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合伙做生意,大多都没好结果”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现代社会,生意特别难做,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稳定社会往告诉发展社会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需要平稳,很多行业都不好干。生意不好干,资金不足,做一个自己拿不下来的生意就需要自己找合伙人。而合伙人首先找的对象就是好朋友,亲戚。

记得以俞敏洪为题材的:中国合伙人。在那里面,佟大为说过一句话:一辈子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做生意。

曾经有一栏专题节目找过俞敏洪问他:在中国合伙人里面佟大为说的这句话有道理吗?俞敏洪是这样回答的:这句话不全对,原来他自己的最早创立新东方的那几个人也吵过,那时候吵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几个在一开始没有给自己定位,等到把新东方做到快上市的时候,开始挣位置,都说我要当总经理,我要做董事长,所以吵得不可开交。如果一开始把自己定位好,我当董事长,你做总经理,那就没的吵。

其实,想想俞敏洪说的很对。做事之前不能太义气,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一开始就谈兄弟感情,这个以后再说,那个以后再说。到最后生意干起来还好,干不起来兄弟朋友都没的做,而且亏了一笔原始资金。

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在一开始合伙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资金到位多少,占多少股份,谁领头,谁辅助,看到危险及时规避,看到风险及时止损,这些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头人要看的到的,也是能做的到的。

朋友相处之道和合伙经营之道的理念大不相同啊。朋友相交,讲求的是“义”字,相互平等,相互知道,互相理解,相互扶持,不求回报;生意经营,讲求的是规则有序、赏罚有道、分利合理、上下协调。

我对他存了报答之心,就违背了经营之道,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太多赏罚无度,随心所欲。底薪过高,盈利时提成过高,亏损时不额外处罚,也导致了主人翁意识不足,这些都是我的过失。


無聊的豬


确实是这样。

2010年,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合资办了一个小型钢球厂。那个时候钢球无论哪个型号都是供不应求,我们四个中其中李姓好友的叔叔在我们当地一个大型企业是大领导,有销路,所以我们四个一拍即合,筹资办了一个半成品加工厂,收购别人的半成品钢球胚子,我们二次加工。开始的一年确实很好,供不应求,利润直线上升。我们几个都很兴奋,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发财了。

可是第二年开始,钢球已经近乎饱和,附近又多出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小厂子,造成滞销,以致最后我们不得不停工……

我们几个平日是很好的,但是后来效益不好了,我们几个心里都有意见吧,碍于面子都不好说,到最后变卖设备,最后算算倒是都挣了一点,也算不错了。

这次事情过后,明显的我们几个疏远了,以前的走动也停了,也不聚会了。其实就是这样,越是亲近的,越不能一起合伙做生意,因为心里有意见不能说,憋在心里,时间长了,越积越多,只会爆发。

亲兄弟,明算账。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个道理。


樱艾琳


相当正确。

我分享一下我们家真实的故事。

我爸有个老乡叔叔,非常要好,两家和真的亲戚是一样的,因为都离开老家,把双方当做亲人,孩子们互相玩耍累了,直接在对方家里睡觉。

但是就是2000年的时候,因为共同承包一个5亩地的蔬菜大棚,承包期为1年。但是,搞得鸡飞狗跳的。当时大家都想赚点钱,一拍即合,说干活一起,赚钱也一起,豪言壮语说了一大堆。但事实证明,题目里面说的太对了,听我细细道来。

1、对待双方朋友起分歧。我们种的菜是当地没有的品种,是我们从山东青州请来的师傅特意种的,当地很多熟人看着稀奇,总是来玩,想带点吃。我这个叔叔出手大方,阿猫阿狗都送一大堆。我爸提醒他,重要朋友送点没问题,一般人就算了吧,话虽然有道理,但人家不高兴了,认为他也是股东,也要面子,虽然有所收敛,但从此心有分歧。

2、销售环节偷梁换柱。卖菜的时候,我们分两种模式,一是基地直接销售,二是去批发市场销售。我这个叔叔经常账目对不上,总是少个几百块。没办法,我爸妈为了长久之计,也不和他们计较了。从此,心里的疙瘩算是结下了,本来就几个人一起吃饭,后来他们吃饭不等我爸妈,吃好的,从集体里开支。

3、干活的时候偷奸耍滑。种菜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涉及到育苗,除虫,受粉之类的,结果他们不好好干活了,总是去瞎溜达,或者派他们的儿子来监工,活不干还指指点点的,你说气人不?因为怕赔钱,弄僵了谁都没好处,我爸妈只好忍气吞声的卖苦力。后来连周边基地的人也说我这个叔叔,他们才收敛一些,干点活。

总之,过程煎熬,郁闷,后来总算没有赔钱,本来按照计划是可以多赚点钱的,可是辛苦了我爸妈,干的灰头土脸,💰还要分给对方。

人总是这样,利益为先。

两家人这个合作结束后,好几年不来往了,觉得没啥意思。

再后来,都上岁数了,这个叔叔醒悟了,觉得还是我爸妈好,又主动开始来往,有时候我爸妈还到他家地里帮忙干点活。人哪,有利拼命,没利益谈心。

总归亲密到极限就是崩溃。还是规章制度好,还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好,但在中国,总会夹在友情,亲情之间,很难理清,剪不断。


