貢獻。

98歲的楊絳,依舊筆耕不輟,為只活了60年的女兒,再次譜寫了一遍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史。她讓母愛又一次沐浴和照耀著錢瑗的生命。

孩子,無論多大,始終都會是父母永恆的牽掛。

(全文完)

《我們仨》:哪怕子女已年過60,也依舊是父母心頭抹不去的牽掛

作者: ,正在和讀書群的小夥伴們踐行“100天讀33本書”計劃。每讀一本,就會寫下一些感悟和您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