老刘的3次方


赞同,本人亲身经历过。

  • 在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就和自己高中的同桌一起做暑期培训班,那时候我是负责人,她作为老师。
  • 当时我为了扩展学生,把他们弄的特别忙,基本上上课和辅导把时间全部占据了。
  • 再发工资的时候,我也没有把多余课时给她,而是加给我自己了,导致她和我吵架,说我为了赚钱太过于分。
  • 但是我那时候就是想多赚点钱,的确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我们都没能做朋友,我还是很后悔。
  • 《中国合伙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只剩一个人,其他合伙人都退出了。

当你和好朋友一起合伙,她会觉得你应该对她比和别人更好一点,如果是上下属关系更是艰难,因为没有不抱怨上司的下属,没有不先考虑利益再考虑其他的领导。和好朋友做生意,要做处理好情和利益的矛盾。


桉兰


本人亲身经历,在深圳跟自己的表哥合伙做装修,因为我是要上班的,所以我只负责投资钱就行了,而且说了账目都会有明细。

刚开始几个工程都很顺利,大家都很开心。后来业务不行了,生意惨淡,表哥就各种理由说这花了钱那花了钱,又没有票据,到最后,明细都没做了。我问他,他说没时间,没人处理这些小事。虽说当时心里有点不爽,但是又想着自己兄弟,花了就花了,我担待一下。后来这种事情次数多了起来。

在一次吃饭后,我喝了点酒,我就说当初说好的账单明细,现在这么搞,违背了原则。表哥听了立马就不爽了,说什么我出钱不出力,这点小事也拿来说,不是他,我一分钱也赚不到,爱做不做等等。听到这话,我当场就表明不做了,大家和平分手。

(其实我们合伙,每人出相同的钱,每个月给他一万工资,股份给他大头55%,其他开支全部按票据报销,平时我也有通过朋友介绍好几单生意的,哎,双休日我也经常去跟进现场项目)如果继续合作下去,估计就真的反目成仇了。现在表哥还在做着这一行,但是我很少问他生意怎么样。


乡下小龙人


好朋友合伙做生意,大多没有好的结果。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真实。就我身边的朋友来说,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和几个好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店面,一个主经营,一个负责销售,还有一个不再店内,有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几个月之后就不欢而散了。我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万事开头难,必须的刚开始的时候就要形成一个书面形式的东西,避免以后扯皮。

第二,就是利益分配一定要做好,比如说谁拿大头谁拿小头,不可能平分,因为关系到利益这个东西,古人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百分之九十九的合伙人到最后都是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的。

最后。我本人不建议好朋友合伙做生意,赚钱了可能因为分配不公而闹事,赔钱了,肯定又会说那个发起合伙的小伙伴的。所以,如果要做生意,宁可问好朋友借钱也不要合伙做生意。


土豆味的鸡蛋


赞成!我们这里有句俗话:朋友不供财,供财合不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不要有太多的经济来往,经济方面交往过多可能失去朋友。

说一个我同事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我们单位有两个同事,平时关系特别好,比亲兄弟在一起的时间都多。看到别人经商发财了,他俩也合伙做起了客车生意。他们每人出30万元钱,买了一辆客车,专门跑县城到市里的线路。当时,上座率不错,计划一年内回本。可是一年下来,只赚了几万块钱。

后来,朋友甲说:生意不好,利润也不高,我退出,你自己经营吧。于是,朋友乙接手经营,并给甲打了30万元的欠条,约定一年后归还。

一年后,朋友甲向乙要钱,乙却说做生意赔了,没有钱。于是,朋友成了仇人。期间找了几个中间人调解,可是都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到法院打起了官司,闹到了见面就骂的地步。

如果甲和乙不合伙做生意,他们还会像以前一样的友好,是人人羡慕的好朋友。是合伙做生意埋葬了他们的友谊,使两个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当然,也有个别朋友合伙做生意成功的例子,前提是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和衷共济。一般的朋友很难做到。

总而言之,好朋友尽量不要合伙做生意。如果一方做生意,另外一方可以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尽力给予帮助,更能促进朋友间的友谊。

我是赵老师,欢迎大家留言,参加讨论。


赵老师笔记


对,多数没有好结果,我老公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店,合伙之后才觉得种种不好,特别是另外一个人经常不去店里管帮忙做事,去做他另外一个工作,我老公一人做,天天加班应酬好累,刚创业又比较难,合伙人不做事还拿工资拿分红,让别人出力他捡现成的,根本不履行当初承诺自己负责跑业务,总之合伙做生意就是后悔!


小言麻麻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我觉得朋友怎么处都可以,千万不要一起做生意,做生意了就牵扯着很多的东西,和很多的人和事,不再是单纯的朋友关系了。

我给你讲一个我们这边的真实故事!

我们这边有一对兄弟两个,一起合伙开的超市,超市生意也很不错,人也越来越多,事也越来越多,最后两个人就弄登了,不再一起干了,弟兄两个还打了架,都闹到派出所去了,两个都想要那个超市,都不愿意放手。最后可能是股份少的老大拿钱走了,不过过了没多久,老大就在弟弟的对面又开了一家超市,弄的最亲的兄弟都没得做!我觉得划不来!



司马小瑞


相当正确 我们家就是我老公和他哥哥合伙,钱都是我老公出的,他哥哥只出力,但是还要分创业的一半,现在创业失败,要钱都找我们要,他哥哥一分钱也没有,还没出去上班,感觉这样自己真的好累。分不开,扯不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